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内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报道,未经专业系统培训的内训师在授课时,学员的学习效果仅有7%。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培训活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企业在员工技能提升和行为改变方面的投入未能实现价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内训师必须进行专业的授课技能提升训练,以确保培训课程不仅能够传达知识,更能够引导学员实现行为的改变,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内训师在企业培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有效的内训师需要具备设计课程的能力和授课的技巧,以便能够让学员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员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应用的转变。通过对内训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教学目标、专注练习、及时反馈,最终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品课程。
《4维培训体验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强调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员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内训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得学员不仅【听得懂】、【学得会】、还能够【用得上】。在培训过程中,内训师应设计符合大脑学习偏好的教学活动,帮助学员自愿参与课程,减少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
为了提升内训师的授课有效性,首先需要分析内训师授课无效的原因。漏斗原理表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表达和理解往往会造成信息的流失。内训师在授课前需要自我问答,明确自己要讲什么、学员愿意听什么、以及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内训师还需要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喜欢参与互动,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往往不持久。因此,在课程中引入互动环节、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元素,将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控场技巧是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内训师可以通过手法、心法和点法三种方式来控制课堂氛围。手法包括手掌控制法和手势使用的五要素,而心法则强调内训师自身气场的提升和课堂氛围的把控。通过这些技巧,内训师不仅能有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还能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当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时,内训师需要及时进行“破冰”处理。破冰技术包括通过互动游戏和共同点寻找来打破陌生感,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学习。内训师的情绪和表达也会影响学员的学习状态,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友善的眼神交流,将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学员思考的方式。内训师应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帮助学员梳理思路、加深理解。课后提问也能够有效收集学员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感受,从而帮助内训师在未来的课程中进行改进。
在回答学员提问时,内训师需要做到逻辑清晰、简明扼要。通过“听、好、答、转、问”的五步曲,内训师不仅能够有效解答学员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员深入思考,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内训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学员行为的改变至关重要。只有经过系统化培训的内训师,才能设计出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课程,真正实现从语言讲授到教学活动引导的转变。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气氛调节和学员参与,内训师能够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随着企业对内部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内训师的角色和价值也将愈发凸显。未来,企业需要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内训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员工需求。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内训师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员实现行为改变,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