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培训中,内训师的角色愈发重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内训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报道,如果内训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授课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在市场调研中得到了印证。为了提高内训师的授课效果,掌握引导式提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引导式提问技巧在内训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培训效果的影响。
许多企业在进行内部培训时,往往只依赖于内训师的经验,而忽视了系统化的培训方法。根据调查数据,未经专业培训的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学员的知识掌握率仅有16%。这种低效能的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内训师的培训方式和技巧。
内训师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引导学员的思考和行为改变。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内训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专注练习、及时反馈,从而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引导式提问技巧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引导式提问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学员思考和参与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单向讲授不同,引导式提问强调与学员的互动,旨在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对于内训师而言,掌握引导式提问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式提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在适用场景和目的上都有所不同。
开放式提问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能够鼓励学员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你认为这个案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能够促进学员的思考和讨论。
封闭式提问则是指那些可以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例如:“你是否理解了这个概念?”这种提问方式适合于快速获取学员的反馈,但相对而言互动性较弱。
定义式提问通常涉及对某一概念或术语的解释,例如:“你如何定义团队合作?”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明确学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适时提问可以帮助内训师观察学员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提问可以通过邮件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收集反馈,评估培训效果。
在内训课程中,内训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有效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在提问之前,内训师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例如,是为了激发学员的兴趣、了解他们的理解情况,还是为了引导他们思考特定问题。明确目标有助于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问的时机对引导效果至关重要。在课程开始时,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了解学员的背景和期望;在课程中,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检查学员的理解;而在课程结束时,则可以通过总结性提问进行复习和巩固。
内训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员的反应,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例如,在讨论环节可以多用开放式提问,而在知识点讲解后可以使用封闭式提问以确认理解。
引导式提问不仅仅是内训师向学员提问,更是鼓励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内训师可以引导学员对彼此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在提问后,内训师应注意对学员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肯定其观点,并引导深入讨论。同时,在课程结束时总结提问内容,帮助学员梳理所学知识。
除了提问,内训师在回答学员问题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有效的答问技巧不仅能增强内训师的专业形象,还能进一步促进学员的学习。
内训师在回答问题之前,应当认真倾听学员的疑问,确保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需求。这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问题的核心。
在回答之前,先对学员的提问给予肯定,能够增强学员的自信心,提升课堂氛围。例如:“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回答问题时应尽量做到简单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可以使用“七剑下天山”的回答秘籍,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解答,例如“一针见血”或“缓兵之计”。
在回答完问题后,可以将问题转回给学员,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让其他同学分享看法。
在解答完问题后,可以询问学员是否满意,是否还有其他疑问,这样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学员的需求,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引导式提问技巧在内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内训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和内容。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回答策略,内训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员的思考和实践。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技巧,内训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未来的培训中,内训师应当不断探索和实践引导式提问技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培训需求和学员特点。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持续的学习,内训师将能够实现从初级到成熟的转变,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