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是一种专为一线主管设计的技能提升培训体系,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美国军方广泛采用。进入1950年代,TWI培训体系首次引入日本,迅速在丰田、日产、东芝和三菱等企业中得到推广。1955年,日本政府指定日本产业训练协会(日产训)负责推动TWI培训,将其作为现场管理者必修的课程。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200万名日本现场管理者接受了TWI培训。如今,TWI不仅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还成为欧美、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公认的一线主管有效技能训练课程。
在任何企业的管理架构中,一线主管处于关键的中间位置,他们既是公司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下属员工的直接领导。由于一线主管对现场环境、员工情况、设备使用及产品工艺的熟悉程度,他们在推动企业生产力提升及企业竞争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如何提升一线主管的管理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成为企业持续改进的关键。
TWI培训体系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立的。它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一线主管实现认知和技能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现场问题,促进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和持续改善文化的形成。
TWI培训体系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助于一线主管技能的提升。这四个模块分别是:
每个模块都针对一线主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系统化的培训使得一线主管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还能带领团队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TWI培训课程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使其在众多培训项目中脱颖而出:
TWI培训课程通常为期3天,总时长为18小时,适合的学员对象包括车间主任、班长、组长、线长、新任管理者及其他一线主管。这些学员在培训中能够获得系统的管理技能提升,推动自身及团队的改进与发展。
课程大纲的设计旨在帮助学员全面理解一线管理者的角色及日常管理工作。课程分为三章,具体内容如下:
本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一线管理者的职责和角色认知上,通过案例讨论和短片观看,引导学员理解管理的内涵与框架,强调现场作业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学员将通过互动分享和故事感悟,深入理解一线管理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TWI的沿革及工作指导的必要性。通过多个示范和角色演练,学员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工作指导四阶段法进行有效的现场指导,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练提升指导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员将掌握工作分解表的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等技能。
在这一章中,学员将学习到工作改善的技能与方法,包括如何通过四阶段法实施工作改善。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练,学员能够识别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此外,课程还将探讨改善提案表的使用方法以及现场常见的七大浪费,帮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改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TWI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例如,丰田公司在引入TWI培训体系后,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技能传承机制,通过对一线主管的培训,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丰田的成功经验表明,TWI不仅是一种培训工具,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持续改进的氛围。
TWI培训体系作为一线主管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它不仅提升了一线管理者的技能,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的持续改善。在未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TWI培训体系也将不断演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通过对TWI培训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TWI的理念与方法,将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