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的目标在于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然而,培训能否达成这一目标,直接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质量和授课讲师的呈现能力。根据2019年人社部关于企业内训状况的调查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内训师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却无法有效传达给学员。许多企业领导对内训师的角色存在误解,认为现有的内训师缺乏吸引力,外聘老师无法理解公司的专业,转训的培训经理无法有效传达知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程设计以“让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为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内训师的课堂表现和课程设计能力。
该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经理和培训专员掌握品牌课程开发的流程和关键步骤。学员将获得组织经验沉淀的模型、工具和方法,能够自行绘制课程四级目录图、设计标准课件,并建立素材百宝箱。具体的课程收益包括:
课程为期三天,每天6小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两部分。课程内容包括七步课程设计与开发及内训师授课技巧与呈现,具体安排如下:
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环节是不可忽视的。首先,课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确保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互动,鼓励学员参与讨论和分享,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效果。此外,内训师的表达能力、肢体语言和情感投入也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体验。因此,内训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表达技巧和课堂管理能力。
在实际培训中,许多内训师发现,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往往受到授课方式的影响。例如,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而根据成人学习理论,成年人学习时更关注实际应用,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需紧密围绕学员的工作实际,确保学员能够在培训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同时,研究表明,内训师的授课风格和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内训师若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员往往会更愿意参与学习。因此,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注重情感表达,运用幽默、故事等方式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企业内训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培训,内训师不仅能够掌握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技巧,还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学员行为的改变,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企业对培训需求的不断提升,内训师的培训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内训师将在企业内培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