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VUCA时代背景下,中高层管理者面临组织僵化(决策链条冗长)、团队动力不足(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冲突)、创新乏力(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失衡)等挑战。教练式管理通过赋能个体、激活团队、推动变革,成为突破组织瓶颈的关键方法论:
· 个体层面: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如从“执行者”到“领导者”);
· 团队层面: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如市场部与技术部的需求对齐);
· 组织层面:构建持续创新文化(如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课程收益
1. 底层逻辑:掌握教练式管理的核心理念与与传统管理的本质区别;
2. 实战工具:学会GROW模型、ORID反思法、非暴力沟通等工具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3. 场景覆盖:覆盖战略落地(如新产品研发)、组织变革(如并购后文化整合)、危机管理(如突发舆情应对);
4. 文化塑造:推动结果导向与成长型思维的融合(如OKR与员工发展的结合)。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CEO、事业部负责人、人力资源总监、部门总经理等)
课程特色
· 高度通用性:案例覆盖科技、金融、零售、医疗等多行业,提炼普适性管理逻辑;
· 工具结构化:提供可直接套用的《管理者教练能力评估表》《团队赋能行动计划》;
· 强互动性:通过角色扮演(如“高管团队战略分歧调解”)、沙盘推演(如“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公关”)深化学习成果。
课程大纲
模块一:教练式管理的概念与价值
1.1 什么是教练式管理
· 案例:苹果通过“导师制”将高管继任者培养周期缩短50%;
· 数据:采用教练式管理的团队,员工创新意愿是传统团队的2.8倍(哈佛商学院研究)。
1.2 教练式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 工具:管理风格四象限(控制型 vs. 授权型 vs. 教练型 vs. 放任型);
· 练习:分析“某部门经理因过度干预员工工作导致士气低落”的管理问题。
1.3 通用场景中的教练式管理
· 案例:联合利华通过“可持续发展教练计划”推动全球团队达成环保目标;
· 数据:教练式管理在组织变革场景中成功率提升40%(麦肯锡调研)。
成果输出:《企业教练式管理转型路线图》
模块二:教练的核心能力
2.1 能力一:深度倾听与需求洞察
· 工具:“五层提问法”(事实→假设→影响→需求→行动);
· 案例:某科技公司CTO通过“员工需求深度访谈”发现产品迭代方向偏差。
2.2 能力二:目标设定与绩效提升
· 工具:GROW模型在跨行业的应用(如“提升区域市场占有率”);
· 练习:为“连续两年未完成KPI的销售总监”设定改进目标。
2.3 能力三:冲突化解与团队凝聚力
· 工具:“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文化敏感性培训”化解欧美与亚洲团队协作冲突。
场景模拟:高管团队在“保守创新”与“激进冒险”战略上的分歧调解
· 角色:CEO、CFO、COO、创新总监;
· 任务:通过“利益相关者价值排序”达成战略共识。
成果输出:《管理者教练能力评估量表》
模块三:教练的工具与方法
3.1 工具一:反思与改进——ORID法
· 工具:ORID反思法(客观事实→主观反应→价值解析→行动决策);
· 案例:某金融机构通过“项目失败复盘会”将同类风险发生率降低60%。
3.2 工具二:行动学习与实践——问题即项目
· 工具:“问题即项目”方法(将组织痛点转化为改进课题);
· 练习:设计“提升客户投诉响应速度”行动学习项目(含跨部门协作流程)。
3.3 工具三:反馈与激励——三明治沟通法
· 工具:“三明治反馈法”(肯定→建议→鼓励);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月度员工之星评选”将员工流失率从30%降至15%。
场景模拟:管理者对下属的绩效改进辅导
· 角色:部门总监、员工、HRBP;
· 任务:通过“事实-行为-影响”沟通法解决“工作拖延问题”。
成果输出:《团队赋能工具箱》
综合演练:企业全场景教练实战
4.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分析,输出完整的教练式管理转型方案(能力提升计划+工具落地路径)。
4.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跨行业评审团”模式,由企业管理专家、教练导师、HR负责人组成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分。
成果输出:《企业教练式管理标准化手册》(含20套工具模板)
课程设计亮点
·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战略落地工具(如平衡计分卡)与人性化管理工具(如员工心理测评);
· 行业普适性:案例覆盖产品创新、组织变革、危机管理等核心职能领域;
· 文化落地指导:提供《管理者沟通话术库》《员工成长型思维培养指南》。
适配调整建议
· 技术密集型行业:增加“AI伦理治理”“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模块;
· 消费服务行业:侧重“客户体验驱动型团队”设计;
· 传统行业:强化“数字化转型中的领导力挑战”与“组织惯性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