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平:从技术能手到管理高手

李修平老师李修平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管理技能

课程编号 : 4367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技术主管、产品经理、运维负责人等晋升型管理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在IT行业技术迭代加速与组织变革常态化的背景下,大量管理者从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晋升而来,普遍面临思维局限(技术思维主导决策)、角色认知偏差(重专业轻管理)、团队管理失效(缺乏凝聚力与激励能力)等挑战。本课程通过思维重塑-方法论导入-实战赋能”全链条训练,帮助管理者完成从“专业贡献者”到“团队引领者”的转型。

课程收益

1. 思维转变:突破技术/业务视角局限,建立管理者思维体系;

2. 管理工具掌握:学会目标管理、权责分配、决策模型等核心工具;

3. 团队管理能力:构建高绩效团队,化解跨部门协作矛盾;

4. 员工激励与辅导:设计个性化激励方案,培养下属成长型思维;

5. 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案例模拟推动从“单打独斗”到“赋能团队”的行为转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技术主管、产品经理、运维负责人等晋升型管理者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谷歌“技术高管转型”、微软“项目经理培养体系”、亚马逊“AWS团队文化”等标杆实践;

· 工具链完整:整合管理思维模型(系统思考)、团队管理工具(RACI矩阵、GROW模型)、激励理论(OKR/KPI融合)三大体系;

· 场景化训练:模拟“技术团队抵制新流程”“跨部门资源争夺”“下属绩效持续低迷”等高频转型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思维转变——从技术/业务专家到管理者

1.1 技术思维与管理思维的本质差异

· 案例:某资深软件工程师因过度追求代码完美性延误项目交付(专业主义陷阱);

· 工具:思维模式测评表(技术思维/管理思维维度对比)。

1.2 管理者的核心角色认知

· 工具:管理者能力冰山模型(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战略能力配比);

· 案例:某CTO因忽视团队沟通导致研发与市场脱节。

1.3 成功转型的三大陷阱

· 工具:转型风险自评清单(如“亲力亲为综合征”“权威依赖症”);

· 演练:分析“某业务主管因插手下属工作引发团队不满”的根本原因。

成果输出:《思维模式转型测评报告》《管理者角色认知清单》


模块二:管理概念基础——构建管理知识框架

2.1 管理的核心逻辑

· 工具:管理四要素模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案例:某项目经理通过“目标拆解表”实现项目准时交付。

2.2 权责分配的黄金法则

· 工具:RACI矩阵与授权层级模型;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项目制”打破部门壁垒。

2.3 决策模型与优先级管理

· 工具:决策平衡单(收益/风险/时间/资源);

· 演练:模拟“技术升级与短期成本压缩”的优先级抉择。

成果输出:《权责分配RACI矩阵》《决策平衡单模板》


模块三:团队管理实战——从个体贡献到团队赋能

3.1 高绩效团队的四大支柱

· 工具: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与适配策略;

· 案例:谷歌“20%自由时间”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

3.2 冲突管理与跨部门协作

· 工具:冲突解决五步法(倾听-聚焦-共创-决策-跟进);

· 演练:调解“研发部与市场部在产品功能优先级上的冲突”。

3.3 团队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 工具:文化价值观落地四步法(提炼-传播-践行-反馈);

· 案例:微软“成长型思维”文化如何推动工程师转型。

成果输出:《团队角色优化方案》《跨部门协作行动计划》


模块四:员工激励与培育辅导——激活团队潜力

4.1 激励理论的实战应用

· 工具:马斯洛需求层次与OKR/KPI融合模型;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即时认可计划”提升员工留存率。

4.2 培育下属的成长型思维

· 工具: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行动)与教练式沟通技巧;

· 演练:辅导一名“能力达标但缺乏主动性”的下属制定改进计划。

4.3 绩效反馈与职业发展规划

· 工具:360度反馈模板与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 案例:亚马逊通过“领导力梯队计划”培养下一代管理者。

成果输出:《员工激励方案》《下属成长型辅导记录表》


模块五:综合实战——管理场景沙盘推演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企业‘技术团队与业务部门冲突’沙盘推演”(背景设定-问题诊断-解决方案)。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拟“管理层削减研发预算引发团队动荡”争议场景;

· 成果输出:《团队管理能力评估报告》《个人转型行动计划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系统思考、权变理论)与IT行业工具(RACI矩阵、GROW模型);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思维(如文化塑造)、中层战术执行(如跨部门协作)、基层落地赋能(如员工辅导);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角色扮演”“冲突调解”“沙盘决策”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李修平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修平:从技术能手到管理高手
​课程背景​ 在技术驱动与业务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大量管理者从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晋升而来,普遍面临思维局限​(技术思维主导决策)、角色认知偏差​(重专业轻管理)、团队管理失效​(缺乏凝聚力与激励能力)等挑战。本课程通过​“思维重塑-方法论导入-实战赋能”全链条训练,帮助管理者完成从“专业贡献者”到“团队引领者”的转型。 ​课程收益​ 1. ​思维转变:突破技术/业务视角局限,建立管理者思维体系; 2. ​管理工具掌握:学会目标管理、权责分配、决策模型等核心工具; 3. ​团队管理能力:构建高绩效团队,化解跨部门协作矛盾; 4. ​员工激励与辅导:设计个性化激励方案,培养下属成长型思维; 5. ​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案例模拟推动从“单打独斗”到“赋能团队”的行为转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技术主管、业务经理、产品负责人等晋升型管理者 ​课程特色​ · ​行业普适性:案例覆盖苹果“技术高管转型”、微软“项目经理培养体系”、联合利华“业务骨干晋升计划”等标杆实践; · ​工具链完整:整合管理思维模型(系统思考)、团队管理工具(RACI矩阵、GROW模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OKR/KPI融合)三大体系; · ​场景化训练:模拟“技术团队抵制新流程”“跨部门资源争夺”“下属绩效持续低迷”等高频转型难题。 课程大纲: ​模块一:思维转变——从技术/业务专家到管理者​ ​1.1 技术思维与管理思维的本质差异​ · ​案例:某资深工程师因过度关注技术完美性延误项目交付(专业主义陷阱); · ​工具:思维模式测评表(技术思维/管理思维维度对比)。 ​1.2 管理者的核心角色认知​ · ​工具:管理者能力冰山模型(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战略能力配比); · ​案例:某CTO因忽视团队沟通导致研发与市场脱节。 ​1.3 成功转型的三大陷阱​ · ​工具:转型风险自评清单(如“亲力亲为综合征”“权威依赖症”); · ​演练:分析“某业务主管因插手下属工作引发团队不满”的根本原因。 成果输出:《思维模式转型测评报告》《管理者角色认知清单》 ​模块二:管理概念基础——构建管理知识框架​ ​2.1 管理的核心逻辑​ · ​工具:管理四要素模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案例:某项目经理通过“目标拆解表”实现项目准时交付。 ​2.2 权责分配的黄金法则​ · ​工具:RACI矩阵与授权层级模型;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项目制”打破部门壁垒。 ​2.3 决策模型与优先级管理​ · ​工具:决策平衡单(收益/风险/时间/资源); · ​演练:模拟“技术升级与短期成本压缩”的优先级抉择。 成果输出:《权责分配RACI矩阵》《决策平衡单模板》 ​模块三:团队管理实战——从个体贡献到团队赋能​ ​3.1 高绩效团队的四大支柱​ · ​工具: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与适配策略; · ​案例:谷歌“20%自由时间”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 ​3.2 冲突管理与跨部门协作​ · ​工具:冲突解决五步法(倾听-聚焦-共创-决策-跟进); · ​演练:调解“研发部与市场部在产品功能优先级上的冲突”。 ​3.3 团队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 ​工具:文化价值观落地四步法(提炼-传播-践行-反馈); · ​案例:华为“狼性文化”与“床垫文化”的辩证统一。 成果输出:《团队角色优化方案》《跨部门协作行动计划》 ​模块四:员工激励与培育辅导——激活团队潜力​ ​4.1 激励理论的实战应用​ · ​工具:马斯洛需求层次与OKR/KPI融合模型; ·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即时认可计划”提升员工留存率。 ​4.2 培育下属的成长型思维​ · ​工具: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行动)与教练式沟通技巧; · ​演练:辅导一名“能力达标但缺乏主动性”的下属制定改进计划。 ​4.3 绩效反馈与职业发展规划​ · ​工具:360度反馈模板与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轮岗制”培养复合型管理者。 成果输出:《员工激励方案》《下属成长型辅导记录表》 ​模块五:综合实战——管理场景沙盘推演​ ​5.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企业‘技术团队与业务部门冲突’沙盘推演”(背景设定-问题诊断-解决方案)。 ​5.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红队挑战+蓝队优化”模拟“管理层削减研发预算引发团队动荡”争议场景; · ​成果输出:《团队管理能力评估报告》《个人转型行动计划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经典管理理论(系统思考、权变理论)与通用工具(RACI矩阵、GROW模型); 2. ​分层适配性:覆盖高层战略思维(如文化塑造)、中层战术执行(如跨部门协作)、基层落地赋能(如员工辅导); 3. ​行为改变驱动:通过“角色扮演”“冲突调解”“沙盘决策”等高还原度场景推动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 李修平:从技术骨干到管理高手 —— 从技术骨干到管理高手的引导式工作坊
课程背景: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经营和高速发展中,据不完全统计,有高达90%以上的企业管理者是由业务骨干转型或者晋升而产生的。而在企业中,最常见的情况莫过于,企业的业务能力、技术骨干由于业绩突出、表现卓越而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可是,这些业务能手和技术骨干到了管理岗位后,是逐渐成为管理高手还是慢慢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呢?这样的问题可能并不为众多人所关注,但这确实成了管理者能否胜任管理岗位或者成为管理高手的一大难题。企业管理者多是从相应的技术岗位上提升为管理人员的,一般岗位技术针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多属于个人完成的独立部分任务。管理者与个人工作者或是技术工作者的区别明显,具体表现在工作任务达成/执行能力 /团队管理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不同。本课程基于以上问题的解决,为企业从技术(业务)晋升为管理人员量身订制,从成为管理高手的角度为企业从技术(业务)晋升为管理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课程收益:★ 掌握从技术到管理角色转变方法;★ 掌握管理认知与管理姿态的方法;★ 掌握沟通准备与恰当表达的方法;★ 掌握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的方法;★ 掌握人员激励与驱动主动的方法;★ 掌握部属培育与辅导绩效的方法;★ 掌握科学授权与人才建设的方法★ 掌握领导团队与优势互补的方法。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一天四个模块)授课对象: 【从技术到管理人员】【新任管理者】【储备管理者】授课方式:理论讲解10%+工具应用20%+案例分析20% +实操练习20%+成果产出30%课程大纲一、角色转变工具:福格行为模型 B=MAP>动机转变互动体验:《管理者》━ 身份:从个人到管理身份转变━ 行动:从个人绩效到团队绩效━ 环境:从个人压力到管理压力案例分析:新任管理者>能力转变案例演示:《管理者》━ 技能:从专业能力到管理能力━ 习惯:从专业经验到管理行为━ 方法:从专业技术到管理工具案例分析:新任管理者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角色转变的练习成果输出:《角色转变练习索引》画布 二、管理认知>管理概念互动体验:《完成任务》━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方法案例分析:新任管理者>管理姿态案例演示:《业务员跟单》━ 达成意愿━ 打破现状━ 效率意识━ 科学方法━ 全面判断案例分析:业务员跟单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管理认知的练习成果输出:《管理认知练习索引》画布 三、善于沟通工具:沟通三层面互动化验:解字游戏>表达准备━ 开放的自我━ 隐藏的自我━ 盲目的自我案例分析:学习之旅>表达内容案例演示: 培训的目的━ What:要表达什么事━ Why: 为什么要表达━ How: 说到什么程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表达方法案例演示: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观察:发现了什么现象━ 想法:由此想到了哪些━ 感受:给了我哪些感受━ 需求:我和你说的目的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善于沟通的练习成果输出:《善于沟通练习索引》画布 四、团队管理>团队形式案例演示:《不同的团队》━ 外科手术式团队━ 交响乐队式团队━ 爵士乐队式团队━ 足球队式的团队案例分析:新部门组建5>成员管理工具:价值观-能力模型━ 重用型管理━ 适用型管理━ 慎用型管理━ 弃用型管理实操演练:关于团队成员管理的练习>情境领导工具:塔克曼团队阶段性领导模型━ 指导式领导━ 影响式领导━ 参与式领导━ 授权式领导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团队管理的练习成果输出:《团队管理练习索引》画布 五、员工激励工具:4D循环视频案例:《被引发的需求》>需求觉察━ 分享巅峰体验━ 发现正向核心━ 探索优势要素案例分析:业务员的绩效>愿景联结━ 畅想未来━ 明确目标━ 提升能力案例分析:业务员的绩效>对策启发━ 计划回顾━ 限制问题━ 解决办法案例分析:业务员的绩效>行动激活━ 标准━ 时间━ 支持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员工激励的练习成果输出:《员工激励练习索引》画布 六、部属辅导工具: GROW模型案例演示:《培育部属》>厘清目标━ 具体性辅导法━ 量化性辅导法━ 现实性辅导法━ 相关性辅导法━ 时限性辅导法案例分析:新部门组建>分析现状━ 人:执行人与协作者━ 事:策略与计划制订━ 物:物品与文件资料案例分析:新部门组建>探索方案━ K:知识类对策━ S:技能类对策━ M:动机类对策━ E:环境类对策案例分析:新任管理者>行动计划━ 任务━ 标准━ 时间━ 支持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部属辅导的练习成果输出:《部属辅导练习索引》画布 七、科学授权工具: 授权四步法案例演示:《项目授权》>任务分析━ 直接授权任务━ 不能授权任务━ 培养授权任务案例分析:新部门组建>人事匹配① 人的要求━ 责任━ 能力━ 意愿② 事的标准━ 结果━ 交期━ 成本案例分析:新部门组建>监督指导━ 进度跟踪━ 质量监督━ 成本控制案例分析:新任管理者>评估改进━ 事实━ 感受━ 启发━ 行动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科学授权的练习成果输出:《科学授权练习索引》画布 八、领导艺术工具: 沃沦·本尼斯领导策略视频案例:《战前动员》>通过愿景唤起专注━ 独特━ 具体━ 感性━ 共享案例分析:战前动员团长的话>通过沟通赋予意义━ 成功价值━ 失败损失案例分析:战前动员政委的话>通过定位赢得信任━ 组织身份━ 组织目标━ 以身作则━ 使众人行案例分析:战前动员团长和政委的话>通过自重不断成长━ 领导的特征━ 领导者能力━ 领导力匹配实操演练:学员结合实际领导艺术的练习成果输出:《领导艺术练习索引》画布
• 李修平:员工激励与驱动策略 ——从“单向管控”到“双向共赢”的系统化实践
​课程背景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背景下,许多管理者面临​“激励失效”​​(如员工积极性不足)、​“人才流失”​​(如核心团队稳定性下降)、​“绩效瓶颈”​​(如高潜力员工停滞不前)等问题。传统“胡萝卜加大棒”式激励依赖短期刺激,而科学化激励体系通过​“需求洞察-动机激发-长期绑定”​三阶段逻辑,帮助管理者实现从“控制导向”到“价值共创”的跨越。​课程收益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激励理论、工具与策略的完整体系(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OKR积分制);2. ​能力提升:突破“经验主义”局限,掌握非货币激励、动机画像、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等核心技能;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工具实操,强化“员工视角”思维与“长期主义”习惯;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激励能力诊断报告》《团队激励方案》《组织人才保留计划》。课程时间:1天(6小时)授课对象: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团队领导者​课程特色·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与现代管理工具(如OKR积分制/员工体验地图)结合;· ​全场景覆盖:适配人才保留、绩效突破、文化融合等高频场景;·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员工体验提升”与“组织效能增长”的平衡。课程大纲:​模块一:员工激励的核心认知​1.1 激励的本质与价值· ​理论:激励是​“点燃内在驱动力”​​(如自我决定理论SDT);·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弹性工作制+兴趣社群”将员工满意度从70%提升至90%;· ​演练:分析自身团队存在的“激励错配”问题。​1.2 传统激励的局限性· ​工具:管理效能四象限(物质驱动型/精神驱动型/放任型/惩罚驱动型);·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取消末位淘汰制”将员工创新提案量提升3倍;· ​测评:《个人激励风格诊断表》定位改进方向。​1.3 激励的底层逻辑· ​模型:需求层次金字塔(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与动机冰山模型;·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职业发展双通道”将高管留存率提升至85%。成果输出:《个人激励能力发展路线图》​模块二:员工激励的核心方法​2.1 物质激励的设计· ​工具:薪酬带宽设计、非物质激励组合(如股权/期权/学习基金);·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入股计划”将核心人才流失率降至5%以下;· ​演练:为“高绩效员工”设计长期激励方案。​2.2 精神激励的落地· ​工具:认可体系(即时表扬/里程碑仪式)、员工体验地图;· ​案例:某医疗企业通过“年度英雄表彰会”将员工敬业度提升至行业前五;· ​演练:模拟“一线员工突出贡献”的公开认可策略。​2.3 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 ​工具:GROW模型(目标设定→现状分析→选择策略→行动计划)、正负强化技术;· ​案例:某快消企业通过“月度创新挑战赛”将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 ​演练:设计“销售团队季度冲刺”的强化机制。成果输出:· 《团队激励方案》· 《员工动机画像报告》​模块三:员工激励的实战场景​3.1 新生代员工的激励· ​工具:Z世代需求模型(自主性/即时反馈/意义感)、游戏化激励(积分/勋章/排行榜);·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职场元宇宙”项目将95后员工留存率提升至75%;· ​演练:设计“00后管培生”培养计划中的激励组合。​3.2 关键人才的长期绑定· ​工具:人才保留的3E模型(Equity/Engagement/Excellence)、继任者计划;·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合伙人计划”将核心技师晋升周期缩短50%;· ​演练:为“技术骨干”设计留任策略。​3.3 团队文化的激励嵌入· ​工具:文化价值观落地的“行为锚定法”、非正式社交激励(如午餐会/兴趣小组);· ​案例: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吐槽大会”文化活动将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0%;· ​演练:设计“价值观践行积分系统”。成果输出:· 《新生代员工激励手册》· 《关键人才保留计划》​模块四:激励体系的组织落地​4.1 激励文化的构建· ​工具:组织激励成熟度评估量表(文化/制度/行为三层模型);· ​案例:某学习型组织通过“年度心灵成长营”将员工幸福感指数提升25%;· ​演练:设计“月度激励主题日”方案。​4.2 激励的持续优化· ​工具:个人学习地图(知识储备→实践应用→反馈迭代);· ​案例:某CEO通过“年度激励审计”系统性优化奖金分配机制;· ​演练:制定《个人激励能力提升90天计划》。成果输出:· 《组织激励文化推行方案》· 《个人激励能力终身修炼计划》​模块五:综合实战与成果转化​5.1 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案例1:某企业“核心团队集体跳槽”危机中的激励补救措施;· ​案例2:向董事会汇报“全员持股计划”(投入产出比分析)。· ​新增案例:o ​案例3:“95后员工因缺乏认可离职”危机的沟通策略;o ​案例4:“跨部门协作中激励资源争夺”矛盾的调解方案。​5.2 个人承诺与行动· ​工具:90天员工激励行动承诺书(目标→策略→里程碑→资源支持);· ​案例:某高管通过“每日15分钟倾听会”推动三项关键激励举措落地。成果输出:· 《个性化员工激励承诺书》· 《组织人才保留诊断报告》​课程设计亮点1.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理论(如自我决定理论)与现代管理工具(如积分制/游戏化设计)结合;2. ​全场景覆盖:提供新生代激励、人才保留、文化融合等高频场景解决方案;3. ​工具链升级:嵌入激励需求调研表、GROW动机分析模板、文化价值观行为锚定表等实用资源。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