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亮:中层角色认知及专业能力提升训练

翟红亮老师翟红亮 注册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中高层管理

课程编号 : 3993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重点培养的经理、即将认命的中层干部或者新认命的中层干部(部门负责人)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从基层管理干部升级到中层管理干部,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无论是对角色的认知、要求和所需要的技能,都具有巨大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的完成这种改变和培养,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过于关注技术执行层面,缺乏了对公司战略理解、对相关部门协同增效的理解;

2、对技术做事的层面高度关注,而对于相对“虚”的组织文化传承、团队氛围、学习型组织、团队能力建设发展、构建积极并富有创造力的态度等方面重视度不够;

3、之前在基层管理中,主要的学习以执行及专业知识为主。在部门层级中层的大团队运作管理上,缺乏足够知识工具和技巧;

【课程收益】

l 提升即将认命中层及新任中层的角色认知和工具掌握及使用技巧;

l 导入一组高效的工具,并执行课堂沙盘课题训练,达到基本独立使用;

l 构建中层的知识能力地图,推动中层干部的持续学习和自我训练;

【课程特色】

形象的提炼:引入 333,三大转变,三大思维,三层模型,方便记忆

落地的工具:导入一组落地的工具,提升中层在目标、解码、沟通、根因分析、会议及复盘管理能力的核心技能

【课程对象】

重点培养的经理、即将认命的中层干部或者新认命的中层干部(部门负责人)

【课程时间】

2 天6小时/天)

【课程模式】

工作坊模式,带较多的演练和训练,三段式,课前预习+课中训练+课后固化

【课程大纲】

1. 技术中层管理者常见的问题:七宗罪

总结中层管理者常见的问题,以激发共鸣,建立映射和激发学习兴趣

2. 根源:未有效的完成三大转变

这里对中层管理者常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及总结,并引出三大转变。

从以 技术为中心 转变为 以客户为中心

从以 执行为中心 转变为 承上启下统筹为中心

从以 事为中心 转变为 人和事并举 为中心

技术骨干升到技术中层,如果未有效的完成以上三大转变,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各类外在表现的问题。

3. 基干到中层的三大转变

3.1.中层的角色认知重塑

3.2.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模型

3.3. 以技术为中心 完成向 以客户为中心 的转型

3.4. 以执行为中心 完成向 承上启下的统筹为中心 的转型

3.5. 以事为中心 完成向 人和事并举 的转型

此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三大转型前的行为和转型后的行为的巨大差别,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这三个转型的深层次的内涵

4. 中层管理者完成角色转型的三层模型:信念-思维-技巧

4.1.信念:客户第一,以终为始,追求卓越,持续进化

4.2.思维模式:项目化思维、设计思维、结构化思维

4.3.工具技巧:OKR、五对一测、逻辑树、创意涌现、WBS、关键沟通、四象限、复盘技巧

此部分重点介绍中层管理者完成转型中所涉及的核心信念、思维模式以及需要掌握的工具技巧

5. 中层需要培养的三大关键思维模式

5.1.项目化思维:理解厘清目标-设计-解码-执行管理的思维模式,理解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

5.2.设计思维:理解寻找关键问题-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建立原型并反复验证的思维模式

5.3.结构化思维:理解针对各类事务,寻找其结构,并使用结构来分解、分析和提高逻辑性和效能的思维模式,并介绍中层常用的结构

此部分重点介绍中层所需要构建的关键的三个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有利于提升中层的整体的结构化以及提升效能

6. 工具技巧导入及训练(Toolbox)

1.1.理解OKR及建立高质量的目标定义训练

1.1.1.OKR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1.2.分组课题演练

1.1.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对什么是高质量的目标定义。可以提升接受任务时对上的目标梳理以及对下任务部署时给予清晰的目标定义。

1.2.五对一测训练

1.2.1.五对一测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2.2.分组课题演练

1.2.3.分享及点评

五对一测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做任务对齐的工具。在对上接受任务和对下部署任务时均可使用。对齐认知、对齐意愿、对齐目标、对齐策略、对齐反馈机制以及测试是否有效对齐。

1.3.逻辑树及根因探寻(深层次原因分析)训练

1.3.1.逻辑树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3.2.分组课题演练

1.3.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在针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并寻找深层次的、关键的原因的技巧。

1.4.创意涌现管理训练

1.4.1.创意看板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4.2.分组课题演练

1.4.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在针对问题进行设计目标、创意涌现、筛选、快速原型及验证的技巧

1.5.关键会议及沟通管理训练

1.5.1.关键会议及沟通管理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5.2.分组课题演练

1.5.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对如何高质量的开会,学会重点在议题决策型会议以及头脑风暴会议上如何高质量的组织管理的技巧。

1.6.解码及高质量分解能力训练

1.6.1.事务解码及任务分解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6.2.分组课题演练

1.6.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解码以及将任务进行高质量分解的能力,提升组织团队高效协作的能力和质量。

1.7.时间管理能力训练

1.7.1.时间四象限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7.2.分组课题演练

1.7.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理解如何区分事务的轻重缓急,学习使用四象限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分类以及审视,以提高在 重要等级上的时间投入。

1.8.复盘能力训练

1.8.1.双线复盘知识工具讲授及案例介绍

1.8.2.分组课题演练

1.8.3.分享及点评

提高中层理解如何复盘,什么是高质量的复盘,如何通过复盘提升知识萃取以及可持续改进。

7. 课程总体总结

1.9.课程总结

1.10.推荐书籍及持续学习建议

1.11.课后复习及课后任务部署

翟红亮老师的其他课程

• 翟红亮:指数级组织能力发展—用行动学习获得指数级的学习绩效
【课程背景】 疫情、全球经济动荡、消费升级、竞争及整合加剧等外部环境,都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敏捷响应、高速学习进化成为常态,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在学习模式及组织能力建设上依然沿用过去十年之前的陈旧的培训模式。 在对组织学习和能力建设上,我们必须要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如何以战略和核心竞争能力构建为核心进行学习和组织能力建设? 2、如何重构和引入新的学习模式,以应对这个VUCA的时代? 3、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尽量减少脱产,减少学习对业务的影响? 4、如何指数级的提升学习和组织能力建设的绩效? 【课程收益】 课程收益:课程收益用4个1来描述,1次深度认知升级,1套简洁易用的工具,1个直观的案例和沙盘演练,1组科学的行动学习任务 课程收益解读: 1、全面理解什么叫学习,刷新团队的学习的基本认知 2、全面理解什么叫行动学习,理解行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运作逻辑 3、通过一个贯穿的案例,全面的理解如何在企业中落地和应用实践一个行动学习项目 4、通过一个轻的行动学习沙盘演练,在1天的课程内完成一个轻行动学习的闭环学习和应用实践 【课程理论体系依从】 课程理论体系主要依托于 行动学习、项目管理PMBOK和杨三角三大知识体系之上抽象萃取来设计。 理论体系依从说明: 1、行动学习:主要依从行动学习鼻祖雷格·瑞文斯教授的行动学习理论,参考书籍《行动学习的本质》; 2、项目管理部分理论参考了PMI的项目管理(PMBOK)的知识框架; 3、企业成功公式及能力发展部分参考了杨国安教授的杨三角模型,参考书籍《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清晰架构,三线并行,深入浅出,5:1:14,游戏化设计 课程特色解读: 1、建立一个Killer Slide,有一个核心的模型结构,方便学员记忆。同时提供基于移动端的H5课程知识点网页,方便学员收藏到微信,并可以随时的复习及使用时随时调出参考; 2、三线并行,把知识学习线、全案例解读和沙盘演练线三线并行,以提高对知识的应用的直观理解,并且立即着手演练; 3、深入浅出,直观形象,运作大量的案例和比喻,形象易懂,容易消化和吸收; 4、5:1:14课程结构模式,课前5天提前课程准备度,课中1天提高关键知识点学习和演练,课后14天推动学以致用,在工作场景中的实践,以及提供及时的答疑、反馈和激励; 5、游戏化设计,全面运用游戏化的元素,引入积分、勋章、分组、PK赛、排行榜、盲盒奖励等设计元素,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课程对象】 人力资源总监、培训总监、培训主管、各业务口的一二把手 课程对象解读: 1、涉及培训口的人力资源总监、培训总监和培训主管是必须要了解新型的行动学习模式的概念以及如何运作; 2、各个业务口的一二把手需要对各业务口的组织能力建设负责,并作为各业务口能力建设的第一负责人。比如销售总监是销售能力建设的第一负责人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分组要求:必须,每组7~10人左右 说明:本课程为有沙盘的轻学习设计,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分组 研讨输出:需要配置大白纸以及白板笔 【课程架构】 课程的核心架构设计如下: 通过以上的关键知识点学习,并在全过程结合案例的解读以及沙盘的演练,帮助学员全面的掌握行动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并立即做一个真实的沙盘案例应用实践,从而更直观、透彻的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课程大纲】 一、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1. 组织效能的来源:组织效能的投射模型 2. 企业成功的公式:杨三角 3. 组织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 学习和认知构建的四步骤 说明:本章节主要是帮助企业重新学员建立对企业成功、组织效能、学习和认知构建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二、高效的行动学习 1. 什么是行动学习? 2. 行动学习应用的场景 3. 行动学习模式的核心公式 AL=P+Q+R+I 4. 双流驱动 5. 催化师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开展 6. 行动学习在全球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应用实践 7. 全案例导入和沙盘演练课题导入介绍 说明:本章节主要是导入行动学习的概念,并解读行动学习的若干基本核心的理念及运作逻辑,并介绍行动学习在企业组织发展中的应用实践,导入全案例以及沙盘,供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使用。 三、行动学习课题选择及设定 1. 从企业战略到核心组织能力发展战略 2. 课题选择的基本逻辑 8. 常见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9. 全案例解读 – 课题选择及定义 10. 沙盘训练 – 课题选择及定义 说明:本章节介绍如何选择行动学习的课题。在这个环节开始,即开始围绕每个部分的学习开始引入全案例解读以及沙盘课题的演练。 四、行动学习项目立项 1. 项目立项7要素 2. 良好学习简报设计及约束的意义 3. 双流驱动的工作流项目和学习流项目 11. 学习地图规划 12. 工作流与学习流的协同设计 13. 全案例 – 双流驱动的立项说明 14. 沙盘训练 – 行动学习项目立项定义演练 说明:本章节学习如何对行动学习项目进行立项,如何构建学习地图,如何实现工作流和学习流的协同推进管理机制。通过辅助全案例解读和沙盘课题训练。 五、项目解码 1. 项目解码及计划构建逻辑 4. 项目拆解的最佳实践 15. 理解渐进明细和流动创造 16. 全案例 – 项目解码和计划展示 17. 沙盘训练 – 解码和计划构建训练 说明:本章节学习对行动学习项目进行解码,对工作流和学习流双项目进行解码,并构建出计划,推动双计划之间的协同前进关系。 六、行动学习执行管控 1. 学习氛围及文化持续构建 5. 进度管控管控及检视 18. 持续改进计划 19. 全案例 – 项目执行控制展示 20. 沙盘训练 – 复盘检视训练以及持续改进训练 说明:建立行动学习项目的落地执行管控,推动持续的检视及改进优化。 七、课程总结 1. 课程总结 6. 延伸阅读及课后作业/学习任务安排 21. 优秀个人/小组颁奖、发言 22. 个人学习感悟分享 说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部署课后作业,推进持续的学习和应用。对课程的优秀学员和小组进行颁奖。
• 翟红亮:战略创新私教坊
【课程背景】 大量的企业的经营是业绩目标驱动而非战略驱动,企业缺乏高质量的战略创新设计以及解码管理体系。这会导致企业存在如下核心问题: 1、 过于注重短期收益,缺乏长期规划及持续的投资,从而导致 产品/业务缺乏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同质化严重,打价格战; 2、 战略设计缺乏深度的洞察及创新设计,导致战略设计的 平庸化; 3、 缺乏严肃的解码设计,从而导致战略 缺乏配套支撑以及难以落地; 【课程收益】 Ø 建立对战略创新管理的理念-流程框架-工具的整体蓝图; Ø 提升企业 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层次的洞察力以及关键问题的发现和定义能力; Ø 提升企业 在关键问题上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Ø 提升企业 在针对解决方案的 科学解码以及建立关键要务清单,提高执行力; Ø 提升整体高层管理团队的洞察、分析、创新设计及解码执行管理能力,提高战略设计的质量及目标达成的保障 【课程特色】 系统性:使用 理念-框架-工具,使用 BLM 作为整体战略管理框架,建立战略创新的系统性的蓝图; 强落地:在洞察、创新、路径、解码等关键模块上均引入简洁高效的工具,并辅助以沙盘演练训练,提高课程的落地和应用。同时在课程落地后,提供 2~3 次的答疑辅导,以及时答疑解惑; 丰富案例:为了更好的启发和引导创新的思路打开,课程准备的丰富的各种角度的案例,以辅助进行创新的借鉴和启发学习; 【课程对象】 总监及以上的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间】 课前准备 至少 1 周,面授期:3天2夜 【课程模式】 重度工作坊模式 【沙盘课题】 沙盘可以使用客户自己的业务作为沙盘课题,建议每一个小组具有共同的业务,以方便设计、研讨、整理及输出 【课程大纲】 一、关于战略以及战略管理 1、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略管理? 2、好战略 与 坏战略 3、理解:理念 – 流程 – 工具 三层架构 Ø 高质量战略管理的核心理念 Ø 高质量战略管理的流程 Ø 高质量战略管理中的工具集合 4、小结 二、洞察及关键问题/机会发现 洞察及关键机会发现 Ø 看行业 Ø 看市场 Ø 看消费者/客户 Ø 看竞争 四看洞察 - 课题沙盘演练 Ø 关键机会发现及定义 Ø 战略目标定义 关键机会及战略目标定义 - 课题沙盘演练 三、创造性解决方案设计 1、关键创新策略 Ø 产品扩展创新:从传统功能性产品到「功能-服务-体验」新型产品 产品拓展创新案例分析 Ø 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实现从产品到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 综合解决方案创新案例分析 Ø 全渠道运营创新策略:从单一渠道到全渠道经营一体化的经营创新 全渠道运营创新案例分析 Ø 数字化创新:通过数字化推动业务创新 数字化创新案例分析 Ø 升维式创新:通过升维,建立纳入更多的干系人,实现创新设计 升维式创新案例分析 Ø 系统分析创新策略: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并探索在要素-连接-功能层面的创新策略 系统分析创新策略设计案例分析 2、创意涌现管理 Ø 设计简报定义 Ø 创意涌现 Ø 快速原型、创意验证及筛选 Ø 输出核心解决方案 创意解决方案设计 - 沙盘课题演练 四、战略路径设计 1、分布实施策略 2、战略推进路径设计 3、案例展示及解读 战略路径设计 - 沙盘课题演练 五、战略解码设计 1、核心组织能力分析与设计 Ø 核心组织能力提炼及设计 Ø 核心组织能力差距分析 Ø 人才发展地图及核心组织能力建设策略设计 核心组织能力及人才地图分析设计 - 沙盘课题演练 2、关键支撑流程分析与设计 Ø 核心支撑流程建设目标与策略 Ø 核心支撑流程设计 关键支撑流程与机制设计 - 沙盘课题演练 3、数字化支撑体系分析与设计 Ø 核心数字化支撑目标与策略分析 Ø 核心数字化支撑平台与工具设计 数字化支撑体系设计 - 沙盘课题演练 4、战略解码工具 – 平衡计分卡(BSC) Ø 理解和运用BSC Ø 使用 BSC 形成战略地图 Ø 输出关键要务清单 战略地图输出及关键要务清单 - 沙盘课题演练 六、输出、汇报及课程总结 1. 沙盘整理及成文 2. 输出汇报 分小组输出沙盘演练以及正式的汇报、评分 3. 课程总体总结 4. 持续学习建议及课后作业安排
• 翟红亮:业务规划及关键要务管理
【课程背景】 中层管理干部起到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职能,对上要承接上级分派目标及关键任务,对下要完成下属任务的安排、部署、辅导工作。而中层团队在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一方面是对上层目标的承接、设计和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事无巨细,没有重心甚至变成了救火队员,这都将会对中层管理者的工作造成巨大的风险。 《业务规划和关键要务管理》课程的核心是帮助中层管理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并识别和定义关键要务,把时间聚焦在关键要务的管理上,从而最高效率的完成组织分派的目标。 【课程收益】 l 全面提升中层管理者对业务管理的认知; l 提升中层管理者构建起业务规划的核心思维逻辑和框架; l 提高中层管理者业务规划及关键要务管理的工具和技巧的使用水平;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方式】 工作坊模式 提供丰富案例以及课堂沙盘演练 边学边练,提高学习的吸收率以及后续落地应用践行的能力 【课程大纲】 1、 基本认知重塑 a) 重塑认知:目标-路径-要务 b) 重塑认知:设计 c) 重塑认知:解码 2、 原则与框架 a) 业务规划及关键要务管理的核心策略和原则 b) 业务规划及关键要务管理的执行框架 c) 案例展示 – 用案例理解业务规划和关键要务 3、 业务目标及关键约束梳理 a) 理解 SMART 和 OKR b) 五对一测:对上对齐和对下对齐的工具 c) 定义业务目标及关键约束 d) 全案例展示 – 全案例的业务目标及关键约束 e) 沙盘演练 – 分组沙盘课题研讨目标定义 4、 共享愿景构建 a) 理解组织不一致所带来的熵增和消耗 b) 定义和描绘愿景 c) 可视化愿景画布 – 帮助团队提升愿景的一致性 d) 全案例展示 – 愿景定义及可视化愿景画布 e) 沙盘演练 – 分组沙盘课题设计可视化愿景 5、 业务创新焦点 - 创造性目标达成策略分析设计 a) 创新的本质 b) 创新策略设计技巧 – 关键影响要素分析 c) 创新策略设计 – 系统分析思维 d) 关键创新策略设计 e) 全案例展示 – 全案例的关键创新策略设计 f) 沙盘演练 – 分组沙盘演练创新策略设计 6、 组织及人才发展支撑陪衬设计 a) 组织架构支撑及文化优化 b) 人才陪衬分析及人才发展地图输出 c) 组织能力陪衬分析及组织能力发展地图输出 d) 全案例展示 – 全案例的人才发展地图及组织能力发展地图输出 e) 沙盘演练 – 沙盘课题的人才发展地图及组织能力发展地图输出 7、 思维度均衡的业务解码 a) 平衡计分卡(BSC):财务-产品-流程-组织及人才 b) 使用平衡计分卡对业务进行解码 c) 输出业务规划地图及关键要务 d) 关键要务的轻量项目化 e) 全案例展示 – 全案例的业务规划地图及关键要务清单 f) 沙盘演练 – 分组沙盘课题演练使用平衡计分卡解码并输出业务规划地图及关键要务清单 8、 课程总结 a) 课程内容总结 b) 课后践行应用指引及课后作业部署 【课程架构设计】 本课程定位为以边学边练的偏行动学习的模式进行落地,其课程核心的设计结构采用了四线并行的模式,这四线是: 线 描述 知识导入线 导入知识工具以及介绍其逻辑及使用技巧,建立概念层认知 全案例展示 通过一个贯穿整个课程的详细的全案例,展示刚导入的知识工具是如何落地使用的,以建立应用层的初步认知 分组沙盘课题演练 沙盘课题由教练设计的,是更重一些、复杂度也更高一些,适合小组共同演练的沙盘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对沙盘课题结合刚学习的知识工具进行演练,并完成输出展示,由教练进行及时的点评和辅导 【课程作业及辅导设计】 问题分析和创造性解决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并且是一个可以高频使用的知识工具。针对课后,应部署课后践行练习作业并提供及时的答疑辅导。 1、 课后作业部署 – 完成课后作业的设计及部署 2、 答疑辅导 – 针对学员践行期遇到的问题,提供集中的答疑辅导,及时解决践行期的各种卡点和问题,推动持续的落地应用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