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以韧性去面对不确定性,在与动态变化的环境相适不断进化。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与反复,对企业运行造成极大冲击;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动荡,同样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甚至是颠覆性,使得企业更需要关注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平衡。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如何驾驭复杂性,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挑战。
当今世界,影响环境的因素越来越多,流动性越来越大,复杂性也成为必然。在这样的情境下,系统开放,保持与外部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对抗熵增和驾驭复杂性,这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决策与执行、协同与合作、个体与组织、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问题。
1.整体与局部
异化理论指出:“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确组织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平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刻牢记从系统整体利益出发,避免让局部利益异化成为组织整体目标的对立面。
2.决策与执行
没有人可以精准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而所有的决策都是有限决策,企业管理者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做出风险最小的决策,同时也需要关注决策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一个好的决策,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也是没有意义的。企业管理决策的困难之处在于既要面对人,也要面对事。决策效果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决策方案是否合理;二是组织成员接受与支持程度。企业高层管理者还需要正视另一个重要问题:中层和基层管理者的局限性。一旦涉及更多的人和事发生冲突时,基层管理者往往难以应对复杂性,执行系统将会失去其有效性。
数字化时代不缺乏信息,缺乏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决策的前提条件变化时,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有勇气做出调整,改变既有模式,做出新抉择。倘若固守过去的决策模式或者成功经验,就会为了证明过去的成功而错失未来。
3.协同与合作
复杂系统特征中的多主体相互影响决定了管理者需要面对协同与合作问题。我在研究协同共生理论时发现,多主体协同会形成四种状态,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吞噬替代。这四种状态也源于多维度的相互作用。数字技术加速了多维度相互作用的重构,也加速了行业、企业边界的调整,企业间需要广泛合作,才能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状态。
企业管理者必须超越二元对立论,在锚定企业根本目标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广泛开展内外部协同与合作,而不是黑白对立、非此即彼。
4.个体与组织
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个体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主要源于组织与个体都获得了满足感。组织让个体有满足感,个体才愿意主动协同,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相对于工业时代的个体,数字化时代的个体因为有着清晰的认知、明确的判断、鲜明的价值观以及自由和独立性,被称为“强个体”。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数字技术带来的,也可以说是新生代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带来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把强个体聚合在一起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能力,实现组织目标。
5.短期与长期
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如何平衡?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获得短期利益可以证明企业走在正确的路上,有机会投资未来,但是也不能为了长期价值而透支现在,否则就可能没有未来。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在组织边界内的价值增长,发挥组织已经具有的优势,实现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短期利益;另一方面,需要围绕企业长期价值目标而持续努力,拓展跨组织边界的新价值增长空间,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业财融合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话题。业财融合是指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相互结合,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如何深化业财融合,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一、深化业财融合的必要性1、提高管理效率深化业财融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内部协作效率,
业财融合 2023-02-2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加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风险不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有效地运用财务手段,以支持自身业务的发展,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业财融合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它将业务和财务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双方优势的互补和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业财融合的概念业财融合指的是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它强调的是将业务和财
业财融合 2023-02-2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企业管理提升培训成为了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探讨企业管理提升培训的必要性和实践方法。一、企业管理提升培训的目的企业管理提升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提高员工素质。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