李修平:员工激励与驱动策略 ——从“单向管控”到“双向共赢”的系统化实践

李修平老师李修平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MTP

课程编号 : 4367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背景下,许多管理者面临​“激励失效”​​(如员工积极性不足)、​“人才流失”​​(如核心团队稳定性下降)、​“绩效瓶颈”​​(如高潜力员工停滞不前)等问题。传统“胡萝卜加大棒”式激励依赖短期刺激,而科学化激励体系通过​“需求洞察-动机激发-长期绑定”​三阶段逻辑,帮助管理者实现从“控制导向”到“价值共创”的跨越。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激励理论、工具与策略的完整体系(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OKR积分制);

2. 能力提升:突破“经验主义”局限,掌握非货币激励、动机画像、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等核心技能;

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工具实操,强化“员工视角”思维与“长期主义”习惯;

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激励能力诊断报告》《团队激励方案》《组织人才保留计划》。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

​课程特色

·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与现代管理工具(如OKR积分制/员工体验地图)结合;

· 全场景覆盖:适配人才保留、绩效突破、文化融合等高频场景;

·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员工体验提升”与“组织效能增长”的平衡。

课程大纲:

​模块一:员工激励的核心认知

​1.1 激励的本质与价值

· 理论:激励是​“点燃内在驱动力”​​(如自我决定理论SDT);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弹性工作制+兴趣社群”将员工满意度从70%提升至90%;

· 演练:分析自身团队存在的“激励错配”问题。

​1.2 传统激励的局限性

· 工具:管理效能四象限(物质驱动型/精神驱动型/放任型/惩罚驱动型);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取消末位淘汰制”将员工创新提案量提升3倍;

· 测评:《个人激励风格诊断表》定位改进方向。

​1.3 激励的底层逻辑

· 模型:需求层次金字塔(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与动机冰山模型;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职业发展双通道”将高管留存率提升至85%。

成果输出:《个人激励能力发展路线图》

​模块二:员工激励的核心方法

​2.1 物质激励的设计

· 工具:薪酬带宽设计、非物质激励组合(如股权/期权/学习基金);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入股计划”将核心人才流失率降至5%以下;

· 演练:为“高绩效员工”设计长期激励方案。

​2.2 精神激励的落地

· 工具:认可体系(即时表扬/里程碑仪式)、员工体验地图;

· 案例:某医疗企业通过“年度英雄表彰会”将员工敬业度提升至行业前五;

· 演练:模拟“一线员工突出贡献”的公开认可策略。

​2.3 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

· 工具:GROW模型(目标设定→现状分析→选择策略→行动计划)、正负强化技术;

· 案例:某快消企业通过“月度创新挑战赛”将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

· 演练:设计“销售团队季度冲刺”的强化机制。
成果输出

· 《团队激励方案》

· 《员工动机画像报告》

​模块三:员工激励的实战场景

​3.1 新生代员工的激励

· 工具:Z世代需求模型(自主性/即时反馈/意义感)、游戏化激励(积分/勋章/排行榜);

·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职场元宇宙”项目将95后员工留存率提升至75%;

· 演练:设计“00后管培生”培养计划中的激励组合。

​3.2 关键人才的长期绑定

· 工具:人才保留的3E模型(Equity/Engagement/Excellence)、继任者计划;

·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合伙人计划”将核心技师晋升周期缩短50%;

· 演练:为“技术骨干”设计留任策略。

​3.3 团队文化的激励嵌入

· 工具:文化价值观落地的“行为锚定法”、非正式社交激励(如午餐会/兴趣小组);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吐槽大会”文化活动将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0%;

· 演练:设计“价值观践行积分系统”。
成果输出

· 《新生代员工激励手册》

· 《关键人才保留计划》

​模块四:激励体系的组织落地

​4.1 激励文化的构建

· 工具:组织激励成熟度评估量表(文化/制度/行为三层模型);

· 案例:某学习型组织通过“年度心灵成长营”将员工幸福感指数提升25%;

· 演练:设计“月度激励主题日”方案。

​4.2 激励的持续优化

· 工具:个人学习地图(知识储备→实践应用→反馈迭代);

· 案例:某CEO通过“年度激励审计”系统性优化奖金分配机制;

· 演练:制定《个人激励能力提升90天计划》。
成果输出

· 《组织激励文化推行方案》

· 《个人激励能力终身修炼计划》

​模块五:综合实战与成果转化

​5.1 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 案例1:某企业“核心团队集体跳槽”危机中的激励补救措施;

· 案例2:向董事会汇报“全员持股计划”(投入产出比分析)。

· 新增案例

o 案例3:“95后员工因缺乏认可离职”危机的沟通策略;

o 案例4:“跨部门协作中激励资源争夺”矛盾的调解方案。

​5.2 个人承诺与行动

· 工具:90天员工激励行动承诺书(目标→策略→里程碑→资源支持);

· 案例:某高管通过“每日15分钟倾听会”推动三项关键激励举措落地。
成果输出

· 《个性化员工激励承诺书》

· 《组织人才保留诊断报告》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理论(如自我决定理论)与现代管理工具(如积分制/游戏化设计)结合;

2. 全场景覆盖:提供新生代激励、人才保留、文化融合等高频场景解决方案;

3. 工具链升级:嵌入激励需求调研表、GROW动机分析模板、文化价值观行为锚定表等实用资源。

李修平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修平:部属培养与辅导方法 ——从“经验传授”到“人才赋能”的系统化实践
​课程背景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背景下,许多管理者面临​“人才断层”​​(如新生代员工能力不足)、​“经验流失”​​(如核心团队离职率高)、​“绩效瓶颈”​​(如员工成长停滞)等问题。传统“师徒制”依赖管理者个人经验,而科学化培训与辅导体系通过​“需求分析-能力培养-行为强化”​三阶段逻辑,帮助管理者实现从“经验输出”到“系统赋能”的跨越。​课程收益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培训需求分析、辅导技术、效果评估的完整体系(如721学习法则/GROW模型);2. ​能力提升:突破“经验主义”局限,掌握情境领导、非暴力沟通、反馈技术等核心工具;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工具实操,强化“人才投资”思维与“教练式领导”习惯;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辅导能力诊断报告》《团队培训行动计划》《组织人才发展方案》。课程时间:1天(6小时)授课对象: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课程特色· ​双线融合:将传统师徒制经验与现代教练技术(如GROW模型/行动学习)结合;· ​全场景覆盖:适配新员工带教、核心人才培养、跨部门能力提升等高频场景;·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员工能力成长”与“组织绩效提升”的平衡。课程大纲:​模块一:部属培训与辅导的核心认知​1.1 培训与辅导的本质· ​理论:培训是​“知识传递”​,辅导是​“行为改变”​​(如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店长导师计划”将新人试用期转正率提升40%;· ​演练:分析自身团队存在的“培训与业务脱节”问题。​1.2 从“经验传授”到“系统赋能”​· ​工具:管理效能四象限(经验驱动型/系统赋能型/放任型/危机驱动型);·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内部教练认证体系”将员工技能覆盖率从60%提升至90%;· ​测评:《个人辅导风格诊断表》定位改进方向。​1.3 培训与辅导的底层逻辑· ​模型:人才成长金字塔(基础技能→专业能力→领导力);·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阶梯式培养计划”将技师晋升周期缩短50%。成果输出:《个人辅导能力发展路线图》​模块二:部属培训与辅导的核心方法​2.1 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 ​工具:培训需求调研表(如问卷星设计)、技能差距分析法;·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定制一线员工培训方案,错误率下降30%;· ​演练:为“新任项目经理”团队设计能力提升计划。​2.2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工具:721学习法则(70%实践+20%辅导+10%课程)、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案例:某金融机构通过“沙盘模拟培训”将客户谈判成功率提升25%;· ​演练:设计“跨部门协作沙盘演练”方案。​2.3 辅导技术与行为强化· ​工具: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行动计划)、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月度1对1辅导会”将员工创新提案数量翻倍;· ​演练:模拟“下属工作动力不足”场景的辅导对话。成果输出:· 《团队培训需求分析表》· 《员工成长辅导记录表》​模块三:部属培训与辅导的实战场景​3.1 新员工融入与培养· ​工具:入职引导流程图、文化认同度测评;·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文化沉浸式培训”将新员工留存率从30%提升至60%;· ​演练:设计“90天新员工融入计划”。​3.2 核心人才梯队建设· ​工具:继任者计划(Succession Planning)、领导力加速器项目;·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高管继任者轮岗计划”实现平稳交接,市值波动率降低40%;· ​演练:为“技术主管岗位”选拔继任者。​3.3 跨部门能力提升· ​工具:行动学习小组(Learning Action Team)、跨部门项目制学习;· ​案例:某医疗企业通过“质量改进跨部门小组”将手术并发症率下降15%;· ​演练:设计“供应链优化跨部门学习项目”。成果输出:· 《新员工融入计划》· 《核心人才梯队建设方案》​模块四:培训与辅导的组织落地​4.1 培训文化的构建· ​工具:组织学习成熟度评估量表(文化支持度/资源投入度/员工参与度);· ​案例:某学习型组织通过“年度读书会”将员工创新提案量提升35%;· ​演练:设计“月度学习分享会”方案。​4.2 培训体系的持续优化· ​工具:个人学习地图(知识储备→实践应用→反馈迭代);· ​案例:某CEO通过“年度培训效果审计”系统性优化课程体系;· ​演练:制定《个人学习提升90天计划》。成果输出:· 《组织培训文化推行方案》· 《个人学习地图》​模块五:综合实战与成果转化​5.1 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案例1:某企业“核心团队集体离职”危机中的培训补救措施;· ​案例2:向董事会汇报“十年人才战略规划”(投入产出比分析)。· ​新增案例:o ​案例3:“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冲突”调解(如95后员工拒绝传统管理方式);o ​案例4:“技术骨干被竞争对手挖角”危机中的留才策略。​5.2 个人承诺与行动· ​工具:90天部属培训与辅导行动承诺书(目标→策略→里程碑→资源支持);· ​案例:某高管通过“每日辅导15分钟”推动三项关键人才培养计划落地。成果输出:· 《个性化部属培训承诺书》· 《组织人才发展诊断报告》​课程设计亮点1. ​双线融合:将传统师徒制经验与现代教练技术(如GROW模型/行动学习)结合;2. ​全场景覆盖:提供新员工培养、核心人才梯队、跨部门协作等高频场景解决方案;3. ​工具链升级:嵌入培训需求调研表、柯氏四级评估模板、GROW对话框架等实用资源。
• 李修平:组织信赖与有效授权 ——从“管控博弈”到“共赢共生”的系统化实践
​课程背景 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背景下,许多管理者面临​“信任危机”​​(如员工隐瞒关键信息)、​“授权失效”​​(如越权决策频发)、​“团队内耗”​​(如责任推诿现象普遍)等问题。传统“家长式”管理模式依赖权力压制,而组织信赖与授权体系通过​“信任构建-权限下放-责任共担”​三阶段逻辑,帮助管理者实现从“控制导向”到“赋能共生”的跨越。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信赖建立、授权模型、风险管控的完整体系(如信任三角模型/授权矩阵); 2. ​能力提升:突破“权威依赖”局限,掌握非职权影响力、心理安全感营造、边界管理核心技能; 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工具实操,强化“开放透明”管理思维与习惯; 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信赖度评估报告》《团队授权手册》《组织信任文化推行方案》。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 ​课程特色 ·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理论(如信任三角)与现代管理工具(如RACI矩阵/心理安全感量表)结合; · ​全场景覆盖:适配战略决策、团队协作、危机处理等高频场景; ·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员工自主性激发”与“组织效能提升”的平衡。 课程大纲: ​模块一:组织信赖与授权的核心认知 ​1.1 信赖的本质与价值 · ​理论:信赖是​“组织存续的基石”​​(如西蒙·斯涅克的“信任循环”);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透明化财报会议”将员工流失率从25%降至12%; · ​演练:分析自身团队存在的“信任赤字”根源。 ​1.2 授权的双向困境 · ​工具:管理效能四象限(控制型/授权型/放任型/危机驱动型);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20%自由创新时间”政策激发员工创造力,专利申请量翻倍; · ​测评:《个人授权风格诊断表》定位改进方向。 ​1.3 信赖与授权的底层逻辑 · ​模型:信任三角(能力-意愿-一致性)与授权五级阶梯;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文化大使计划”将跨文化团队冲突率降低40%。成果输出:《个人信赖度发展路线图》 ​模块二:组织信赖的构建方法 ​2.1 建立心理安全感 · ​工具:心理安全感量表(Amy Edmondson模型)、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 ​案例:某医疗企业通过“无责备复盘会”将手术失误率下降18%; · ​演练:模拟“项目失败后”的公开沟通策略。 ​2.2 一致性行为塑造 · ​工具:言行一致性评估表、承诺兑现追踪机制; · ​案例:某制造业龙头通过“高管承诺公示”将员工敬业度提升至行业前十; · ​演练:设计“向团队兑现承诺”的具体行动计划。 ​2.3 跨层级信赖强化 · ​工具:360度反馈机制、影子培训法; · ​案例:某银行通过“高管轮岗体验日”消除部门壁垒,协作效率提升30%; · ​演练:模拟“下属质疑决策合理性”场景的回应策略。成果输出: · 《团队心理安全建设方案》 · 《个人言行一致性改进计划》 ​模块三:科学授权的核心方法 ​3.1 授权的四个维度 · ​工具:RACI矩阵(负责人/审批人/咨询方/知情人)、授权意愿-能力四象限; ·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分级授权手册”将采购审批周期缩短60%; · ​演练:为“新市场开拓团队”设计RACI角色分配。 ​3.2 授权风险的管控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授权边界检查清单;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项目红黄灯预警系统”降低越权决策风险70%; · ​演练:设计“核心客户资源分配”争议的解决方案。 ​3.3 授权后的赋能支持 · ​工具: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行动计划)、资源看板; · ​案例:某快消企业通过“创业孵化器计划”将内部创新项目成功率提升至55%; · ​演练:模拟“下属提出超出职权需求”时的辅导策略。成果输出: · 《团队授权手册》 · 《风险管控与赋能支持工具包》 ​模块四:组织信赖与授权的实战场景 ​4.1 危机中的信赖考验 · ​工具:危机沟通框架(SCARF模型)、信任修复四步法; · ​案例:某车企通过“电池安全危机公关”重塑消费者信任,市值回升12%; · ​演练:设计“核心数据泄露”事件的对外沟通策略。 ​4.2 跨文化团队的信赖构建 · ​工具: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包容性培训;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文化共情工作坊”将海外项目冲突率降低50%; · ​演练:模拟“中西方团队协作风格冲突”调解方案。 ​4.3 数字化时代的信任挑战 · ​工具:数据透明度管理策略、AI伦理准则;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算法决策说明会”缓解员工对AI排名的质疑; · ​演练:设计“AI招聘系统引发公平性质疑”的应对方案。成果输出: · 《危机沟通预案模板》 · 《跨文化团队协作指南》 ​模块五:组织信赖与授权的体系落地 ​5.1 信任文化的构建 · ​工具:组织信任成熟度评估量表(文化/制度/行为三层模型); · ​案例:某学习型组织通过“年度信任盘点”将员工互评得分提升30%; · ​演练:设计“月度信任主题研讨会”方案。 ​5.2 授权体系的持续优化 · ​工具:个人学习地图(知识储备→实践应用→反馈迭代); · ​案例:某CEO通过“年度授权审计”系统性优化决策流程; · ​演练:制定《个人授权能力提升90天计划》。成果输出: · 《组织信任文化推行方案》 · 《个人授权能力终身修炼计划》
• 李修平:计划制定与进度控制 ——从“模糊目标”到“精准执行”的系统化实践
​课程背景 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背景下,许多管理者面临​“目标偏差”​​(如战略与执行脱节)、​“资源浪费”​​(如无效目标占用团队精力)、​“进度失控”​​(如项目延期风险频发)等问题。传统计划管理侧重流程规范,而计划领导力聚焦“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通过​“目标拆解-路径设计-动态管控-敏捷迭代”​四大维度,帮助管理者实现从“经验驱动”到“科学管理”的跨越。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计划制定、分解、执行、监控的完整体系(PDCA循环/关键路径法/敏捷开发); 2. ​能力提升:突破“经验主义”局限,掌握甘特图、WBS分解、风险矩阵等核心工具的应用; 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工具实操,强化“目标导向”思维与“动态管控”习惯; 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计划管理诊断报告》《团队项目进度管控手册》《组织敏捷度提升方案》。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 ​课程特色 · ​双线融合:将经典计划管理理论(如MBO)与现代工具(如Jira/Scrum框架)结合; · ​全场景覆盖:适配战略规划、跨部门项目、突发危机处理等高频场景; ·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效率提升”与“员工赋能成长”的平衡。 课程大纲: ​模块一:计划管理的核心认知 ​1.1 计划的本质与价值 · ​理论:计划的本质是​“风险预判与机会捕捉”​​(如SWOT分析框架);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年度市场推广计划”将新品销售占比从15%提升至35%; · ​演练:分析自身团队当前存在的“计划漏洞”。 ​1.2 计划管理 vs. 传统任务管理 · ​工具:管理效能四象限(目标导向型/任务导向型/放任型/危机驱动型);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敏捷开发模式”将产品迭代周期缩短50%; · ​测评:《个人管理风格诊断表》定位改进方向。 ​1.3 计划管理的底层逻辑 · ​模型:目标金字塔(战略目标→部门目标→团队目标→个人目标); ·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全员目标契约计划”将设备故障率降低至0.5%。成果输出:《个人计划管理发展路线图》 ​模块二:计划制定的核心方法 ​2.1 目标拆解:从“高层战略”到“团队行动”​ · ​工具: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OKR与KPI协同设计; · ​案例:某新能源车企通过“战略解码工作坊”将“碳中和”目标转化为12项部门级OKR; · ​演练:为“年度降本增效”战略拆解团队级关键结果。 ​2.2 路径设计:从“纸上谈兵”到“可执行方案”​ · ​工具:甘特图(Gantt Chart)、关键路径法(CPM); · ​案例:某建筑企业通过“关键路径优化”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20%; · ​演练:模拟“跨部门协作项目”的甘特图绘制与资源分配。 ​2.3 资源分配:从“平均主义”到“精准投入”​ · ​工具:资源矩阵(技能/时间/预算)、优先级四象限(紧急重要矩阵);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资源聚焦战略”将研发效率提升30%; · ​演练:设计“市场推广预算分配”方案。成果输出: · 《团队目标拆解表》 · 《项目甘特图模板》 ​模块三:进度控制的实战场景 ​3.1 进度监控:从“事后救火”到“动态预警”​ · ​工具:红黄绿灯进度看板、燃尽图(Burndown Chart); ·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实时数据仪表盘”将运输异常率从5%降至1.5%; · ​演练:模拟“项目进度滞后30%”的干预策略。 ​3.2 风险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应急预案清单;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红黄蓝风险预警系统”将合规风险降低60%; · ​演练:设计“核心供应商突然断供”危机预案。 ​3.3 进度调整:从“刚性管控”到“敏捷迭代”​ · ​工具:敏捷开发看板(Scrum)、变更控制流程(CCB); · ​案例:某SaaS企业通过“需求优先级评审会”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客户满意度提升25%; · ​演练:模拟“客户需求变更”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及调整方案。成果输出: · 《项目进度管控手册》 · 《风险应急预案清单》 ​模块四:计划管理的组织落地 ​4.1 计划文化的构建 · ​工具:组织计划成熟度评估量表(文化支持度/领导者参与度/员工接受度); · ​案例:某互联网巨头通过“内部教练认证计划”形成人才梯队良性循环; · ​演练:设计“月度计划文化推广活动”方案。 ​4.2 计划管理的持续进化 · ​工具:个人学习地图(知识储备→实践应用→反馈迭代); · ​案例:某CEO通过“年度计划管理复训”系统性提升团队领导力; · ​演练:制定《个人计划管理能力提升90天计划》。成果输出: · 《组织计划文化推行方案》 · 《个人计划管理终身修炼计划》 ​模块五:综合实战与成果转化 ​5.1 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 ​案例1:某企业“年度业绩未达预期”危机中的计划管理应对; · ​案例2:向董事会汇报“数字化转型计划成果”(投入产出比分析)。 · ​新增案例: o ​案例3:“跨部门项目进度冲突调解”(如研发部与市场部优先级矛盾); o ​案例4:“突发政策变化”下的计划调整(如环保法规升级对生产线的影响)。 ​5.2 个人承诺与行动 · ​工具:90天计划管理行动承诺书(目标→策略→里程碑→资源支持); · ​案例:某高管通过“每日计划复盘会”推动三项关键业务指标超额完成。成果输出: · 《个性化计划管理提升承诺书》 · 《组织计划文化诊断报告》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线融合:将经典计划管理理论(如PDCA循环)与现代工具(如Jira/Scrum框架)结合; 2. ​全场景覆盖:提供战略解码、跨部门协作、风险管控、敏捷迭代等高频场景解决方案; 3. ​工具链升级:嵌入WBS分解模板、甘特图工具包、风险矩阵评估表等实用资源。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