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培训已被视为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培训,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常常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挑战。根据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未经专业培训的内训师在授课时,其有效性仅为16%。这意味着,虽然他们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在传递这些知识方面却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塑造培训师的形象与能力,成为提升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内训师能够改变学员的行为,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企业领导往往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现有的内训师无法吸引学员的注意,外部培训师无法理解企业的专业需求,而简单的转训则能满足培训需求。但事实是,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师的呈现能力与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在这两天的课程中,培训师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员掌握有效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技巧。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到授课技巧,还包括课程开发的实战训练,使学员能够灵活应对企业内部培训的各种需求。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将专注于课程设计和开发。许多企业的讲师虽然具备丰富的知识,但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地组织和呈现。课程的设计必须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明确培训的目标和受众,确保课程内容切合实际。
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内训师将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的课程大纲,真正做到不仅会讲,更能善讲。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明确目标至关重要。内训师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讲这个课程,听众想听什么,以及希望达到什么目的。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将帮助讲师更明确自己的授课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扁平化的四级大纲,使课程内容更具逻辑性和层次感。
第二天的课程将重点提升内训师的授课能力和现场呈现技巧。TTT(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课程的核心在于教会内训师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和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
内训师在企业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在授课之前,内训师需要自问三个问题:我要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我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将帮助内训师更好地定位自己的授课内容和目标,为学员提供更具价值的学习体验。
内训师的专业形象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效果。着装、举止、语言等方面都需要体现出专业性。通过现场练习,内训师可以学习如何去除“嗯啊词”,提升语言表达的专业度,增强学员的注意力和参与感。同时,良好的肢体语言和表达技巧将有助于提升授课的感染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许多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感到紧张,这会影响他们的表现。通过了解紧张情绪的成因和应对方法,内训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使授课更加自信。准备充分、环境布置得当以及合理的演讲策略,都是消除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
培训师的形象塑造是提升企业内训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与授课技巧的提升,内训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最终,企业的效益将得到显著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在未来的培训工作中,企业应持续关注内训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让内训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递者,更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希望每位内训师都能带着新的思维与技能回到自己的岗位,真正做到“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更专业的形象与更高的授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