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培训与发展成为了提升员工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企业内训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却常常面临“课程内容干货满满但学员却不感兴趣”的困境。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因为课程设计缺乏趣味性,导致信息“左耳进右耳出”。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规则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成为了当今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部分企业内训师通常是部门主管或业务骨干,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这些内训师在授课时往往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导致学员对课程的参与度降低。根据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效果模型,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记忆与理解的效果差异明显。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学员的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常常不理想。
因此,企业急需一种能够提升学员主动学习意愿的培训方式。在这种背景下,课程的游戏化设计应运而生。游戏化不仅能提升学习的乐趣,还能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的设计元素与教学活动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内训师能够更好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互动、竞争和协作等方式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游戏化活动设计时,内训师需要理解游戏的设计机制,这对于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游戏能够吸引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内训师应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与目标,灵活运用游戏化活动。课程可以分为知识类、技能类和态度类,每种课程类型的核心目标和相应的游戏化活动设计都有所不同。
知识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让学员能够记住所学内容。以下是一些适合知识类课程的游戏化活动:
技能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让学员能够运用所学技能。针对这一目标,可以设计以下游戏化活动:
态度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让学员在思想上有所改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游戏化活动:
在进行游戏化活动设计时,可以使用“五问”法来系统化设计过程。五问分别为: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内训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灵活运用游戏化元素,提升课程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
在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内训师可以组织现场体验活动,让学员在实际参与中领悟游戏化教学的精髓。例如,针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水性漆销售道具演示”的活动,结合五问法进行设计:
通过实践,学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在企业内训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规则与游戏化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内训师应当不断探索与尝试,结合课程内容与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化元素,创造出更具吸引力与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同时,借助五问法系统化设计游戏化活动,将有助于内训师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未来,企业培训将越来越注重学员的体验与反馈,只有真正关注学员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培训的最终目标,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