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培训效果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发展。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报道,许多企业的内训师如果未经过专业的TTT(Train The Trainer)学习,其授课有效率仅为7%。这意味着,内训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对课程效果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内训师提升其授课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培训体验设计”这一主题,结合《4维培训体验设计》训练方法,提供更有效的培训解决方案。
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通过对内训师授课无效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培训体验设计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一个漏斗过程。内训师所传达的知识,经过学员的理解与消化,最终能被真正吸收的部分可能微乎其微。表达的流失不仅源于信息的复杂性,还与内训师的表达能力密切相关。
很多内训师在授课前并未认真思考三个关键问题:
这些问题的忽视,直接导致了课程内容的无效和学员兴趣的低下。
内训师在课堂上启发动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不能有效调动学员的兴趣,课程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了解了内训师授课无效的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体验设计,提升授课效果。
TTT内训师系统课程包括三个核心模块:编、导、演。
内训师应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培训活动。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内训师需要掌握现场控场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内训师有效管理课堂氛围,提升学员的参与感。
内训师可以使用手掌控制法、手势的五要素和三种常用手势等技巧,来引导学员的注意力和情绪。
提升气场是控场的关键。内训师需要掌握课堂心理引导的原则,确保良好的课堂氛围。
通过ABCDE法则来设计课堂互动,能够有效增强学员的参与感,提升学习效果。
在培训的开始,内训师可以运用破冰技术来打破学员之间的陌生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破冰的关键在于识别学员的陌生感和新知识的接受度,通过互动活动来消除这种“冰”。
内训师可以利用口身脑互动、共同点分享等方式,帮助学员建立信任感。
内训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通过逻辑清晰的表达,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内训师可以通过AREM公式来提升即兴演讲的能力,确保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可以帮助内训师理清思路,确保授课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内训师需要掌握讲解条理化和生动化的技巧,确保PPT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提问是激发学员思考的重要方式,内训师需要掌握引导式提问的技巧,以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内训师需要灵活运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提问,确保学员的参与感和反馈。
掌握七剑下天山的答问秘籍,可以帮助内训师在面对学员提问时游刃有余,提升课堂的互动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培训体验设计对于内训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和课程效果的改善至关重要。内训师不仅需要掌握有效的授课技巧,还需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控场技巧、破冰技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4维培训体验设计》的训练方法,内训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实现从初级培训师到成熟培训师的转变,让学员在课堂上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带得走,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