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培训被视为提升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困扰,例如内训师未经过专业的TTT技能培训便上台授课,导致授课效果不佳。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5000家企业中,内训师授课的有效率仅为16%。这一数据引发了人们对培训有效性及课程设计的深思。
企业组织培训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然而,许多内训师在设计课程时,往往忽视了学员的需求和培训的有效性。他们可能认为,只需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搬到课堂上,设计一个PPT,就能轻松完成培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员往往对这种知识的搬运感到乏味,难以吸收和应用所学内容。
这种培训模式不仅降低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课程设计者需要重新审视培训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确保培训能够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课程开发是培训成功的基础。通过有效的课程开发,内训师可以明确培训的目标,设计出符合学员需求的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为参与者提供系统的课程开发流程、关键步骤,以及相关工具和方法。学员将学习如何规范教学目标和策略,关注教学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在这一讲中,参与者将学习如何从企业经营过程梳理培训需求,思考企业为何要组织培训,并分析现有课程的吻合度。通过使用精品课程定位表,内训师能够明确客纲的优化方向,以受众为主体,分析学员的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在这一部分,参与者将学习如何制定课程大纲,以确保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分析待开发课程的卖点与买点,内训师可以明确培训主题的来源,并围绕实际工作情景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课程内容聚焦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参与者将学习如何构建二级和三级大纲,确保课程内容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通过使用金字塔模型和其他课程关系模型,内训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
课程素材的整理与丰富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部分,参与者将学习如何从内外部资源中提取和优化课程素材,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资料数据、信息观点和方法工具,内训师可以为课程增添更多的实用案例和生动的故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参与者将掌握一系列实用的课程开发工具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学员将能够独立绘制破题图、设计标准课件、编写课程讲义,并建立素材百宝箱,为未来的培训提供充足的素材支持。
在课程结束后,参与者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益:
培训的有效性与课程的设计息息相关。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与素材整理,企业内部讲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未来的培训中,内训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