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仲裁法》、新《民法典》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配套的政策法规。我国劳动用工法律体系越来越健全,员工维权意识越来越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实施,客观上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做到合法合规“精细化”,合情合理的“人性化”。
然而,在现实的劳动用工管理中,由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加之劳动者对法律法规似懂非懂,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如何能够妥善的预防及处理员工在企业生涯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劳动风险,成了每个企业和谐劳动用工的核心首要工作,本课程将从员工入职前、到岗后、离职中、后等各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用工风险,通过案例分享,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出精准的建议及操作方式,帮助企业做好用工风险的管控,达到双赢。
课程结构模型:
课程参考法规:
《新民法典》
《劳动法》
《仲裁法》
《劳动合同法》
《社会保险法》
《工伤保险条例》
《带薪年休假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至三》
……
课程收益:
u 掌握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的技巧;
u 掌握辞退违纪员工方式及其技巧;
u 规避招聘入职的各风险减少纠纷;
u 掌握五险一金用工管控实务操作。
课程对象
时间安排:
3小时
课程形式:
法规讲解15%、案例分享60%、线上讨论25%
课程大纲
第一讲:入职篇——试用期用工风险防与控
一、规避招聘中的“陷阱”
1、避免就业歧视
2、抵御就业欺诈
3、把好入职体检关
4、避免连带赔偿责任
案例1:某企业因招聘新员工发生的纠分
二、试用期的管理误区
1、只约定试用期不约定合同期限
2、双方同意是可可延长试用期的
3、试用期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4、试用期内可以不用缴纳社保
5、离职返岗后可再次约定试用期
案例2:员工再次入职约定试用期的纠分
第二部分:合同篇——解除劳动合同的技巧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
1、劳动合同的订立
2、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3、用人单位裁员接触劳动合同的操作实务操作
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
案例3:员工学历虚假,但工作能力强,且入职已2年多,公司还能解雇吗?
二、合同到期后的法律风险防范
1、第一次固定合同到期
2、第二次固定合同到期
案例4:员工第二次固定期限到后,公司不予以签约引发仲裁案
三、经济补偿金——企业不可逃避的法律责任
经济补偿金VS经常赔偿金
案例5:公司多扣了员工个税131元,结果???
案例6:公司未及时办离职手续,结果???
第三部分 五险一金用工风险管控
一、社保常见的问题解析
1、员工不愿意买社保或员工自愿降低投保基数,并与单位签有协议的情况下,该协议是否有效?
2、哪些工伤待遇由企业支付?哪些工伤待遇由经办机构支付?
3、单位能用商业保险赔偿职工工伤待遇吗?
案例7: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主动填写放弃申请,事后主张经济补偿;
案例8:员工自愿放弃住房公积金,离职时领了补偿,能告公司补缴公积金吗?
二、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解析
1、工伤的认定的7种情形
2、视同工伤的3种情形
案例9:陪客户用餐酒后猝死算不算工伤?
第四部分 离职及调动风险管控
一、辞退违纪员工的五类方法
1、监控录相
2、现场摄像
3、机关公文
4、证人证言
5、询问笔录
案例10:离职原因空缺引发的纠纷
案例11:因没有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引发的纠纷
案例12:因没有及时退还相关证件引发的纠纷
案例13:年终奖发放引发的纠纷
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实战技巧
共赢八字诀:合法、合规、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