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基层管理者普遍面临绩效评估标准模糊、沟通反馈低效、责任划分不清、改进措施落地难等问题。传统“结果导向型”绩效管理易导致员工抵触、目标短视及团队协作断层。本课程从科学评估、有效会谈、责任绑定、持续改进四大核心维度,结合跨行业典型案例与实战工具,帮助基层管理者构建系统化、人性化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团队目标达成率与员工成长效能。
课程收益
科学评估:掌握多维度绩效指标设计与动态评估方法;
高效沟通:学习绩效会谈的共情引导与反馈技巧;
责任落地:通过实战案例强化目标共识与责任分工机制;
持续改进:输出可直接落地的《绩效改进计划表》《责任分工矩阵》等工具。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各行业基层管理者(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等)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15%+案例分析30%+场景模拟25%+工具演练25%+成果展示5%
课程特色:
案例普适性:覆盖制造业、零售、教育等多行业场景;
工具易用性:适配通用管理需求(如OKR、GROW模型、RACI矩阵);
成果可复制:模板可快速应用于不同团队,提升管理效率与员工责任感。
课程大纲
绩效评估:从“主观评价”到“科学量化”
>多维度绩效指标设计
工具:平衡计分卡简化版(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
互动体验:《高目标达成率下的员工满意度滑坡》
现象:团队业绩达标但员工离职率上升
根源:过度关注短期结果,忽视员工成长与流程优化
案例分析:某制造企业通过“产能+员工技能提升”双指标降低流失率
>动态评估方法
视频案例:《微软“双轨制评估”的启示》
量化指标:目标完成率、流程效率(如工单处理时长)
软性指标:协作能力(360度反馈)、创新贡献(提案数量)
实操演练:学员设计一份团队的季度绩效评估模板
成果输出:《绩效指标设计表》
绩效会谈:从“考核问责”到“发展引导”
>绩效反馈的核心策略
工具:SBI反馈法(情境-行为-影响)
场景模拟:《员工因家庭原因频繁迟到影响绩效》
策略:
情境描述:“本月你有6次迟到记录”
行为聚焦:“我注意到你最近会议参与度下降”
影响分析:“团队协作效率受到影响,项目进度滞后”
案例分析:某零售企业因反馈方式不当引发员工消极情绪
>共情式会谈框架
工具:GROW模型(目标-现状-方案-行动)
案例演示:《资深员工对晋升结果不满的沟通处理》
目标对齐:明确“专业通道”与“管理通道”双路径
行动共识:制定能力提升计划(如主导跨部门项目)
实操演练:学员模拟“低绩效员工沟通”场景
成果输出:《绩效会谈话术指南》
责任担当:从“推诿扯皮”到“主动担责”
>目标共识与责任分解
工具:RACI矩阵(责任人-审批人-咨询方-知会方)
互动体验:《跨部门协作的“责任真空”》
冲突背景:市场部与生产部因新品交付延迟互相指责
解决策略:
目标共识:以客户交付为核心优化协作流程
责任绑定:通过RACI明确需求确认、排期、交付节点
透明追踪:使用甘特图实时同步进度
案例分析:某教育机构因责任模糊导致课程开发延期
>骨干员工的责任激励设计
工具:责任激励双引擎(资源支配权+荣誉认可)
案例演示:《技术骨干拒绝跨团队支持问题》
激励设计:赋予项目主导权+季度“协作之星”评选
责任绑定:将协作贡献纳入绩效考核
实操演练:学员设计骨干员工的责任激励方案
成果输出:《团队责任分工矩阵表》
绩效改进:从“问题发现”到“闭环优化”
>改进计划制定与执行
工具: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调整)
场景模拟:《客户投诉率持续走高的改进方案》
计划:优化服务流程+增加员工话术培训
执行:分阶段试点与全员演练
检查:月度投诉数据对比与根因分析
调整:迭代话术库+设立快速响应机制
案例分析:某物流企业通过PDCA降低投诉率35%
>改进跟踪与复盘
工具:复盘四步法(目标回顾-结果评估-根因分析-行动迭代)
实操演练:学员针对模拟项目设计改进计划
成果输出:《绩效改进计划跟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