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VUCA(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愈加明显,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企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已成为学习型组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培训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培训只需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技巧并不重要。结果往往是课程讲解了,却未能真正打动学员,无法实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提升培训师的授课技巧,点燃课堂气氛,成为了企业文化传承和员工成长的关键。
点燃课堂的第一步,是培训师必须树立起对培训的正确信念。培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体验的分享。内部培训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精准的目标、生动的设计和出彩的演绎是内训师必须掌握的三大绝技。
导入是课堂的开篇,是点燃学员学习热情的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影响学员的信念,提升他们的参与感。通过自我介绍和内容导入,可以有效地抓住学员的注意力。
自我介绍不仅是培训师的个人展示,更是与学员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环节。设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内容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和参与欲。可以采用提问导入、悬念导入等多种方式。例如,抛出问题让学员思考,或者通过展示数据和实物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极大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培训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和设计授课方法。
理论知识类培训可以选择利益化和生动化的方法,技能技巧类培训则应注重互动化和实用化,而观念态度类培训则需要体验化和启发化的手段。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训练,培训师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员在参与中学习。
在授课过程中,培训师需要提炼出独特且有吸引力的观点。这不仅能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观点的提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课堂中,培训师需要能够快速进行思维链接,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链接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流畅性,还能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提问是增强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员的思维,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在提问时,培训师应明确提问的目的,确保每次提问都具有导向性。
在授课过程中,突发事件在所难免,培训师需具备应对能力。例如,课程内容出现错误,气氛沉闷或学员提问超出掌握范围等情况。培训师应灵活应对,保持冷静,迅速调整课程节奏,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课程的收尾同样重要,良好的结束能够加深学员的印象,促进知识的内化。培训师可以采用赞美祝福法、名言佳句法、归纳总结法、案例故事法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收尾。
PPT是课程的重要辅助工具,优秀的PPT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培训师应关注PPT的设计原则,如“三目原则”,即赏心悦目、一目了然和过目不忘。
同时,培训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合理运用PPT,不应让学员的注意力过多集中于屏幕上,而是要通过与学员的互动沟通提升课堂效果。
点燃课堂的技巧不仅仅是培训师的个人能力体现,更是企业文化传承和员工成长的重要保障。通过树立正确的信念、掌握导入技巧、丰富授课形式、提炼独特观点、加强互动提问、应对突发事件、做好课程收尾以及制作优秀的PPT,内部培训师能够有效提升授课质量,从而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成为真正优秀的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