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制造业中层管理者常面临生产流程冗余(如设备空闲率高)、跨部门协作低效(如采购与生产计划脱节)、质量问题频发(如供应商来料不合格)等挑战。本课程通过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方法论,帮助管理者构建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敏捷流程体系,实现成本降低、质量提升、交付周期缩短的三重目标。
课程收益
行业针对性:掌握制造业专属方法论(如精益生产五大原则、TOC约束理论);
工具落地化:学会使用生产异常追溯表、鱼骨图分析、价值流图(VSM)等制造业核心工具;
场景全覆盖:覆盖车间排产优化、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体系搭建等高频场景;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量化流程改进效果(如OEE提升、库存周转率优化)。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制造业中层管理者(车间主任、生产主管、供应链经理、质量总监等)
课程特色
深度行业适配:案例全部基于制造业场景(如汽车生产线瓶颈排查、家电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
工具结构化:提供可直接套用的《精益生产改善提案模板》《供应商评估矩阵》;
强互动性:通过模拟工厂停产应急指挥、跨部门协作沙盘推演深化学习成果。
课程大纲
模块一:流程思维——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价值流动
制造业流程管理的核心痛点
案例:某家电企业因“注塑车间与装配线工序不衔接”导致每月200小时产能浪费;
数据:制造业85%的效率损失源于流程断点(如信息传递延迟、设备闲置)。
流程诊断工具
工具:价值流图(VSM)——识别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如过量生产、等待时间);
练习:分析“某食品加工厂原料库存积压”问题,绘制从采购到成品的全流程价值流图。
场景模拟:汽车生产线突发设备故障应急响应
角色:生产主管、维修工程师、班组长、质检员;
任务:在45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停机隔离→抢修→试运行),最小化停产损失。
成果输出:《制造流程价值流诊断报告》
模块二:流程设计——构建标准化与柔性化并存的体系
2.1 制造业流程设计的双轨逻辑
对比:
标准化流程:丰田的“看板系统”实现零库存生产;
柔性化流程: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如医疗器械按订单加工)。
2.2 设计工具
工具:
标准化流程:标准化作业程序(SOP)模板(含操作步骤、质量控制点);
柔性化流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排程表(如ERP系统动态调整产能)。
练习:为“定制化机械设备生产”设计兼顾效率与灵活性的流程框架。
2.3 场景模拟:智能工厂的数字化流程落地
任务:生产主管如何通过MES系统集成设备数据,实现故障自动报警与工单派发联动。
成果输出:《制造流程标准化/柔性化设计说明书》
模块三:流程运营——从纸上谈兵到动态管控
3.1 流程落地的三大支柱
案例:某服装企业引入自动化裁剪设备后,因员工培训不足导致3个月故障停机率达40%;
数据:制造业70%的流程改进失败源于员工抗拒变革(引用麦肯锡调研)。
3.2 运营监控工具
工具:
生产看板系统:实时监控设备OEE(综合效率)、良品率等关键指标;
供应链协同平台:跟踪供应商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
练习:使用生产KPI仪表盘分析“注塑车间次品率波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
3.3 场景模拟:春节前赶工期的跨部门协调
角色:生产经理、采购主管、物流负责人;
任务:通过RACI矩阵分配赶工责任,协调资源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成果输出:《流程运营监控与改进计划》
模块四: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的精益方法论
4.1 制造业优化模型
理论:精益生产五大原则(消除浪费、定义价值、流动、拉动、尽善尽美);
案例:
海尔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响应速度;
特斯拉工厂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将零部件数量减少75%。
4.2 优化工具箱
工具:
根因分析法:5Why分析定位“设备频繁故障”的根本原因;
A/B测试:对比不同模具参数对产品合格率的影响。
练习:针对“某化工企业包装材料损耗率高”问题,提出流程优化方案。
4.3 场景模拟:供应商质量管理联合改善项目
任务:质量主管如何联合采购部、技术部推动供应商工艺改进,将来料不良率从5%降至1.5%。
成果输出:《流程优化实施路线图》
综合演练:制造业全场景流程优化实战
4.1 全天知识串联
任务:分组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良品率提升”(流程优化)与“家电企业供应商交货准时率改善”(流程设计)双案例分析,输出完整方案。
4.2 成果展示与反馈
机制:采用“制造业评审团”模式,由精益生产顾问、车间主任组成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分。
成果输出:《制造业标准化流程管理手册》(含10套工具模板)
课程设计亮点
双维度工具包:融合精益生产理念(如消除浪费)与数字化工具(如MES系统集成);
行业深度适配:案例覆盖设备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协同等核心场景;
文化落地指导:提供《流程管理推行手册》(含员工激励机制、变革管理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