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着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环境,各行各业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积极探索内部人才培育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发展和建立培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仍然对培训的理解存在误区,往往认为只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便可完成培训的目标。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真正有效的培训需要有技巧、有结构,能够使学员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在企业内部,培训师作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力量,肩负着传递知识、文化和经验的重要责任。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培训师必须掌握课程开发的核心技能,将经验案例进行高度提炼,并用富有逻辑的结构形成课程。因此,本课程设计的核心,集中为培养内部培训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上。
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并理解内训师的三大核心绝技,树立正确的课程设计开发信念,能够针对性地确定课程主题和目标,锁定学员对象,设计课程名称,并构建课程时间架构与逻辑框架。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培训师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提升培训质量。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奉行“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原则。课程内容不仅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还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确保学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课程时间为一天(6小时),授课对象包括企业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培训管理者、企业内训师及业务骨干等。
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帮助学员全面掌握课程设计的技巧。
在这一讲中,学员将探讨讲师的三大绝技,分别是精准的目标、生动的设计和出彩的演绎。学员需要了解,成为优秀讲师并不单单依赖于口才,更多的是如何设定清晰的课程目标,以及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设计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此外,课程还将深入剖析学员的特征,让学员理解为何很多讲师明白的内容却无法传达给学员的原因,并引导学员掌握引导设计的技巧。
课程的目标设计是课程成功的基础。在这一讲中,学员将学习如何以顾问式思维锁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开发的意义。
通过三问法,学员将能够锁定受众对象,分析学员的诉求,从而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架构是课程设计的骨架,合理的架构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这一讲中,学员将学习如何分配模块时间,以及如何设计课程的逻辑结构。
通过实操训练,学员将有机会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课程框架的梳理,确保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课程名称是课程的“名片”,一个吸引人的课程名称能够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在这一讲中,学员将学习如何设定课程名称的三要素,并进行实战训练。
通过实操训练,学员将能够对自己的课程名称进行升级,确保课程在推广时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
课程架构的搭建是内部培训师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培训师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文化和经验,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此次课程不仅帮助学员掌握课程开发的核心技能,还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随着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不断健全,内部培训师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整个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目标迈进。
在未来的培训实践中,内部培训师应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