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娥: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

吴娥老师吴娥 专家讲师 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新媒体

课程编号 : 42464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能源电力企业中基层管理者、能源电力企业运营人员、能源电力企业营销服务人员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当今世界,能源革命迅猛发展,数字革命快速推进,正在深刻改变着能源电力和经济社会发展。

2014年6月13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2016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大幕。能源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大势,能源转型已呈现出数字化、低碳化、电气化的趋势。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结构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高排放、能效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作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手段,电力行业作为各种能源相互转化的枢纽,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能源互联网本质是依赖数字化信息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有效的双向传递,并最终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当前,电力行业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新能源、储能技术等,加速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落地。

为了更好地让能源电力行业企业深度理解能源革命的内涵,了解能源互联网转型的背景、能源互联网本质、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关系、数字化能源互联网的落脚切入点、落地到供电企业统筹实施角度等等,本课程将围绕以上主要内容进行剖析与分享,希望能为能源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能源互联网转型及落地工作起到帮助和启发。

学员收获:

l 了解能源互联网转型的背景及其本质;

l 清晰了解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以及二者内在逻辑

l 掌握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于企业的落脚切入领域及重点核心;

l 学习并借鉴国内外数字化能源互联网转型现有各领域的优秀案例及关键借鉴点;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高度背景与实践案例,课程注重“高度+接地气”结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情景模拟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基层管理者、能源电力企业运营人员、能源电力企业营销服务人员等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的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能源互联网转型?

1.“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

2. 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能源危机

案例:全球气温变化数据、油气供给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

3. 传统电力系统能效局限,用户应用模式升级

案例:互联网智能化生活的变化

4. 能源电力企业经营瓶颈

案例:国网163万员工发展、市场及服务的转型方向

二、数字化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

1. 用户在升级

2. 市场在变化

3. 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时代变化

4. 价值支付转变

5. 生态战略

6. 转型需要原始信息

案例:手机智能化变迁1G-5G

二讲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及逻辑关系

一、能源领域数字化内涵

1.“产业数字化”——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的延续与深化;

2.“数字产业化”——充分利用能源数据实时性、准确性、精细性等特点,形成造福国计民生、带来经济收益与社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3.“数字化产业”——把握数字经济总体形态与产业架构,结合自身禀赋与优势,形成服务数字经济的创新业务,如数字新基建的综合能源服务等。

案例:新基建5G项目支持能源数字化

二、能源领域数字化四个阶段

1. 电子化

2.信息化

3. 数字化

4. 智能化

三、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体现

1. 电网生产数字化转型:电网一张图、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

2. 企业经营数字化转型:实时感知、可视可控——精准洞察、企业运营

3. 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供电+能效”客户服务新业务、新模式、新体验

归纳: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的核心逻辑?

小结:能源正在由单一能源供应向综合性能源服务的新时代过渡,能源企业正在由单一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而推动这一变革的底层动力则是数字化,数字化的大时代来袭,一切都正在被数字化重塑。

三讲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在电力企业应用

一、构建用电用能产品体系

1)产品多样化

2)服务便捷化

3)智慧用电

4)智能家居产品套餐

案例:综合能源共赢、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客户设备代维等

二、构建前中后台业务架构

1)供电服务蓝图设计

2)前台:挖掘用户需求

3)中台:处理用户需求

4)为前台、中台提供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资源、服务能力等

案例:星巴克的前中后台、肯德基的前中后台、阿里巴巴的前中后台

三、构建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1)打造既懂技术又懂客户的前台一线服务团队

2)建立中台共享运营团队

3)建立后台业务专家团队

4)前中后台服务评价机制

目的:打破壁垒,统筹资源,实现产品服务共享和用电数据共享

四、推进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

1)数字电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思维

2)全新上线智慧营业厅

3)微服务技术

4)南网云和数据中心

案例:智能客服、证照识别、客户画像模型

案例:电信智能人工、酒店、教育行业智能数字化

四讲数字化驱动能源互联网转型在其他领域应用案例

一、综合能源服务

讨论:园区、高校、医院、商场、楼宇等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能做什么?

案例:湖北首个楼宇型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投用 “聪明医院”自动节能5%到10%

芬兰:施耐德电气为欧洲最大的便利店企业之一Lidl提供了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整体的能源服务。

二、配网运行及安全

案例:配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能力分析、预测模型、变电站监测

黄花国际机场泛能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效提升23.5%

三、新基建建设

案例:国网江苏电力:打造“数字新基建”江苏样板

第七次人口普查,江苏电力精准识别空置户、“候鸟”人群等,减少重复上门次数。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吴娥老师的其他课程

• 吴娥:数字化供电班组助力现代供电服务
课程背景: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如今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快速推进,在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建设“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数字化服务满足电力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供电公司一线班组是直接传递行为价值给客户的团队,如何赋能班组建设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急不可待的重要任务。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数字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客户满意”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本课程将围绕国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数字化班组建设的背景趋势、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运用、班组数字化用户分析、班组数字化用户服务落地等四大领域,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电力班组干部及员工明确数字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及现代供电服务的重要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学员收益: l 了解数字化电力系统背景趋势以及对班组数字化的要求 l 清晰班组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以及基本要素 l 掌握班组一线供电工作中的数字化工具应用及数字化服务用户的执行落地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国家政府报告:建设数字中国,国网数字工程 2、某省变电站机器人巡检视频 第一讲:数字化必要性趋势以及国网数字化要求 一、数字化转型的形式与必要性 1. 双碳3060的背景 2.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赋能核心 3、国网数字化转型主要任务:123 4、国网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 1)夯实数字化基础,推动企业级共建共享 2)加强数据管理,深入推进电力大数据应用 3)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坚持实用实效,积极推进新技术研究应用 5)坚守安全底线,持续夯实网络安全基础 6)强化系统运行,构建一体化运营支撑能力 7)做强专业管理,发挥基层智慧激发创新活力 第二讲: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设备应用场景 一、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流程自动化与知识图谱 案例:智能巡检、提前预警预判、客服知识图谱 二、5G应用 案例:5G无人巡航,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几十分钟 三、数字化APP应用 案例:档案查询、停电研判、营销普查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第三讲: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赋能用户分析 研究用户方能留:研究你的用户才能留住客户 案例:看似无关的“高净值人群” 1. 电力用户数据来源 供电公司用户基本信息系统 上门面对面服务过程 营业厅业务办理过程 街坊邻居亲戚或村委会 社区活动 小程序、公众号、95598、官方app 其他渠道:行政政务中心、水、电、气、邮政、物业、银行等等 2. 电力用户画像 画像分类:用电行为、客户价值、行为偏好、触点记录、费用记录、业务特征、情感特征 用户标签呈现 案例:电力用户标签库 练习实践:分析你所辖台区的重点用户,制定一份用户画像1.0. 第四讲:供电班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 1. 细化量化管理班组成员工作 1)APP进行班会记录 2)风险管控 3)数据分析总结 案例:PMS3.0、营销2.0、用采2.0以及新一代OMS等网省统推应用 生产检修、客户服务、调度运行、电网规划、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物资仓储 2. 电力用户分析 用户画像及标签数据反映信息分析 不同电力用户服务或营销应用分析 3. 数字化供电用户服务行为传递 用户分析:场景化用户画像与用户特性分析 1.甲大叔用户信息来源背景 3.甲大叔用户特性分析 4.用户小结标签 行为差异化:差异化行为价值传递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数字化赋能南网转型建设与绿电交易、碳交易市场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因此,碳交易市场及运行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的电力市场,电网建设有何影响?全国碳市场如何运行?成为我们电力企业员工必然需要了解的重要领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 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作为南网数字电网建设的路径之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理解打造前中后台现代组织架构,依托数字平台,建设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关键的敏捷前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关键的高效中台和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关键的坚强后台,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因此,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成为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推行工作。 本课程将围绕南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绿电交易、碳市场交易等五大领域,结合双碳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l 清晰了解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前、中、后台的逻辑和价值; l 厘清绿电交易的意义及交易方式和价值; l 厘清碳交易的定义与机制,全球碳交易市场差异及我国运行方式;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及构建 一、显著特征 (一)绿色高效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3.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柔性开放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四、南网《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9个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2、9个县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3、7个园区及镇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第三讲:数字化驱动建立现代供电服务体系 一、构建用电用能产品体系 1)产品多样化 2)服务便捷化 3)智慧用电 4)智能家居产品套餐 案例:综合能源共赢、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客户设备代维等 二、构建前中后台业务架构 1)供电服务蓝图设计 2)前台:挖掘用户需求 3)中台:处理用户需求 4)为前台、中台提供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资源、服务能力等 案例:星巴克的前中后台、肯德基的前中后台、阿里巴巴的前中后台 三、构建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1)打造既懂技术又懂客户的前台一线服务团队 2)建立中台共享运营团队 3)建立后台业务专家团队 4)前中后台服务评价机制 目的:打破壁垒,统筹资源,实现产品服务共享和用电数据共享 四、推进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 1)数字电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思维 2)全新上线智慧营业厅 3)微服务技术 4)南网云和数据中心 案例:智能客服、证照识别、客户画像模型 案例:电信智能人工、酒店、教育行业智能数字化 第四讲: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 一、绿电交易 1、什么是绿电交易? 2、绿电交易的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1)基本原则 2)参与主体 3)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 4)交易组织 5)平台 3、绿电交易的本质是交易什么? 4、绿色电力消费证明 5、绿电交易的重大意义 案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绿电 二、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数字化赋能国网转型建设与绿电交易、碳交易管理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因此,碳交易市场及运行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的电力市场,电网建设有何影响?全国碳市场如何运行?成为我们电力企业员工必然需要了解的重要领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作为国网数字电网建设的路径之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理解打造前中后台现代组织架构,依托数字平台,建设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关键的敏捷前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关键的高效中台和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关键的坚强后台,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因此,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成为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推行工作。 本课程将围绕国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绿电交易、碳市场交易等五大领域,结合双碳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l 清晰了解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前、中、后台的逻辑和价值; l 厘清绿电交易的意义及交易方式和价值; l 厘清碳交易的定义与机制,全球碳交易市场差异及我国运行方式;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及构建 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杭州电力大脑及传统人工 案例:特斯拉卖炭翁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第三讲:统一电力市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一、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1、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 3、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与现货市场 二、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三、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四、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1、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完善电网间交易结算,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第四讲: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 一、绿电交易 (一)我国绿电交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 1)国内外政策要求 2)自发环保意识 3)全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 2、问题 1)用户方面 2)政府支持 3)电力市场调整 3、趋势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发展现状及政策解析》 (二)绿电交易与绿证 1、什么是绿电交易? 案例:海油发展绿电交易 2、《绿电交易的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1)基本原则 2)参与主体 3)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 4)交易组织 5)平台 3、绿电交易的本质是交易什么? 4、绿证两种类型 1)强制配额交易 2)自愿认购 4、绿色电力消费证明 5、绿电交易的重大意义 案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绿电 二、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1)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 2)自愿碳交易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数据: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欧盟碳市场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