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MTP(英文全称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 )原义为管理培训计划或管理研修教程,是由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为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研究开发的一套培训体系,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产业界的普遍欢迎,该体系对于20世纪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日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本课程每5年修订一次,目前已修订到第14版,已发展成为内容完整而有效的管理培训版权课程,也是当今世界经典的管理培训课程。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有数百万人接受过MTP培训,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VUCA时代,MTP课程根据中国企业特质及多年来企业案例萃取实践,结合国内著名院校管理理论精华,由潘臻老师领衔研发升级为MTP-DE动态平衡管理系列课程,作为品牌课程,它以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得到数万名参训管理学员的高度认同。
本系列课程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等企业精英群体量身打造,以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学习内容涵盖:团队建设与团队辅导两大核心主题,系统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效能。主讲潘臻老师历任多家上市建筑地产、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执行总裁、人力总监、培训总监兼任国内顶级院校讲师,保证课程内容极具实战性,并能针对管理人员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快速提升学员管理实战能力。
课程收益:
● 通过现场训练,让学员掌握最为核心与前沿的团队管理效能提升方法,向上有效支撑领导工作;
● 塑造学员当责思维,进取担当,做职业化管理者;
● 帮助学员掌握团队辅导技巧,打通学员作为管理者的底层管理逻辑,推动团队绩效水平直线提升;
● 提升参训学员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辅导能力。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者等
课程方式:
理论讲授+行动学习+情境模拟演练+案例教学实战复盘
课程大纲
引导教学: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彼岸花开 管理自来
行动学习:从管理入手-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点
第一篇:高绩效团队建设
第一单元 自我学习能力建设
一、课程导入:管理者的学习系统&学习效率721
二、MTP-DE的系统化学习项目
三、提升自我学习意识、问题意识
实战演练:分组实操,行动学习问题确定(管理方向)
第二单元 高绩效自我管理:当责领导
修炼一:主动积极——工作效能提升从“心”开始
—— 你能改变什么?就先改变什么
1. 消极VS积极,你的感受是什么
2. 阳光心态:运用心脑力量做出正确抉择
3. 界定关键,管理者的关注焦点
4. 释放影响,管理魅力塑造与自我激励
5. 成长是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正向思考与积极语言
案例讲解:曾国藩十六字心得
工具演练:阳光语言模型、责任线、两型圈等
修炼二:进取担责——赋能自我 追求卓越
—— 责任的担当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责任的担当是自我成长的开始
1. 百分百责任:责任百分百,问题到我为止
2. 结果导向:心中有结果,执行有效果
3. 进取有为:告别依赖型工作方式,自我赋能创造价值
4. 执行思维:我是一切的根源
第三单元 高绩效团队建设
一、管人和理事的底层逻辑
互动研讨:管理实践的特殊性
二、团队建设三阶模型
三、团队建设第一阶段——感召力
1. 管理者的目标系统建设
2. 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3. 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
案例分享:成功管理者的愿景思维
3.团队中的脆弱性与管理中的无力感
4.蓝海战略下的红海博弈——后疫情时代企业挑战面面观
5.新生代引发的管理变革
模型解读:山丘模型
6.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案例剖析:海尔/华为的团队组建案例探讨
四、团队建设第二阶段——凝聚力
1. 管理者的职业竞争力构建
2.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3. 团队的角色与分类
4. 长板理论VS短板理论
5. 通过制度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案例剖析:王者荣耀中的制度设计智慧
现场测评: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
五、团队建设的第三阶段——影响力
1. 团队健康:群体(GROUP)vs 团队(TEAM)
2. 团队人数与决策效率
3. 差异化的员工管理
4. 枭雄式员工管理
5. 老油条员工管理
6. 小白兔员工管理
7. 摆烂式员工管理
8. 佛系员工管理
案例研讨:重点项目启动会上的突发状况
第二篇:团队辅导
第一讲:为何团队辅导
一、理论学习:VUCA时代的变化
1. 赋能还是负能
2. 四种时代挑战
反思研讨:你是怎么搞的?
视频:小李的“赋能”
二、理论学习:如何让员工身心参与
反思研讨:领导者的双轮驱动
1. 自上而下
2. 自下而上
案例分享:拍桌子的老员工
三、理论学习:三大技能
1. 诊断发展阶段
2. 匹配辅导风格
3. 开展赋能对话
工具模型:辅导四维模型
第二讲:诊断发展阶段
一、制定目标
1. 目标的体系性:重要性VS紧急性
2. 愿景与动力
3. 与被辅导者取得目标的共识
反思研讨:设计你的愿景看板
二、发展阶段
1. 辅导提升的两个底层逻辑
2. 员工绩效改进的五个节点
3. 团队氛围改善的三个关键抓手
反思研讨:两级体验
三、有效诊断
1. 诊断的两个纬度
2. 静态诊断的四个方向
3. 动态诊断的四个阶段
反思研讨:在不同阶段面前,被辅导对象的特征
第三讲:匹配辅导方式
一、两大类别
1. 指导:七种具体行为
2. 支持:七种具体行为
3. 指导和支持的目标
反思研讨:自我评估
二、四种方式
1. 四种辅导方式
2. 灵活性
3. 有效性
反思研讨:自我评估
三、有效匹配
1. 匹配
2. 辅导不足
3. 指导过度
案例研讨:为何辅导失效
第四讲:开展赋能对话与建立团队氛围
一、建立良性团队氛围的核心-关键会谈
1. 先就会谈目标和发展阶段达成共识
2. 匹配正确的领导方式
3. 采用正确对话、倾听与提问方式
反思研讨:进行一次关键会谈
二、维护良性团队氛围的基础-关键对话
1. 对话开启技术
2. 明确对话主题
3. 明确发展阶段
反思研讨:一对一对话列表
三、伙伴关系型团队氛围建设
1. 交流的频率
2. 信任关系的建立
3. 四种沟通行为的关切
反思研讨:自我评估与目标设定
个人反思:我的所学所获
小组总结:回顾,促动,总结,预告
课程结束:结束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