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企业环境中,内部培训师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然而,许多内部培训师在授课时面临着各种挑战,尤其是课堂控场的能力。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一项市场调研,未经专业系统的TTT(培训师培训)学习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率仅为7%。这显然不符合企业对培训效果的期待。因此,提升内训师的控场技巧,成为当今企业内训的重要课题。
课堂控场不仅仅是维持课堂秩序,更是影响学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控场技巧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有效控场的课堂,能够让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带得走”。
很多内训师在授课时出现无效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
这些因素的叠加,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因此,内训师需要掌握有效控场的技巧。
手法是控场的基础,包括手掌控制法、手势的使用等。通过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势和控制技巧,内训师可以有效引导学员的注意力。例如,大久稳手掌控制法,通过合理的手掌动作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心法则是内训师在授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气场。提升气场的关键在于三气定江山,即气势、气氛和气质。内训师需要通过积极的情绪和自信的表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员放下心理防线,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点法是通过互动来提升课堂活跃度。通过ABCDE法则,即引导、启发、互动、反馈和评价,内训师可以有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还能增强学员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开始时,破冰技术是帮助学员消除紧张感、促进互动的有效手段。内训师可以通过轻松有趣的破冰小游戏,帮助学员打破隔阂,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声音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内训师需要掌握丹田发声技巧,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抑扬顿挫的发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
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和逻辑架构,内训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授课内容,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使用What-Why-How的结构,帮助学员理清思路。
眼神交流是内训师与学员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与学员的眼神接触,内训师可以传递情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了解学员的眼神变化,能够帮助内训师及时调整授课策略,以适应学员的学习状态。
提问是引导学员思考的重要手段。内训师可以通过开放式、封闭式和定义式提问,激发学员的思维。同时,通过有效的答问技巧,内训师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在授课结束后,内训师需要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回顾课堂内容,内训师可以帮助学员理清思路,增强记忆。同时,及时的反馈也能够帮助内训师不断改进授课技巧,提高后续的培训效果。
课堂控场技巧是内训师提升授课效果的关键。通过掌握手法、心法和点法,运用破冰技术、声音技巧、语言表达、眼神交流以及提问引导,内训师能够有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内训师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从初级到成熟的转变,最终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培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