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平:中高层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李修平老师李修平 专家讲师 0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中高层管理

课程编号 : 4375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CEO、COO、部门总监、项目经理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企业普遍面临目标分散化(如部门目标与战略脱节)、执行偏差大(如年度计划完成率不足60%)、资源浪费严重(如重复性工作占用了30%以上精力)等挑战。中高层管理者需通过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实现:

· 战略穿透力:将宏大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部门行动(如某零售企业通过“全渠道销售占比提升至50%”目标撬动组织变革);

· 执行精准化:通过工具链确保目标分解无遗漏、资源分配无冗余(如某科技公司用OKR管理法将研发效率提升40%);

· 动态适应性:构建灵活调整机制(如某快消品企业通过“月度复盘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深度应用OKR、WBS、Gantt图等工具链;

2. 工具落地:学会目标拆解、进度跟踪、偏差分析的方法;

3. 场景覆盖:覆盖战略解码、跨部门协作、资源优化等高频场景;

4. 文化塑造:推动“结果导向”文化(如目标达成率与奖金挂钩)与“数据驱动”文化(如实时进度看板)。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CEO、COO、部门总监、项目经理等)

课程特色

·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基于零售、科技、制造、服务等多行业场景(如苹果“产品发布倒计时”、ZARA“快速周转模式”);

· 工具结构化:提供《目标分解模板》《部门计划执行表》《Gantt图实操手册》;

· 强互动性:角色扮演(如“市场部与生产部的目标冲突调解”)、沙盘推演(如“新产品上市计划受阻应急指挥”)。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什么是目标管理?

· 案例:某跨国药企通过“研发-上市-盈利”三级目标体系缩短新药上市周期50%;

· 数据:采用OKR管理法的企业,员工目标对齐度比传统KPI企业高65%(哈佛商学院研究)。

1.2 目标失效的典型场景

· 工具:目标健康度诊断模型(模糊性/冲突性/脱离实际);

· 练习:分析“某房地产企业因过度追求销售额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案例的根源。

1.3 目标管理的普适价值

·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95%”目标驱动全员服务改进;

· 数据:目标清晰的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提升30%(麦肯锡调研)。

成果输出:《企业目标健康度评估报告》


模块二:目标设定与分解

2.1 战略目标拆解(WBS)

· 工具:战略解码工作坊(如某家电企业将“智能家居生态”目标拆解为100+可执行任务);

· 案例:某新能源企业通过“电池产能翻倍”WBS指标将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0%。

2.2 部门目标明确(SMART原则)

· 工具:SMART目标分解模板(如某服装品牌将“市场份额提升15%”拆解为电商部、线下店、营销部的具体KPI);

· 练习:为“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制定市场部、HR部、运营部的SMART目标。

2.3 跨部门目标对齐

· 工具: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权力/影响力/关注度);

· 案例:某电子产品制造商通过“供应链协同目标”化解采购部与生产部的矛盾。

成果输出:《部门目标分解表》


模块三:计划制定与执行

3.1 计划工具链(Gantt图、甘特图变体)

· 工具:Gantt图实战演练(如某软件企业通过甘特图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20%);

· 案例:某建筑企业利用“关键路径法”规避工期延误风险。

3.2 资源分配与优先级排序

· 工具:资源矩阵(紧急程度/重要性)× 四象限法则;

· 练习:为“某快消品企业新品上市计划”分配研发、营销、渠道资源。

3.3 执行监控与偏差分析

· 工具:红黄绿灯进度看板(如某车企通过仪表盘实时监控生产线良品率);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周例会+数据看板”将需求交付准时率提升至90%。

成果输出:《部门计划执行表(含甘特图模板)》


模块四:动态调整与复盘机制

4.1 目标修正策略

· 工具: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 案例:某旅游平台通过“季度策略校准会”调整疫情期间营销重心。

4.2 复盘方法论(4步复盘法)

· 工具:目标-结果对比表、根因分析法(RCA);

· 案例:某制造业企业通过“年度战略复盘”发现并关闭30%低效项目。

4.3 组织文化塑造

· 工具:《目标管理SOP》《奖惩机制设计模板》;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目标达成率与晋升挂钩”制度激发员工动力。

成果输出:《企业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多元化集团年度目标规划”全案(目标设定→分解→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高管评审团”(含CXO、外部顾问)现场评分;


课程设计亮点

·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目标管理模型(如MBO)与敏捷工具(如OKR);

· 行业深度适配:覆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供应链优化等核心场景;

· 文化落地指导:提供《目标承诺书》《透明化沟通机制》模板。

李修平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修平:中层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中层管理者普遍面临战略落地难​(如部门目标与战略脱节)、执行效率低​(如跨部门协作障碍)、资源协调复杂​(如有限预算下优先级冲突)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帮助中层管理者实现: · ​目标精准承接:将高层战略转化为可落地的部门行动计划(如某零售企业通过“区域销售增长20%”目标驱动团队协作); · ​执行过程可控:利用工具链实时跟踪进度、调整偏差(如某科技公司通过OKR管理法提升研发效率30%); · ​成果高效复现:构建标准化复盘机制,沉淀可复制经验(如某快消品企业通过“月度经营分析会”快速迭代策略)。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深度应用OKR、WBS、Gantt图等工具链; 2. ​工具落地:学会目标拆解、进度跟踪、偏差分析的方法; 3. ​场景覆盖:覆盖目标分解、跨部门协作、资源优化等高频场景; 4. ​能力提升:强化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的核心能力(战略翻译→团队赋能→结果交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区域负责人等) ​课程特色​ ·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基于零售、科技、制造、服务等多行业场景(如苹果“产品发布倒计时”、ZARA“快速周转模式”); · ​工具结构化:提供《目标分解模板》《部门计划执行表》《Gantt图实操手册》; · ​强互动性:角色扮演(如“市场部与生产部的目标冲突调解”)、沙盘推演(如“新产品上市计划受阻应急指挥”)。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什么是目标管理?​ · ​案例:某跨国药企通过“研发-上市-盈利”三级目标体系缩短新药上市周期50%; · ​数据:采用OKR管理法的企业,员工目标对齐度比传统KPI企业高65%(哈佛商学院研究)。 ​1.2 目标失效的典型场景​ · ​工具:目标健康度诊断模型(模糊性/冲突性/脱离实际); · ​练习:分析“某房地产企业因过度追求销售额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案例的根源。 ​1.3 中层管理者的核心挑战​ ·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95%”目标驱动全员服务改进; · ​数据:目标清晰的中层团队,员工工作效率提升30%(麦肯锡调研)。 成果输出:《部门目标健康度评估报告》 ​模块二:目标设定与分解​ ​2.1 战略目标拆解(WBS)​​ · ​工具:战略解码工作坊(如某家电企业将“智能家居生态”目标拆解为100+可执行任务); · ​案例:某新能源企业通过“电池产能翻倍”WBS指标将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0%。 ​2.2 部门目标明确(SMART原则)​​ · ​工具:SMART目标分解模板(如某服装品牌将“市场份额提升15%”拆解为电商部、线下店、营销部的具体KPI); · ​练习:为“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制定市场部、HR部、运营部的SMART目标。 ​2.3 跨部门目标对齐​ · ​工具: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权力/影响力/关注度); · ​案例:某电子产品制造商通过“供应链协同目标”化解采购部与生产部的矛盾。 成果输出:《部门目标分解表》 ​模块三:计划制定与执行​ ​3.1 计划工具链(Gantt图、甘特图变体)​​ · ​工具:Gantt图实战演练(如某软件企业通过甘特图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20%); · ​案例:某建筑企业利用“关键路径法”规避工期延误风险。 ​3.2 资源分配与优先级排序​ · ​工具:资源矩阵(紧急程度/重要性)× 四象限法则; · ​练习:为“某快消品企业新品上市计划”分配研发、营销、渠道资源。 ​3.3 执行监控与偏差分析​ · ​工具:红黄绿灯进度看板(如某车企通过仪表盘实时监控生产线良品率);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周例会+数据看板”将需求交付准时率提升至90%。 成果输出:《部门计划执行表(含甘特图模板)》 ​模块四:动态调整与复盘机制​ ​4.1 目标修正策略​ · ​工具: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 ​案例:某旅游平台通过“季度策略校准会”调整疫情期间营销重心。 ​4.2 复盘方法论(4步复盘法)​​ · ​工具:目标-结果对比表、根因分析法(RCA); · ​案例:某制造业企业通过“年度战略复盘”发现并关闭30%低效项目。 ​4.3 组织文化塑造​ · ​工具:《目标管理SOP》《奖惩机制设计模板》; ·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目标达成率与晋升挂钩”制度激发员工动力。 成果输出:《企业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多元化集团年度目标规划”全案(目标设定→分解→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高管评审团”(含CXO、外部顾问)现场评分; 
• 李修平: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基层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传达模糊​(如员工不清楚具体任务优先级)、执行效率低下​(如任务拖延、资源浪费)、反馈机制缺失​(如工作成果未被及时认可)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的工具链,帮助基层管理者实现: · ​目标清晰化:将抽象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团队任务(如某零售企业通过“单日客流量提升10%”目标细化到时段促销策略); · ​执行规范化:利用工具链确保任务按时交付(如某餐饮企业通过“厨房动线优化”将出餐速度缩短20%); · ​结果可视化:构建数据化反馈机制(如某客服团队通过“首解率仪表盘”实时追踪服务质量)。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深度应用OKR、WBS、甘特图等工具链; 2. ​工具落地:学会任务拆解、进度跟踪、偏差分析的具体方法; 3. ​场景覆盖:覆盖目标分解、团队协作、资源调配等基层高频场景; 4. ​能力提升:强化基层管理者“任务执行→问题解决→成果交付”的核心能力。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基层管理者(班组长、主管、项目经理助理等) ​课程特色​ ·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基于零售、餐饮、客服、生产等通用场景(如星巴克“高峰期排班优化”、快递公司“包裹分拣时效提升”); · ​工具结构化:提供《任务分解模板》《甘特图实操手册》《进度看板设计指南》; · ​强互动性:角色扮演(如“新员工任务分配冲突调解”)、沙盘推演(如“突发订单暴增应急调度”)。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什么是目标管理?​ · ​案例:某连锁超市通过“单品销量提升25%”目标驱动员工陈列优化; · ​数据:明确目标的团队,任务完成率比模糊目标团队高出40%(麦肯锡调研)。 ​1.2 目标失效的典型场景​ · ​工具:目标健康度诊断模型(模糊性/冲突性/脱离实际); · ​练习:分析“某工厂因‘提高产量’目标忽视质量控制”案例的根源。 ​1.3 基层管理者的核心挑战​ · ​案例:某餐饮企业通过“客户投诉率≤5%”目标推动全员服务意识提升; · ​数据:目标清晰的基层团队,员工流失率降低25%(德勤研究)。 成果输出:《班组目标健康度评估报告》 ​模块二:目标设定与分解​ ​2.1 上级目标拆解为团队任务(WBS)​​ · ​工具:WBS分解模板(如某电商团队将“双11销售额破亿”拆解为广告投放、库存备货等50+子任务); · ​案例:某服装厂通过“月度产量达标率100%”目标细化到缝纫机班组的每日产量指标。 ​2.2 个人目标SMART化​ · ​工具:SMART目标分解表(如某客服主管将“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0%”拆解为话术优化、响应时效等KPI); · ​练习:为“降低设备故障率”制定班组成员的SMART目标。 ​2.3 团队任务优先级排序​ · ​工具:四象限法则(紧急/重要矩阵); · ​案例:某物流团队通过“节假日爆仓预案”优先保障高价值客户订单。 成果输出:《团队任务分解表(含10套模板)》 ​模块三:计划制定与执行​ ​3.1 计划工具链(甘特图、任务清单)​​ · ​工具:甘特图实战演练(如某装修团队通过甘特图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15%); · ​案例:某生产车间利用“工序可视化看板”减少设备空闲时间。 ​3.2 资源分配与协调​ · ​工具:资源分配矩阵(人力/物料/时间); · ​练习:为“促销活动物料准备”协调设计部、采购部、仓储部资源。 ​3.3 进度跟踪与偏差分析​ · ​工具:红黄绿灯进度看板(如某零售团队通过仪表盘实时监控补货进度); · ​案例:某软件开发团队通过“每日站会”快速修复代码缺陷。 成果输出:《班组计划执行表(含甘特图模板)》 ​模块四:动态调整与问题解决​ ​4.1 计划修正策略​ · ​工具: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 ​案例:某外卖平台通过“暴雨天气配送延迟预案”动态调整骑手路线。 ​4.2 常见问题应对模板​ · ​工具:问题解决五步法(定义→分析→方案→实施→验证); · ​案例:某工厂通过“设备故障快速响应流程”将停机损失降低50%。 ​4.3 团队激励与反馈机制​ · ​工具:即时反馈技巧(如“三明治沟通法”)、小型奖励制度; · ​案例:某客服团队通过“月度MVP评选”提升员工积极性。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便利店月度营销计划”全案(目标设定→分解→执行→调整)。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部门负责人评审团”(含HR、运营主管)现场评分; 
• 李修平:高成效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
​课程背景​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模糊​(如“降本增效”缺乏量化标准)、分解失效​(战略目标与车间执行脱节)、计划僵化​(未应对供应链波动或设备故障风险)、落地偏差​(技术投入与产线效率提升不匹配)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目标-计划-执行全链路拆解,帮助管理者实现: · ​精准定位:建立可量化、可验证的制造业目标管理体系; · ​高效协同:通过OKR、精益生产(Lean)实现跨部门目标对齐; · ​动态管控: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生产数据并优化流程。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学会SMART原则、平衡计分卡(BSC)、WBS任务分解等工具; 2. ​执行强化:理解精益生产中的计划制定与风险控制策略; 3. ​文化塑造:推动“精益思维”“全员改善”的制造业组织基因升级; 4. ​工具赋能:掌握MES(制造执行系统)、甘特图、鱼骨图等制造业核心工具。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制造企业高管、车间主任、生产主管、供应链负责人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汽车制造(如丰田TPS)、家电生产(如海尔智造)、新能源装备(如宁德时代供应链)等领域; · ​工具链完整:整合OKR、WBS、精益看板、价值流图四大核心工具; · ​场景化训练:模拟“设备突发故障应急调度”“订单交付延期冲突”等典型制造业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目标管理的底层逻辑​ ​1.1 目标明确的三大陷阱​ · ​案例:某家电企业因“降低次品率”未定义检验标准,导致质量争议频发; · ​工具:目标澄清四问法(Why-What-Who-When)。 ​1.2 从战略到目标的黄金法则​ · ​工具:平衡计分卡(BSC)在制造业的应用(如某车企通过“交付周期-库存周转”双指标校准产线目标); · ​练习:为“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工厂”设计三级目标体系。 ​1.3 OKR在制造业的实践​ · ​案例:特斯拉通过“超级工厂”OKR(如“产能提升50%”)驱动跨部门协作; · ​工具:OKR撰写模板(Objective+3~5 Key Results)。 成果输出:《部门级OKR目标卡》 ​模块二:目标分解与计划制定​ ​2.1 制造业目标的五维拆解法​ · ​案例:波音通过“飞机模块化组装”拆解供应链、生产、质量目标; · ​工具:WBS树状图构建(如某注塑工厂的“模具开发-试模-量产”三级任务分解)。 ​2.2 精益生产中的计划艺术​ · ​工具:精益看板(Kanban)与生产节拍(Takt Time)设计; · ​案例:丰田“Just-in-Time”模式如何通过看板控制库存。 ​2.3 资源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 ​工具:风险矩阵(概率×影响)评估模型; · ​练习:某芯片制造商因“关键设备进口受限”制定替代方案决策。 成果输出:《车间生产计划甘特图》 ​模块三:执行落地的关键引擎​ ​3.1 制造团队的执行力密码​ · ​案例: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如何激活一线员工改善动力; · ​工具:RACI矩阵(Responsible, Accountable, Consulted, Informed)。 ​3.2 数字化工具赋能制造​ · ​工具:MES系统实时监控产线异常(如某电子厂通过IoT传感器预警设备故障); · ​演练:在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上模拟设备维护工单处理流程。 ​3.3 跨部门协作的破冰策略​ · ​案例:某家电企业通过“供应商联合评审会”解决零部件交付质量问题; · ​工具:非技术语言沟通框架(如将“工艺参数优化”转化为“降低能耗成本”)。 成果输出:《跨部门协作流程图》 ​模块四:监控与复盘:持续改进的闭环​ ​4.1 数据驱动的生产管控​ · ​工具:价值流图(VSM)识别流程浪费(如某工厂通过分析发现搬运环节效率低下); · ​案例:宁德时代通过“实时能耗监控”优化锂电池生产能耗。 ​4.2 复盘机制的设计​ · ​工具:事后验尸法(Post-Mortem Analysis)模板; · ​案例:某车企因芯片短缺导致停产,复盘后建立“二级供应商备选库”。 ​4.3 目标调整的决策逻辑​ · ​工具:PDCA循环在设备故障处理中的应用(Plan-Do-Check-Act); · ​练习:若“产品良品率低于95%”,如何调整质检流程? 成果输出:《项目复盘报告模板》 ​模块五:实战沙盘与成果固化​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沙盘推演(目标→计划→执行→复盘)。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式(如模拟“供应商突然断供”场景); · ​成果输出:《管理者目标管理能力评估表》+《个人改进承诺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如德鲁克目标管理)与制造业工具(如BSC、MES、VSM);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解码(如工厂智能化转型)、中层资源协调(如排产与采购协同)、基层执行落地(如设备点检标准化);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设备故障应急演练”“质量追溯全流程模拟”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