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培训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推动组织发展的战略手段。企业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得到提升”。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内部培训中,往往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授课者的表达能力。近年来,随着对培训有效性重视程度的提高,许多企业开始关注内训师的逻辑表达能力。
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意味着,大多数内训师在授课时未能有效传达知识,造成了知识的传递与吸收的严重失衡。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纠正对培训的误解,认识到内训师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逻辑表达是内训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良好的逻辑表达可以帮助培训师清晰地传达信息,增强学员的理解和记忆。在内训的过程中,内训师需要有效地组织课程内容,使其符合逻辑结构,从而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
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掌握一系列表达技巧,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这些技巧不仅包括语言的运用,还涉及到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如肢体语言和声调的变化。
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是内训师授课的核心。内训师应当在授课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内训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金字塔原理,将内容层层递进,使学员在理解复杂概念时不至于感到混乱。
除了语言表达,非语言的沟通同样重要。内训师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声调变化,都会对学员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程设计是内训师的另一项重要技能。优秀的课程设计能够为逻辑表达提供基础支持,使得内训师在授课时更加自如。课程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使学员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在设计课程时,可以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例如,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内训师在准备课程时理清思路,将复杂信息简化并可视化。通过思维导图,内训师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得课程内容更加条理清晰。
在授课过程中,保持学员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内训师可以通过引导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员的思考与参与。
逻辑表达不仅是内训师授课的重要技能,更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内训师能够提高自身的逻辑表达能力,从而在培训过程中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和引导学员。未来,随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内训师的角色将愈发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应当为内训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表达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