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培训已成为提升员工技能、优化团队协作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企业在内训过程中面临着授课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一数据引发了众多企业对于培训师角色及其授课逻辑表达的深思。本文将围绕“逻辑表达”这一主题,结合内训师培训课程的内容,探讨如何通过逻辑表达提升企业内训师的授课效果,从而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的目标。
内训师首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根据调研数据,内训师在授课前需要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我要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我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授课内容的选择与逻辑结构的设计。通过合理的逻辑表达,内训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员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授课逻辑的构建,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内训师应当从最重要的信息开始传达,再逐步引入细节,使得学员在理解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具体细节中去。这种逻辑表达不仅能提高学员的参与感,还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内训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需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为了让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带得走”,内训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授课逻辑的初级版本是“what-why-how”,即讲解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以及如何去实践。而中级版本则是“why-what-how-if so”,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了可能的情景分析。高级版本“SCQA”则通过故事讲授法,将课程内容与学员的实际情况更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用性。
在设计PPT时,内训师也应注重逻辑的结构,通过清晰的过渡衔接,使得授课更加生动。比如,采用“启承转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员的思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心灵的共鸣”。
内训师的职业形象同样对授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着装、举止、语言等都是影响内训师专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内训师应避免不专业的表现,如着装随意、内容不熟悉以及语言表达不清等。通过专业的形象塑造,内训师能够增强学员的信任感,从而提升授课效果。
此外,内训师在表达过程中应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适当的手势、微笑以及表情管理,内训师可以提升授课的能量与感染力。肢体语言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许多内训师在授课时会感到紧张,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表达效果。为了消除紧张情绪,内训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课堂的互动和控场技能。通过破冰技术、眼神交流、提问引导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氛围。内训师应能够根据学员的反应,灵活调整授课策略,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课堂开始时,内训师可以通过问题法、价值法或案例法等多种开场方式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此外,内训师还需掌握提问的技巧,通过开放式、封闭式和定义式提问,引导学员思考,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
逻辑表达在内训师的授课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专业的形象、有效的互动与控场技能,内训师能够显著提升授课效果,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的目标。在未来的培训中,企业应更加重视对内训师的系统培训,帮助他们掌握逻辑表达的技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逻辑表达不仅是内训师授课的基础,更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内训师们能够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