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内训时,往往忽视了内训师的专业化培训。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未经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不仅反映了内训师在授课中的不足,更揭示了企业在培训体系上的短板。因此,提高内训师的互动控场技能,成为了企业内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内训师在企业培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内训师在授课前需要自问三个问题:我想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我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在授课中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院士讲课学生睡觉谁的错?》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内训师在授课内容、方式和氛围营造上的不足,导致学员对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内训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通过互动控场来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充分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内训师在授课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要素,以确保授课的有效性:
内训师的职业形象对学员的学习热情有着直接影响。着装、举止、语言等方面都需要保持专业。内训师应避免以下五种表现:
此外,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感到紧张。为了消除紧张情绪,内训师应充分准备课程内容,提前检查培训环境和设备,确保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
肢体语言在授课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内训师通过适当的手势、面部表情等,可以有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在授课中,内训师应掌握以下几点:
在培训过程中,内训师需要掌握一些互动控场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破冰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内训师可以通过小游戏、互动讨论等方式,快速拉近与学员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
眼神交流也是控场的关键。通过与学员的眼神接触,内训师可以判断学员的听课状态,从而适时调整授课的节奏和内容。此外,内训师还需掌握提问的技巧,包括提问的时机、种类等,以引导学员思考,提高互动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内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答问技巧。有效的回答不仅能增强学员的信任感,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形象。内训师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内训师除了提升授课技能外,还需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这包括明确课程的目标与结构,使内容更加聚焦。课程目标应涵盖业务目标、绩效目标、能力目标和动机目标,确保课程内容切合实际需求。
通过优化课程大纲结构,内训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使学员在学习中获得最大收益。同时,内训师应鼓励学员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提升内训师的互动控场技能,既是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对企业培训效果的保障。内训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培训中的重要角色,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授课能力和控场技巧,以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提升”的目标。
企业在培养内训师的过程中,需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系统的培训,确保内训师能够在实际授课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