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国有企业需要在效率效益、经营绩效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此,国资委于2023年4月27日出台了《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部署和新要求的提出,其中就包括了国企“一利五率”指标的确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在创新、效率、效益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价值创造,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及民生改善。因此,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对国有企业而言,既是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外部竞争的要求。
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价值创造,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国企应采取以下关键措施:
“一利五率”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体系,其中“一利”指的是利润的增加,而“五率”则是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营业现金比率。这一指标体系旨在通过具体的数据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财务健康状况。
一增利润强调通过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实现利润的增长。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利润管理体系,确保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负债水平的重要指标,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有助于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应通过合理的融资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负债水平,确保财务的稳健性。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利润或控制资本规模,增强净资产的收益水平,以提升股东价值。
研发投入强度反映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程度,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企业应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
营业现金比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确保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企业需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
为了提升“一利五率”,国有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国有企业可以明确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对标过程中,国企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识别最适合自身实际的标杆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和优化。此外,国企还应加强与标杆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在高质量发展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的转变。
华为在管理方面注重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灵活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决策机制,确保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华为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形成了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规划、管理创新、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国企能够更好地识别自身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一利五率”的实施,将为国有企业提供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助力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国企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但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必将实现新的飞跃,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