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组件培训(Common Building Blocks Training)是一种针对产品设计、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培训,旨在提高参与者对共用组件(Common Building Blocks, CBB)和可采购性设计(Design for Procurement, DFP)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共用组件培训应运而生,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现代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的可采购性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效率。根据IBM的数据,企业如果能够建立规范化的CBB共享平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尽量选用平台库中的部件和物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料号减少30%,供应商数量从5000多家减少到1200多家,开发费用的共享从2%增加到20%,库存成本减少50亿美元,每年节约持有成本5亿美元,劳动力成本节约20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共用组件的建立不仅能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和制造成本,还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成为企业战略部署中的一项关键措施。
共用构建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s, CBB)是支撑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一种成品或成品组件。这些组件可以是软件、硬件、数据、工具、表单等,通过重复使用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CBB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CBB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定义与分类、管理程序、评估标准和组件库的构建与维护。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探讨:
CBB的定义强调其作为共用构建模块的特性,而分类则基于多个维度,包括成熟度、构件对象和密级。CBB可以分为硬件类CBB(HCBB)和软件类CBB(SCBB),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共享和管理。
CBB管理程序包括评审、争议处置、发布与上架、使用与维护等多个环节。管理程序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CBB的使用效率和价值体现,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以确保CBB的顺利实施。
在CBB的评估中,需要考虑通用性、应用性、成本降低能力和效率提升等多个指标。不同类型的CBB在评估时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例如硬件类CBB的评估还需考虑可集成性能和加工稳定性等因素。
可采购性设计(Design for Procurement, DFP)是一种设计理念,旨在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来提高采购的效率和效果。DFP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DFP的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优化零件的采购策略、设定合理的产品目标成本等。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设计的可采购性。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企业通过CBB和DFP的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电子电器企业在研发新能源汽车模块化平台时,通过CBB的构建和DFP的实施,成功实现了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研发周期的缩短。该企业通过建立CBB共享平台,优化了部件的选择,减少了不必要的组件,使得研发团队能够更加专注于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
参加共用组件培训的学员将能够获得以下收益:
共用组件培训主要面向产品总监、产品经理、研发人员、技术人员、采购工程师、供应链管理人员和研发项目经理等专业人士。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案例解析、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课程通常分为多个部分,涵盖DFP的基本概念、可采购性设计的四个基础、CBB的构建与管理实践等内容。具体课程大纲包括:
共用组件培训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帮助参与者理解和应用DFP与CBB的原则,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研发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共用组件培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