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安:企业文化内训师与文化大使队伍建设方案与认证

史德安老师史德安 注册讲师 2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60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企业文化

课程编号 : 38253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文化团队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文化队伍建设是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打造文化内训师队伍,有利于深化文化认知提升,打造文化大使队伍,有利于让文化走进各个部门团队。

为了更好地建立文化队伍,提供咨询服务,我们将从项目工作方面设计队伍管理的若干行动。

课程收益】

打造出公司文化内训师队伍

打造出公司文化大使队伍

课程特色

专业深厚:史德安老师有15年+甲乙方文化工作经验,在文化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成果颇丰,卓有多本专业著作。

经验丰富:服务超过40家企业文化建设,培训10000+人次(含甲方内部培训),企业文化工作坊超20场次(含甲方内部工作坊),参与1000+人次,在文化队伍建设方面实战经验丰富。

课程对象

企业文化团队

课程时长

集中工作2月左右

课程大纲

事项1:项目调研

一、调研文化管控、文化工作设计与实施状况

二、调研文化队伍建设需求与目的

事项2: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大纲

一、队伍建设介绍

1. 工作背景

2. 队伍需求

3. 核心目的

4. 工作目标

二、内训师角色设计

1. 工作定位

2. 功能责任

3. 工作关系

三、内训师工作管理

1. 工作设计

2. 工作实施支持

3. 工作考核与结果

4. 工作激励

四、内训师队伍管理

1. 任职能力资格

2. 推荐与选拔

3. 认证培训

4. 证书颁发仪式

5. 人员汰换

五、制度建设

1. 《文化内训师管理办法》

六、工作计划与推进安排

事项3:文化大使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大纲

一、队伍建设介绍

1. 工作背景

2. 队伍需求

3. 核心目的

4. 工作目标

二、文化大使角色设计

1. 工作定位

2. 功能责任

3. 工作关系

三、文化大使工作管理

1. 工作设计

2. 工作实施支持

3. 工作考核与结果

4. 工作激励

四、文化大使队伍管理

1. 任职能力资格

2. 推荐与选拔

3. 认证培训

4. 证书颁发仪式

5. 人员汰换

五、制度建设

1.《文化大使管理办法》

六、工作计划与推进安排

史德安老师的其他课程

• 史德安:凝心聚力,融合共生—企业文化融合思想与方法
【课程背景】 当企业兼并收购、海外经营、跨地区发展时,企业都会面临文化误解、冲突与融合的挑战。企业管理者要致力于积极行动,面对文化冲突,处理好不同文化背景企业的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不仅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误解和冲突,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同时有利于实现内部的高效的沟通、协调,并有利于建立文化归属感。 文化融合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建立一套文化体系,而是要基于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系统思考,以专业的方法论设计文化融合的方式、策略和行动。在国内大型企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案例,如海信与东芝、海尔与被购企业、TCL与阿尔卡特、联想与IBMPC等,这些都给我们巨大的启发和多样的方法论借鉴。 本课程强调了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解读了文化融合的本质、内容范围和方式,并呈现了文化融合的不同策略,同时提供了若干文化融合的具体工具方法,可有效地支持学员掌握文化融合之道与法,更高效地推进所属企业的文化融合。 【课程收益】 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结构与作用机制 掌握文化融合的本质、内容、方式、策略和步骤 具备设计文化融合行动方案的能力 【课程特色】 专业性:原创若干文化融合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帮助客户系统思考文化融合需求、设计和行动,让融合更高效。 实践性:课程内容是基于多年对国内外文化融合理论和实战案例研究的成果,课程有大量的实战案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系统性:系统介绍了文化、文化融合、文化融合的内容、方式、策略、流程和工具方法,让学员系统性掌握文化融合。 工具性:课程有大量的工作工具、表格等,可以拿到就用,用了有效,快速提高文化工作效率和效能。 实效性:老师具有丰富文化咨询实战经验,在培训时,可以将文化调研、文化轻咨询、文化融合顾问、引导教练等技术应用其中,带给学员更多收益。 【课程对象】企业家、常务副总、企业文化领导者、文化管理者、文化总监/负责人、文化经理、主管等文化工作人员、人力副总、人力资源HRBP、OD等人员与文化工作机密相关工作。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课前调研 (一) 课前调研 1. 双方发展和文化有何异同? 2. 文化面临哪些冲突,带来哪些影响? 3. 做了哪些融合工作?效果如何? 4. 未来的融合期望是什么? (二) 调研报告(咨询服务部分) 1. 现状分析 2. 挑战与问题 3. 方向与策略建议 第二部分:现场培训 启动与暖场活动 一、文化融合:为什么不得不做文化融合? (一) 文化融合:本质是思想和行为的协调统一 (二) 融合主体: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 (三) 融合必要:凝心才能聚力,心散必然散力 (四) 融合影响:1+12 案例:阿里的海外发展与影响 二、融合内容:我们到底要融合什么? (一) 文化结构:文化融合的内容逻辑 1、 理念融合:心在一起 2、 行为融合:默契跑位 3、 制度融合:同规矩共方圆 4、 外在融合:齐步走,力出一孔 工具:文化融合内容分析表 案例:宝武钢铁内部的文化融合 讨论分享:我们最需要在哪个层次融合? (二) 文化融合内容矩阵:个人/组织,文化/工作 1. 个人工作融合 2. 个人文化融合 3. 组织文化融合 4. 组织工作融合 案例:海信和东芝的文化融合 讨论分享:我们处在怎样的融合状态?有何异同和影响? 三、融合方式:我们以何种方式融合? (一) 融合驱动:主动融合、被动融合 (二) 融合节奏:快速融合、逐步融合 (三) 融合方式:从内到外、先外后内 案例:海尔吃休克鱼的融合分析 讨论分享:目前我们是以哪种方式融合? 四、融合策略:如何创造整体利益最大化 (一) 思考:文化是否必须要同? (二) 文化融合策略 1、 万众一心:同化归一,心心相映 2、 和而不同:尊重包容,同异共存,取长补短 3、 百家争鸣:相互隔离,龙生九子各不同 (三) 策略选择关键因素 1. 领导风格:风格不同,期望不同 2. 文化强度:强强相遇,壮怀激烈 3. 业务类型:隔行如隔山,行行各不同 4. 物理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 讨论分享:我们未来采取何种融合策略? 五、融合实施:如何实现文化融合? (一) 融合三阶段:接触、冲突、适应 (二) 融合四步法 1. 见:观察与体验 2. 知:对照与理解 3. 选:权衡与策略 4. 行:设计与实施 (三) 推进融合行动 1. 反应模式:支持、顺应、抵制、躲避 2. 融合方法:化解阻力,高效推进 交流会:相互了解,看到异同,坦然面对 共创会:共建新规则,形成新共识 恳谈会:实施全面变革,推进融合,获取支持 评议会:关键冲突与重大事件的讨论化解 案例:联想和IBM的文化融合 讨论:我们做了什么,未来需要做些什么? (四) 融合验证:实施融合效果调研 1. 融合过程:U型、W型 2. 三度调研:理解度、认可度、支持度、满意度 3. 调研方式:访谈+问卷调研 六、总结与结束 1、内容回顾 2、学习分享 现在你有何感受? 从今天的课程,你收获了什么? 未来你要如何以文化促进业务发展? 第三部分:文化融合分析与方案(咨询服务部分) (一) 文化融合面临挑战与问题 (二) 文化融合行动方案设计与质询
• 史德安:凝心才能聚力,真信才会行动—企业文化共识工作坊
【课程背景】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智慧升级,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但智慧发挥作用需要有个条件:企业文化要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从言到行,言行一致。 目前企业文化落地面临巨大的困难,很多企业通过文化宣传、活动、培训等方式推进文化工作,但对于员工来说,这些公司没有真正走入内心,没有建立起文化共识,多是走一走过场。没有内心的认证认同,就没有文化的积极践行,所以如何在员工心理深植文化,成为管理者文化领导的重要话题。 在管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理论和方法指导,管理者苦口婆心地劝说,一遍遍地讲述,也无法真正走入员工内心,高效地建立文化共识。 本次工作坊是将文化咨询、培训、引导技术和文化专业的深度融合,针对干部员工设计了文化共识工作坊,通过引导讨论,让员工深度认知文化,积极践行文化。 【课程收益】 了解企业文化的意义、了解文化共识的本质 深度理解公司文化内容与行为要求 感受文化意义和成功作用,让文化深植内心,促进积极践行 【课程特色】 工具专业:工作坊设计背后有史德安老师15年+文化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成果,如文化认知三个层次、预期成功的四大要素等,专业系统、务实有效,避免了简单化的群体讨论。 方式多样:工作坊引导过程中,会将引导、教练、培训和咨询技能和服务方式综合利用,超越单纯的引导技术或文化咨询,提出高质量问题、输出高质量结果。 实战支持:在群体讨论前,会有文化案例分享,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以实战支持实战,引导实战,让输出更有可操作性。 【课程对象】需要形成文化共识的企业干部员工、企业文化人员、人力资源人员 【课程时间】0.5-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课前:熟悉企业文化内容,了解员工文化认知部分 启动与暖场活动 1、项目介绍 2、暖场活动 一、文化输入 1. 你认为企业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用? 2. 文化本质:成功的哲学 3. 作用机制:工作的底层逻辑 4. 文化作用:五力模型 二、文化理解活动 1. 文化内容阅读 2. 要点分享 3. 深度理解 4. 案例映证 三、意义感知活动 1. 文化合理性分析 2. T型利害分析 3. 个人影响分析 4. 文化标杆验证 四、预期成功活动 1. 未来成功描绘 2. 成功路径设计 3. 成功支持分析 4. 利益机制分享 五、文化承诺活动 1. 文化意向现场调研 2. 文化践行要点分析 3. 文化行动方式设计 六、文化工作坊结束 1、内容回顾 2、感受分享 3、结束仪式
• 史德安:明方向建原则,引领做正确的事—企业文化务虚工作坊
【课程背景】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哲学,是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用好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可以获得高效而卓越的发展,但目前企业文化落地依然是一个难题。 在诸多企业文化落地中,文化落地工作设计多受限于文化经理团队经验、能力、喜好和外部参照,无法有效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设计工作,无法融入高管群体的智慧。 另外,文化落地工作多局限于文化团队内,与其他部门工作协同不足,不起做个文化与各领域工作的协同,导致文化落地无法真正发挥实效。 为了更好地为文化落地提供指导,管理者可以利用文化务虚会方式,邀请管理者共同思考、讨论和形成提供方向、原则、方法和落地行动。 企业文化务虚会是一个创新的文化工具,我们可以帮助客户设计和引导在专项文化落地上的文化务虚讨论,如使命、愿景、每个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 在文化务虚会上,我们会为管理者介绍文化、基于文化落地专题内容进行文化务虚,形成预期的文化务虚成果,为文化落地提供指导文件。 【课程收益】 了解企业文化及基本概念 了解文化务虚会的概念与应用 获得重大文化专项落地基本方向、原则、方法和重点 实现公司文化落地一盘棋 【课程特色】 专业融合:基于文化专业能力,融合引导技术,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引导能力,从文化评议的设计、引导和结果输出上,都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工具性强:基于15+年的文化理论和实战管理经验,原创了诸多文化评议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如文化思维层次、文化U型变革、文化三性评议等,可以更高效地输出文化评议结果,同时提高参与者对文化作用的深刻认知。 质量保障:我们实施过数十场企业文化引导,在文化引导方面具有卓越经验,应对现场的各种变化,同时基于文化专业能力,我们将能够让企业产出更高质量的评议结果。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文化/人力人员(建议在20人以内) 【课程时间】0.5-1天(6小时/天) 【应用场景】 文化澄清或重塑后 提出年度文化专题后 重大文化落地项目前 文化战略规划前 【课程大纲】 一、文化调研 1. 了解现有文化内容,界定务虚话题 2. 时间、地点、人员界定 3. 调研核心参与者 4. 设计文化务虚会引导流程 5. 采购物料 6. 现场布置 二、现场实施与交付 1. 启动和项目介绍 2. 暖场活动 3. 专业输入:文化功能定义、文化作用机制 4. 实施文化务虚 经营管理现状呈现 文化关联 文化选择 文化理想状况 文化行动方向与原则 文化行动设计 5. 回顾和结果确认 6. 结束与分享 三、务虚结果梳理与修订 1. 整理文化务虚结果 2. 修订和润色初稿 3. 提交和交付成果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