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0年至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公司部分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中国特色优势鲜明,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源互联网功能形态作用彰显。2026年至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国家电网集团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扛起中央企业创新主力军的责任,加快建设数字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所有的变化、转型、升级都是为了为客户创造价值,从电网服务与营销业务落地的角度倒推,电网从战略上营销与服务工作有哪些主要业务及目前开展的模式,以及准备以怎样的形态转型升级?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更好地链接,由“被动响应服务”向“主动引领服务”转变,不只是被动式的“有求必应”,更追求主动式的超前服务。
本课程将围绕电网战略与企业文化核心内涵、重要电改核心内容与影响、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能源领域及国网数字化应用等领域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为电网战略思维同频与客户服务落地提升客户忠诚度提供参考。
学员收获:
l 了解国家宏观战略对国家电网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和宏观背景;
l 了解国家政策及电网目前形势下,有哪些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应用;
l 掌握以数字化驱动构建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切入点及策略路径
l 认识目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形势与要求;
l 掌握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切入点及策略思路。
适合对象:营销、服务负责人与精英骨干等。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能源互联网转型的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能源互联网转型?
1.双碳战略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
2. 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能源危机
案例:全球气温变化数据、油气供给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
3. 传统电力系统能效局限,用户应用模式升级
案例:互联网智能化生活的变化
4. 能源电力企业经营瓶颈
案例:市场及服务的转型方向
二、数字化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
1. 用户在升级,市场在变化
2. 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时代变化
3. 生态战略
4. 转型需要原始信息
案例:网上国网APP“五合一”统一入口的意义、手机智能化变迁1G-5G
第二讲: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之处
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杭州电力大脑及传统人工
案例:特斯拉卖炭翁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思考讨论: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与“源网荷储”的数字化链接点?
第三讲:电网营销市场化的应用体现
一、电网市场营销模式——4P模式
1.客户
2.产品
3. 价格
4. 渠道
二、电网主要销售的三大类产品
1. 供电传统业务办理
2. 智能化电力产品
3. 智能化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案例: 1)一万户智能插座,2)新购房绿色家庭整体服务方案
三、构建用电用能产品体系
1)产品多样化
2)服务便捷化
3)智慧用电
4)智能家居产品套餐
案例:综合能源共赢、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客户设备代维等
思考讨论:的“综合能源”或“新能源汽车与充电”业务,如何与客户综合能源需求或新能源汽车充电客户群体进行整合,形成“矩阵式”合作而共赢?
四、推进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
1)数字电网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体现
2)网上国网APP
3)供电公司的用户画像促营销
案例:小蓝杯极致营销、电力客户画像模型与市场融合
思考讨论:不同客户群体,可否也借鉴用户画像,而实现更具有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营销策略,增强用户体验感,从而主动促成更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