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内部培训中,内训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市场调研,若内训师没有经过系统的TTT(Train the Trainer)培训,其授课有效率仅为7%。这一数据反映出,内训师的授课技巧与课程设计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升内训师的授课技能,尤其是如何运用破冰技术,成为了当今企业培训的重要课题。
破冰技术是指在培训开始时,通过一系列活动或互动,打破学员之间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有效的破冰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员的紧张情绪,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学习效果。具体来说,破冰的目的包括:
要有效运用破冰技术,内训师需要掌握一些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涉及到活动的设计,还包括如何与学员进行有效的互动。
破冰活动的设计应基于对学员的充分了解。内训师需要考虑学员的职业背景、文化差异以及培训主题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破冰活动。
破冰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内训师应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学员的特点,灵活选择活动形式。例如,针对技术型学员,可以选择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小游戏,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破冰活动的核心在于互动。内训师可以通过“口身脑”互动,有效打破学员之间的隔阂。此外,内训师也可以引导学员分享个人经历,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为了确保破冰技术的有效应用,内训师可以遵循以下实施步骤: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破冰活动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意与互动提升内训效果:
在培训开始时,内训师可以让学员一一介绍自己的名字,并用一个与自己名字相关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比如:“我叫李华,我是乐观的。”这样的活动既简单又能迅速拉近学员之间的距离。
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给每组一个主题,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并分享观点。在小组讨论中,学员可以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并为后续课程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内训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培训主题相关的情境,让学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学员不仅能够体验到实际情境,还能够在互动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与技能。
尽管破冰技术在提升培训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内训师需要具备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以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有些学员可能在破冰活动中表现得比较被动,导致活动效果不佳。内训师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如设置小奖品,来提高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有时破冰活动可能会超出预定时间,影响后续课程的安排。内训师应在活动开始前设定好时间限制,并提前提醒学员,以确保活动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可能对同一活动的理解和反应不同。内训师在设计破冰活动时,应考虑到学员的文化差异,选择适合所有学员的活动形式。
破冰技术是提升内训师授课效果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破冰活动,内训师可以有效地打破学员之间的隔阂,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内训师在掌握破冰技术的同时,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技能与课程设计能力,以满足企业内部培训的需求。在未来的培训中,运用破冰技术将帮助内训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员的行为改变,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通过以上内容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希望每位内训师都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破冰技术,提升培训效果,成就更高水平的内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