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绿色根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制造行业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融入和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制造行业要把绿色低碳贯穿于全生命流程,就要从原材料采购、处理、产品制造、交付运输、使用,一直到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理,全生命周期都存在碳足迹。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企业办公运营的低碳、产品设计与报装、物流运输以及废物回收利用,都要全流程低碳,才能真正实现制造企业的降碳、低碳目标,本课程针对以上路径做分享,希望能带来启发。
学员收益:
l 宏观背景:了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理解其重大意义及面临挑战;
l 实现路径:了解国内外目前现有各领域及制造业转型、降碳减排案例的优秀经验及关键点;
l 案例参考:了解目前其他行业企业降碳、低碳的标杆典型案例供参考;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制造行业双碳企、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中高管理者、青年骨干等。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划
案例:“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之路”
第一讲:双碳战略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三大内涵
1. 科学内涵:全球温度与《巴黎协定》
2.经济内涵
1)三大产业的经济结构变化影响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数字与双碳的必然相遇
4)传统制造行业企业的“时代倒逼”
3. 大国使命:碳排放量名列前茅与责任担当
数据:2022年我国碳排放总量水平
二、制造业双碳进程中遇到的挑战
1. 温室气体排放高:制造生产中,制造能耗高;
2. 生产线升级改造困难:原有生产流程改造、产品升级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3.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压力大:技术压力大,能源选择、资源利用率皆是障碍;
4. 缺乏整体低碳体系:没有行程从源头到供应链末端的低碳闭环体系;
5. 绿色发展意识不够:制造企业办公运营、运输物流的低碳未跟上;
第二讲:双碳战略下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实现路径参考
一、深刻理解把握“双碳”对制造业的意义
1、主动而为
2、硬仗大考
3、深刻变革
讨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对制造行业原材料厂商、员工、经销商有什么影响?
二、制造企业降碳可采取的措施
1. 推进能源管理提质增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2)发布能源采购清单,实现采购清单内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推动能源管理关口前移
4)加强能耗和碳排放分层分类对标分析
案例:食品行业“百事可乐”的低碳管理
2. 加强产品设计与生产流程优化
1)产品设计源头考虑低碳元素
2)包装材料低碳
3)结合各厂生产特色,设备配置升级
4)工艺流程优化
5)加快照明、供热降温等基础设施综合能源节能改造
案例:佛山医药“零碳”园区、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服务改造、榆林化工“洗白煤”
3. 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能源智慧管理
1)完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与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2)加强数据预警能力
3)借助系统深挖能源数据价值,确保“讲得清、控得住、降得下”
案例分享:一汽集团、安东石油的数字化转型
4. 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1)碳足迹系统采用
2)引导供应商和服务商的上下游进行绿色低碳运输
3)绿色回收
案例:苹果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减碳
5. 碳市场交易
1)碳配额买卖
2)市场增值
3)碳配额金融体系
案例:现代版“卖炭翁”特斯拉马斯克
6. 借助绿色金融体系
1)确定工艺流程改造项目
2)了解各大银行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信贷
3)寻求政府与银行金融支持:ESG报告
案例:知名企业的ESG报告对企业发展与出口的重要影响
7. 加强全员环保意识培训宣传
第三讲:国内外双碳降碳推进经典案例
案例:荷兰2030年前淘汰燃煤发电
案例:欧美纠正运动式“减碳”
一、国外制造业企业降碳案例
二、苹果企业降碳低碳案例
三、国内知名企业降碳案例
案例:国家电网、中海油、海螺水泥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