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企业中,培训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希望通过培训来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然而,如何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除了依赖于课程内容本身,授课讲师的呈现能力同样至关重要。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内训师培训的迫切性,也揭示了许多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误区。
许多企业领导对内训师的理解存在偏差,普遍认为现有的内训师难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因此不值得培养。同时,他们常常误认为外请的老师无法理解公司的专业知识、认为培训经理的转训就足以满足需求,甚至认为培训只是员工的福利,导致许多员工对此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有效提升内训师的授课能力,本课程设计提供了为期3天的全面培训,分为授课技巧与课程开发两大模块,旨在让学员掌握授课的“精髓”,实现“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目标。
这一部分课程的核心在于帮助内训师掌握有效的课程设计流程。许多企业讲师在面对课程开发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讲师将能够从企业经营过程出发,梳理出真正的培训需求。我们将使用多种工具,如营销价值链和项目管理思维模型,帮助学员明确培训的目的与方向。
课程将重点讨论如何从一个问题开始,经过需求萃取、现状分析和期望确定,最终形成清晰的培训目标。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讲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系统的思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与情景分析,学员将能够识别出关键问题,并进行有效排序,从而达成共识。
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成功授课的基础。课程将帮助学员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四级大纲。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类与分析,讲师可以确保课程内容聚焦,进而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素材的有效搜集。本课程将介绍如何从内部经验与外部资源中提取优质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学员将学习到如何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案例、故事等,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在掌握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内训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有效的授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本模块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帮助学员掌握授课的技巧与策略。
内训师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课程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表达与互动,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同时,学员将学习到如何通过有效的开场与结尾,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演讲与授课往往伴随着紧张情绪,了解如何管理这些情绪将帮助内训师更自信地进行授课。课程将提供多种方法,帮助学员在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突发情况的影响。
授课时的肢体语言与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学员的注意力与学习效果。课程将通过现场练习,帮助学员掌握肢体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的逻辑清晰性。通过分析优秀讲师的演讲风格,学员能更好地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通过为期三天的培训,学员将能够掌握一系列授课技巧与课程开发方法。完成课程后,学员将能够独立绘制破题图、设计标准课件、编写课程讲义,建立素材百宝箱。此外,学员还将学会如何在实际授课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
总之,内训师的授课能力不仅影响着培训的效果,更直接关乎企业的整体表现。通过系统的培训,内训师能够在授课过程中更加自信与从容,真正实现“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目标。随着内训师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培训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在企业培训日益重要的今天,提升内训师的授课能力显得尤为关键。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与有效的授课技巧,内训师不仅能更好地传递知识,还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与探索,以实现更高效的培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