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培训不仅是提升员工技能、知识的途径,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得到提升”的目标,企业内训师的授课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数据显示,缺乏专业培训的内训师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说明,企业亟需重视内训师的培训与发展,使其具备有效的授课能力和互动技巧。
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往往会面临一些误解。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内训师不值得培养,外部讲师无法理解企业的专业知识,或者认为培训无非是员工的福利。这些误解导致企业往往忽视了内训师的培养和发展。与此同时,内训师在授课时,常常陷入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无法有效组织和呈现内容,导致学员的注意力分散,培训效果低下。
因此,提升内训师的互动授课技巧,不仅能提升培训的有效性,还能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互动授课技巧的核心在于如何让学员参与进来,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价值。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内训师应在开场时通过幽默、有趣的方式引入话题,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内训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让学员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与经验。
内训师的肢体语言在授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手势、表情和站姿能够有效增强授课的感染力,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内容。
内训师应定期与学员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反馈。通过问答环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使其更贴合学员的需求。
课程结构应以学员的学习过程为导向,清晰的逻辑结构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内训师在设计课程时,应考虑到课程目标、教学策略等因素。
为了帮助内训师提升授课能力,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企业应为内训师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如TTT(Training the Trainer)项目,让内训师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授课技巧等。
通过实践演练,让内训师在真实的授课场景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授课技巧。同时,通过同伴反馈和录制视频回放,帮助内训师识别自己的优缺点。
鼓励内训师参与外部培训、行业交流,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性。通过学习新的授课理念和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企业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分享学习经验和技巧,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在提升互动授课技巧的同时,内训师需要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以下是“七步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
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明确培训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员的思考,为课程建立基础。
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课程目标,并设计四级课程大纲,确保课程逻辑清晰。
根据课程目标,搜集相关素材,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提升课程的吸引力,确保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设计简洁明了的课件,确保视觉效果与内容匹配,提升授课效果。
为课程命名时,需考虑课程主题、角度和方向,使其具有吸引力。
互动授课技巧不仅是企业内训师必备的能力,更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内训师能够掌握有效的授课技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应重视内训师的培养,让他们在培训中不仅会讲、能讲,而且善讲,从而真正实现学员的行为改变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通过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企业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