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培训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与设计逐渐成为提升员工技能与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企业培训的目标是“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得到提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赖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授课讲师的能力是不够的。根据2019年人社部关于企业内训状况的调查,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表明,课程的开发设计必须更加科学、系统与专业。
课程开发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工作,更是一个系统思考的过程。成功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内训师能够将复杂的知识以简洁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员,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技能。
内训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情感的激励者。内训师需要在授课前自问几个关键问题:我要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我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设计和授课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例如《院士讲课学生睡觉谁的错?》,可以看出内训师在启发学员兴趣方面的重要性。
在课程开发中,了解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至关重要。成人学习者通常目标明确,愿意参与,并且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根据这些特点,培训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为了让学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内训师需要掌握一些授课技巧。授课的PPT逻辑应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此外,内训师在授课时应注意语速、语调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内训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态度和效果。着装、言行、知识储备等都反映了内训师的专业度。为了提升内训师的形象,以下几点建议尤为重要:
许多内训师在授课时会面临紧张情绪,这会影响授课效果。为此,内训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肢体语言在授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训师可以通过握麦、微笑、手势等方式提升授课的能量和感染力。例如,采用五步开场法,运用专业手势语言,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此外,内训师还应注意站姿、表情等,给学员传递积极的情绪。
成功的授课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清晰的逻辑表达和吸引人的开场。内训师在设计开场时,应明确开场白的目的,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引文法、案例法等,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在课程结束时,内训师应设计有效的结尾,总结重点、解答问题,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授课过程中,内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互动控场能力。通过有效的破冰技术和眼神交流,内训师可以迅速拉近与学员的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内训师还应掌握提问技巧,引导学员思考与参与,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阶段设定的总体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的实施目标。在设计课程时,内训师应充分考虑企业与部门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目标。此外,课程目标的分类方法,如业务目标、绩效目标、能力目标等,也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合理的课程大纲。四级大纲结构,包含根目录、干目录、支目录和叶目录,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提供了清晰的框架。通过合理的目录布局,内训师能够确保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
培训课程结束后,内训师应鼓励学员进行总结与反思,利用手机记录短视频以见证自己的成长。同时,绘制思维导图是帮助学员记忆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样的输出成果不仅可以帮助学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其备课的效率。
课程开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估反馈等多个方面。内训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和形象。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与有效的授课技巧,内训师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