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培训的目标是“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然而,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依赖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也与授课讲师的呈现能力密切相关。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有16%。这表明,拥有丰富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有效传授知识。因此,提升授课技巧成为企业内训师和培训经理的迫切需求。
内训师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员工成长的引导者。内训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和员工的学习体验。为了提升内训师的授课能力,理解其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内训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提升内训师授课技巧的第一步。在培训的第一天,学员将学习到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精准分析企业需求,明确培训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契合。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使用营销价值链、项目管理思维模型等工具,从企业经营过程梳理出培训需求。通过对企业实际问题的分析,内训师能够从多个层面提炼出关键问题,进而确定培训的焦点和方向。
课程的破题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阶段,内训师需要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
通过有效的课程破题,内训师能够明确课程目标,从而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形成清晰的结构。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课程的逻辑性,还能增强学员的学习动机与参与感。
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在这部分,内训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在授课过程中,内训师的表达与互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效果。内训师应当掌握多种授课技巧,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员的参与感。
内训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授课技巧:
为了确保学员能够“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内训师需要关注学员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在授课过程中,内训师应当适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满足学员的需求。
同时,内训师还需要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理解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动机。这包括:
在培训结束时,内训师应当进行课程总结,并收集学员的反馈。通过总结,内训师可以强化学员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学员的反馈也为内训师未来课程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提升授课技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内训师必须不断学习和反思,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内训师能够不仅“会讲”,更能够“善讲”,最终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的目标。成功的内训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在未来的工作中,内训师们应当持续探索新的授课技巧和方法,以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并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