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基于业务课程拆解的微课设计开发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培训开发

课程编号 : 43895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全员

课程介绍

课程时长:2天

课程目标:

1. 区分微课与传统课程的区别,能阐述微课的底层核心逻辑

2. 能运用三大维度将业务课程拆解成合格的微课

3. 能设计微课的结构和教学

4. 能根据微课的教学设计完成微课脚本的撰写

第一课 正本清源-微课再认知

导入:课前观看两个“微课”作品

思考:微课与标准课程的区别?

一、微课要素与特点

1.微课的五大作用及应用场景

2.微课与标准课程的区别

(1)目标定位

(2)知识类型(良构/劣构)

(3)呈现形式

(4)颗粒度上

2.微课的三大弊端

3.微课三要素

互动:判断预习的短视频是否属于微课

二、微课的类型

1.精品动画

2.图文动画

3.录频动画

4.情景拍摄

课后思考:我们在哪些场景可以用到微课?(请至少列举三个)

第二课 结构重塑-基于业务课程结构的微课拆解

一、业务课程结构还原(复盘)

1. 结构的三大要素

(1)逻辑

(2)层次

(3)主次

2. 业务课程结构模型

(1)ASK结构

(2)顺序结构

3. 业务课程结构图绘制

二、课程拆解流程

1. 课程模块分解

案例:《零售客户财富管理》分为市场趋势分析、客户需求挖掘、产品匹配策略

2. 三大维度拆解

(1)操作步骤(过程性知识)

(2)独立知识点(方法技巧工具)

(3)场景需求(对策性知识)

案例:客户需求挖掘模块,可以拆分成

操作步骤:客户财务健康诊断工具

场景需求:客户说“没需求”怎么办

独立知识点:SPIN模型在需求挖掘中的运用

3. 拆解价值评估

(1)典型性

(2)频率

(3)易错性

(4)颗粒度

产出:《微课课程清单》

第三课 微课主题定位与结构开发

一、微课主题定位

1. 微课命名

(1)微课命名的三字真经

(2)微课命名的四大方法

2.微课学习目标撰写

(1)学习目标撰写的ABCD法则

(2)学习目标撰写的用词与误区

产出:《微课主题定位表》

二、微课结构开发

1. 微课经验萃取

(1)收集素材

(2)讨论挑战

(3)分析个案

(4)提炼知识

2. 微课结构十二宫格(以12页PPT为例)

三、微课教学设计

1. 呈现主题

2. 激发动机(五大导入方法)

(1)案例导入(反面案例、正反案例)

(2)故事导入(SCQA)

(3)设问导入

(4)新闻/政策热点导入

(5)价值/背景导入

工具:基于AI的微课激发动机提示词

3. 陈述对策

(1)知识性陈述方法

1)激活旧知

2)启发新知

3)辅助理解

4)强化记忆

(2)技能性陈述方法

1) 讲解陈述

2) 展示示范

3) 练习演练

4) 辅导反馈

案例:知识性微课与技能型微课在陈述对策中的教学对比

4. 总结要点

(1)口诀化

(2)图示化

(3)练习化

第四课 微课脚本撰写

一、情景型微课脚本

1. 脚本五要素

(1)场景

(2)角色

(3)人物动态

(4)人物对话

(5)旁白解说

2. 实操脚本撰写

二、讲解型微课脚本

1. 脚本四要素

(1)场景画面

(2)PPT画面

(3)素材内容

(4)解说词

2. 脚本实操撰写

三、基于AI工具的微课脚本优化

1. AI文本优化(DS)

(1)提示词基本法则(角色+能力+标准)

(2)基于脚本撰写的AI智能体制作

2. AIPPT优化

(1)灵犀

(2)KIMI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 基于学习地图的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背景: 彼得圣吉曾说过,你的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培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学习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作为肩负打造组织学习理的企业培训管理者,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助推企业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从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入手,以流程要素为主,结合资源要素和机制要素,讲解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点。 课程对象:培训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 课程时长:1天 课程大纲 第一课 人才培养体系再认知 一、人才培养的作用 1.从学习理念看人才培养(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 2.从行为工程模型看人才培养(从人控到技控) 3.从杨三角模型看人才培养 二、培训体系全视角 1.名企人才培养体系分享 (1)腾讯人才培养体系分享 (2)华为人才培养体系 2.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三大要素 (1)资源 (2)流程 (3)机制 3.培训管理者五项修炼闭环介绍 第二课 谋定而动-需求分析 一、聚焦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挖掘 1.了解战略的途径 2.关注战略的三大维度 3.分析需求的两个工具 二、聚焦业务的人才培养需求挖掘 1.诊断业务问题的三维模型 2.业务需求分析的层次 3.业务需求分析的3R模型 三、需求分析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绩效分析法 4.观察法 第三课 粮草先行-培训预算编制 一、培训预算的内涵 1.国务院对培训预算的相关规定 2.培训预算的内动 (1)经常性费用 (2)变动性费用 二、培训预算编制技巧 1. 培训预算编制流程 (1)预算先行 (2)计划先行 2.培训预算编制方法 讨论:我们的预算是怎么编制的? (1)比例预算法 (2)人均预算法 (3)需求预算法 (4)对比法 (5)拍脑门法 第四课 有的放矢-培训计划制定 一、培训计划制定前提 1.培训预算三法 2.培训需求整合 3.企业战略 二、培训计划制定方法 1.总分法 2.时间轴法 3.费用额定法 三、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70%与30% 2.月度与年度 3.常规与临时 第五课 以终为始-培训评估转化 一、反应评估 1.对学员反应的业界认知现状 2.常见的一级评估表 3.以学员为中心的一级评估 练习:一级评估表修改 二、学习评估 1.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评估 2.关于信心的评估 3.关于承诺的评估 三、行为评估 1.行为评估的缺失环节 2.实施行为评估的五大步骤 四、结果评估 1.以终为始在结果评估中的运用 2.业务结果与领先指标 五、培训转化 1.90天IDP 2.行动计划设定 3.培训转化设计工具 第六课 人才培养资源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 1.工作任务分析 2.能力模块搭建 3.学习地图产出 二、内部课程开发 1.循着需求定主题 2.循着主题定结构 3.循着结构定课件 三、外部课程引进 1.适合外部引进的课程 2.外部课程内部化 (1)案例 (2)运用场景与练习 四、内训师建设 1.内训师选拔 2.内训师培养 3.内训师管理与激励
• 刘畅:基于体验和迁移的教学设计
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 课程时间:1.5小时 课程形式:录播 课程收益: 1.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法则 2. 至少掌握3种以上的课堂教学方法 3. 掌握导入阶段、组织阶段和迁移阶段的教学设计方法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练习与辅导30%+小组活动30% 一、教学设计再认知 讨论:一个课程中形式多好还是少好?(内容与形式) 1.学习价值公式图 2.成人学习法则:90/20/8 3.学员喜欢的两种电台 4.教学设计的氛围 二、关于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角色扮演法 3.演示教学法 4.案例教学法 (1)案例开发的原则 (2)案例优化技巧 (3)案例呈现形式 5.经典教学方法 (1)SCQA法 (2)蒙太奇法 (3)靶心人公式 (4)对比冲突法 三、导入阶段教学设计 案例:导入的常规流程 1.导入阶段的三大目标(激发兴趣、建立联系、达成共识) 2.建立联系的教学设计策略 (1)学员之间的联系 (2)学员与课程之间额联系 (3)学员与课程收益的联系 3.激发兴趣教学设计策略 4.达成公式教学设计策略 四、组织阶段教学设计 1.知识点教学设计策略 (1)概念图 (2)逛画廊 (3)随机漫步 2.练习部分教学设计策略 (1)两种练习模式 (2)两人互教 (3)学员设计 五、迁移阶段教学设计 1.要点回顾 (1)知识地图 (2)配对卡 (3)一站到底 2.答疑解惑 3.庆祝成长 (1)颁奖仪式  (2)细节表扬  (3)总结升华 4.行动计划 练习:完成《教学策略图》
• 刘畅: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内训师体系建设
课程模型 第一课 内训师选拔 思考:内训师选拔就是发布通知启动选拔项目? 一、内训师选拔准备工作 1. 内训师体系建设诊断 2. 识别项目干系人 (1)目标群体 (2)业务部门领导 (3)利益相关体 3.内训师规划 二、内训师标准建立 1.内训师能力模型 2.内训师分级标准 3.内训师选拔流程 第二课 内训师培育 思考:内训师培育就是开展TTT培训吗? 一、内训师课程体系梳理-学习地图 1. 定义角色岗位 2. 梳理工作任务 3. 分析工作任务 4. 提炼知识技能 5. 匹配学习策略 6. 完成学习地图-课程体系 二、内训师课程资源开发-5D课程设计与开发 1. 循着需求定主题 2. 循着主题定结构 3. 循着结构定内容 4. 循着内容定教学 5. 循着教学定课件 三、内训师讲师资源开发-课程呈现技巧 1. 内训师台风与塑形 2. 内训师表达技巧 (1)语调与气息 (2)生动表达技巧 3. 内训师控场技巧 四、内训师培育机制 1. 说课机制 2. 磨课机制 3. 评审机制 第三课内训师管理与留存 一、内训师制度建设 1.内训师管理制度 2.内训师管理职责与分工 3.内训师积分管理 二、内训师管理 1.内训师晋退考核 2.内训师日常维护 3.内训师激励 (1)常规课酬激励 (2)荣誉激励 (3)成长激励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