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企业培训中,内训师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企业培训的目标是实现“学员行为改变,企业效益得到提升”。然而,如何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授课内容以及授课者的呈现能力。根据2019年人社部的调查,未经过内训师TTT项目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其授课有效性仅为16%。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企业决策者仍存在误解,认为内训师的培训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互动控场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内训师在企业培训中承担着传递知识、激发学员兴趣和提升培训效果的职责。根据培训课程的内容,内训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包括教育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等。内训师在授课前应自问三个问题:我要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我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内训师明确授课目标,也为学员创造了参与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是内训师提高授课效果的基础。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内训师的授课技巧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互动控场技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互动,内训师不仅能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有效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破冰技术旨在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内训师可以通过小游戏、分享个人故事等方式打破沉默,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在培训的初始阶段,内训师可以利用五种有效的破冰方法:
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员的眼神交流。眼神交流不仅能够增强内训师的专业形象,还能帮助其判断学员的学习状态。
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控课堂氛围,确保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内训师可以运用“三气定江山”理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使用ABCDE法则(Attention, Benefit, Content, Discussion, Ending)来设计课堂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参与度。
提问是内训师促进学员思考的重要工具。内训师应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员深入思考。提问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内训师在回答学员提问时,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的五步骤包括:
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内训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内训师需要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确保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在设计课程大纲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互动控场技能是提升内训师授课效果的关键。通过有效的破冰技术、眼神交流、现场把控、提问与反馈以及课程设计,内训师可以显著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随着企业对内部培训的重视,内训师的专业素养与授课技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培训效果和整体业绩。因此,内训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互动控场技能,以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