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著名的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说,优秀的公司一定要经营好五大资产:文化资产、制度资产、人才资产、客户资产、品牌资产。最核心的是人才资产,所有资产都通过人来经营,其它一切都是基于人才而建立。
人才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被赋予了他在这个公司的最美好期望,成为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一个“新兵”。这名“新兵”刚加入时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做足准备要在企业大展宏图。然而,很多时候,由于,业务面试官专业程度 不足、对人才的画像掌握不够精准,导致一部分员工加入企业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导致人才浪费。。
企业招聘是招优秀的人,还是该招合适的人?业务招聘管理者"慧眼"在哪?面对众多的求职者,如何迅速识别想要的人,如何有技巧的拿下想要的人,同时让人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用人部门当下重点关注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流的企业必定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才会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为企业引入优质人才,如何识别求职者胜任特质,如何运用心理学工具与候选人沟通面谈,本课程旨在解决业务面试官招聘工作的问题和困惑,建立人才标准,提升面试识人、选 人、留人技巧,提高招聘的成功率,确保招到符合企业发展和职位要求的人才。
课程结构模型
课程收益
u 掌握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清晰定位企业应该招什么样的人;
u 学会人才招聘选拔的方法,运用结构化面试选拔出合适的人;
u 掌握DISC行为风格性格测试,精准识别求职者的求职动机;
u 掌握新人的成长需求,帮助新人制定职业规划,并给予辅导
u 现场实战模拟,让学员更加精准掌握所学知识进行招聘甄选工作。
课程对象
企业人力管理者、职能部门面试官、业务部门面试官;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授课方式
讲解、课堂互动、案例分析、视频解析、实操练习、工具
课程大纲
第一阶段:需求篇——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导入:
Ø 案例:著名企业的用人方略
Ø 思考:企业用人的原则为什么不同
一、招聘工作的困惑,挑战和机会
1、招合适的人还是优秀的人?
2、市场上没有人我该怎么办?
3、作为业务部门,如何吸引更多的求职者?
小组研讨:以上3个问题您如何解决、
二、业务面试官急需要解决的招聘困扰
1、如何制定本部门的招聘计划?
2、如何高效的完成招聘面试?
3、如何专业的参与面试过程?
4、如何精准的总结面试结果?
三、业务面试官需要避免的8类误区
1、像我一样
2、从众心理
3、晕轮效应
4、首因效应
5、近因效应
6、个人盲点
7、对应效应
8、忽视动机
四、业务面试官需掌握的人岗匹配标准
1、人人匹配
2、人岗匹配
3、岗岗匹配
第二讲:识人篇——运用测评工具快速识别求职者
一、DISC四种行为分析解析
1、Dominance 支配型(The Director 老板型) 指挥者
2、Influence 影响型(The Interact 互动型) 社交者
3、Steadiness 稳健型(The Supporter 支持型) 支持者
4、Compliance 谨慎型(The Corrector 修正型) 思考者
工具:DISC测试
二、四种不同求职者识别技巧
1、D型性格特点解读
2、I型性格特点解读
3、S型性格特点解读
4、C型性格特点解读
视频解析:四种不同类型求职者的特征您找到了吗?
收获:学会此工具,通过求职者的语言及肢体语言快速识别求职者行为处事风格,精准分析,识别求职者稳定性、个性特征、更加高效的匹配岗位。
第三讲:选人篇——灵活高效运用招聘方法
一、精通结构化面试——助力提升招聘效能
1、结构化面试
工具分享:结构化面试试题库模版
2、半结构化面试
3、非结构化面试
案例分享:某世界500强企业结构化面试试题库分享
u 简单寒暄
u 观或听
u 结构化面试提问
案例分享:华为甄选核心人才“五项素质模型”
1、主动性-0至3级
2、概念思维-0至3级
3、成就导向-0至3级
4、影响力-0至3级
5、坚韧性-0至3级
小组演练:结合老师的分享,小组分别从主动性、概念思维、成就导向、影响力、坚韧性。请设计一套结构化面试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老师及其他成员进行点评。
二、STAR模型挖掘求职者动机
1、STAR的组成要素
2、STAR面谈法中的正弦曲线原则
u 针对行为的情境和任务部分提问
u 针对最成功之处提问
u 针对最失败之处提问
u 针对行为的结果提问
3、追问的技巧
u 细节之处追问
u 感受之处追问
4、隐蔽问题的指向性
现场模拟:由老师设计招聘案例背景,请两组(每组2-4人)代表上台进行实战模拟,其余人员进行点评及学习。
收获:深度挖掘求职者各种动机(如:离职原因、辨识表述内容的真假等)、更加精准的了解求职者过往的经验是否符合岗位实际需求。
第四讲:留人篇——如何做好人的入职管理
思考:为何新人入职一周内流失率最高?
一、新员工入职跟踪与团队融入
1、 团队融入
2、 环境适应
二、企业如何培育新员工
案例:某上市企业的师带徒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1、如何进行师带徒机制
2、如何实施接班人计划
3、如何将建立标杆管理
分享:一分钟培训——工作指导法
三、如何做好新员工的培养工作
1、如何支持新员工学习
2、如何有效提供新员工成长平台
3、如何有效实施新员工影响
4、如何评估新生代培训转化-柯氏四级评估法
课程总结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