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驱动下,服务行业面临“客户需求复杂化”与“服务一致性挑战”双重压力:许多管理者存在“经验主义沟通”(依赖固定话术)、“上下级目标错位”(如服务标准与员工执行偏差)、“跨部门协作低效”(如前台与后勤冲突)等问题。本课程聚焦“服务场景下的体验化沟通”,通过“认知重构-工具赋能-行为强化”三阶段框架,帮助管理者掌握“情感共鸣-需求洞察-价值传递”的核心能力,实现从“服务交付”到“客户忠诚度提升”的跨越。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构建覆盖倾听、表达、提问的沟通黄金三角模型(服务场景适配版);
2. 能力提升:突破“服务同质化”困局,掌握向上汇报(服务价值量化)、向下赋能(员工情绪引导)、同级协作(跨部门体验优化)的专属工具;
3. 行为改变:通过案例演练与角色扮演,强化“共情式沟通”与“结果导向对话”习惯;
4. 成果落地:输出《个人沟通风格评估》《团队服务协作优化方案》《关键场景话术手册》。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各级管理者、门店经理、客服主管、运营负责人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定制:聚焦服务行业核心痛点(如客户投诉处理、员工服务意识培养、跨部门体验协同);
· 工具链升级:结合服务蓝图、NPS追踪、情绪地图等场景化工具;
·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管理者需同步提升“服务敏感度”与“商业思维”。
课程大纲:
模块一:沟通的基础技巧——倾听、表达与提问(服务场景强化)
1.1 倾听:从“表面回应”到“深度共情”
· 理论:三级倾听模型(事实捕捉/情感共鸣/需求洞察);
· 案例:某高端酒店通过“客户抱怨深度分析”发现服务漏洞,复购率提升25%;
· 演练:模拟“客户投诉菜品温度不足”场景,运用倾听技巧化解冲突。
1.2 表达:从“流程说明”到“体验故事化”
· 工具:SCQA黄金圈表达法(情境-冲突-问题-答案)的体验版;
· 案例:某咖啡品牌通过“客户旅程故事会”统一团队服务理念,客诉率下降30%;
· 演练:设计“向员工传达新服务标准”的沟通话术,兼顾理性要求与情感认同。
1.3 提问:从“封闭式核实”到“开放式引导”
· 工具:SPIN提问法(情境/问题/暗示/需求效益)的服务场景改编;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SPIN提问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客单价提升18%;
· 演练:模拟“员工服务主动性不足”谈话,运用提问技巧定位改进方向。
成果输出:《服务沟通工具包》《个人沟通风格诊断表》
模块二:向上沟通——从“执行者”到“价值倡导者”
2.1 战略对齐:从“服务细节”到“商业价值”
· 工具:向上沟通四象限(体验价值/成本影响/战略关联性/风险预警);
· 案例:某连锁餐饮企业通过“客户忠诚度计划”数据说服高层投资数字化系统;
· 演练:设计“增设自助结账终端”的预算申请沟通方案。
2.2 反馈与建议:从“问题上报”到“解决方案提案”
· 工具: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服务版;
· 案例:某酒店通过“员工服务失误复盘”推动管理层优化培训体系,差评率下降45%;
· 演练:模拟“向上反馈一线服务压力”的场景,运用非暴力沟通争取资源支持。
2.3 危机处理:从“被动应对”到“信任重建”
· 工具:服务危机沟通3C原则(Clarity-Compassion-Commitment);
· 案例:某航空公司通过“航班延误透明化沟通”挽回客户信任,品牌声誉提升;
· 演练:设计“社交媒体突发负面评价”的对外回应策略。
成果输出:《向上沟通策略手册》《服务价值论证模板》
模块三:向下沟通——从“指令传达”到“员工赋能”
3.1 目标传递:从“KPI考核”到“体验使命感”
· 工具:GROW目标沟通模型(目标-现状-选择-行动计划)的服务场景化;
· 案例:某主题乐园通过“员工故事化培训”将服务评分从4.2升至4.8;
· 演练:为“提升高峰期服务响应速度”设定团队目标沟通话术。
3.2 绩效反馈:从“批评指责”到“成长型反馈”
· 工具:BIC反馈模型(Behavior-Impact-Consequence)的服务版;
· 案例:某餐饮企业通过“正向反馈机制”激励员工创新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35%;
· 演练:针对“员工服务用语不规范”设计BIC反馈话术。
3.3 激励与授权:从“标准化管控”到“服务创新自治”
· 工具:敏捷授权五步法(需求澄清-能力评估-信任建立-过程透明-结果复盘);
· 案例:某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员工服务创意大赛”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 演练:设计“授权门店自主优化服务流程”的沟通策略。
成果输出:《向下沟通行动指南》《服务团队赋能工具包》
模块四:同级沟通——从“部门壁垒”到“体验共赢”
4.1 利益平衡:从“本位主义”到“客户价值共享”
· 工具:双赢谈判五步法(需求挖掘-价值交换-选项共创-协议落实-关系维护);
· 案例:某医院通过“前厅与后勤联合服务优化”将患者等待时长缩短20%;
· 演练:模拟“客服部与技术部争夺系统升级预算”的冲突调解。
4.2 冲突化解:从“情绪对抗”到“问题解决”
· 工具: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服务场景适配:竞争/妥协/合作/创新/回避);
· 案例:某旅游企业通过“跨部门服务SOP共建”消除部门摩擦,投诉率下降55%;
· 演练:设计“酒店客房部与餐饮部配送时效争议”的调解方案。
4.3 建立长期信任:从“临时合作”到“生态共建”
· 工具:跨部门协作成熟度评估表(服务标准共享/应急响应机制/文化融合);
· 案例:某航空集团通过“联合服务创新委员会”推动跨公司协作,客户忠诚度显著提升。
成果输出:《同级沟通协作方案》《跨部门服务checklist》
模块五:实战演练与成果转化
5.1 典型场景综合演练
· 案例1:某企业“服务口碑下滑”危机中协调全员应对(向上汇报/向下动员/跨部门协作);
· 案例2:向高层提出“会员体验升级计划”的商业价值论证。
5.2 个人沟通改进计划
· 工具:90天服务沟通能力提升计划表(每日微练习/周复盘/月目标);
· 案例:某管理者通过“倾听日记”改善与一线员工的信任关系,团队凝聚力显著提升。
成果输出:《个性化沟通改进计划》《团队服务承诺书》
课程设计亮点
1. 双线融合:将心理学“共情力”与商务场景“结果导向”结合,突出服务行业的“情感链接”属性;
2. 全场景覆盖:适配客户需求分析、员工服务培训、跨部门体验优化等高频场景;
3. 工具链升级:嵌入服务蓝图、NPS追踪、情绪地图分析工具等服务业专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