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基于体验和迁移的教学设计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TTT

课程编号 : 43893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内训师

课程介绍

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

课程时间:1.5小时

课程形式:录播

课程收益:

1.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法则

2. 至少掌握3种以上的课堂教学方法

3. 掌握导入阶段、组织阶段和迁移阶段的教学设计方法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练习与辅导30%+小组活动30%

一、教学设计再认知

讨论:一个课程中形式多好还是少好?(内容与形式)

1.学习价值公式图

2.成人学习法则:90/20/8

3.学员喜欢的两种电台

4.教学设计的氛围

二、关于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角色扮演法

3.演示教学法

4.案例教学法

(1)案例开发的原则

(2)案例优化技巧

(3)案例呈现形式

5.经典教学方法

(1)SCQA法

(2)蒙太奇法

(3)靶心人公式

(4)对比冲突法

三、导入阶段教学设计

案例:导入的常规流程

1.导入阶段的三大目标(激发兴趣、建立联系、达成共识)

2.建立联系的教学设计策略

(1)学员之间的联系

(2)学员与课程之间额联系

(3)学员与课程收益的联系

3.激发兴趣教学设计策略

4.达成公式教学设计策略

四、组织阶段教学设计

1.知识点教学设计策略

(1)概念图

(2)逛画廊

(3)随机漫步

2.练习部分教学设计策略

(1)两种练习模式

(2)两人互教

(3)学员设计

五、迁移阶段教学设计

1.要点回顾

(1)知识地图

(2)配对卡

(3)一站到底

2.答疑解惑

3.庆祝成长

(1)颁奖仪式

 (2)细节表扬

 (3)总结升华

4.行动计划

练习:完成《教学策略图》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内训师体系建设
课程模型 第一课 内训师选拔 思考:内训师选拔就是发布通知启动选拔项目? 一、内训师选拔准备工作 1. 内训师体系建设诊断 2. 识别项目干系人 (1)目标群体 (2)业务部门领导 (3)利益相关体 3.内训师规划 二、内训师标准建立 1.内训师能力模型 2.内训师分级标准 3.内训师选拔流程 第二课 内训师培育 思考:内训师培育就是开展TTT培训吗? 一、内训师课程体系梳理-学习地图 1. 定义角色岗位 2. 梳理工作任务 3. 分析工作任务 4. 提炼知识技能 5. 匹配学习策略 6. 完成学习地图-课程体系 二、内训师课程资源开发-5D课程设计与开发 1. 循着需求定主题 2. 循着主题定结构 3. 循着结构定内容 4. 循着内容定教学 5. 循着教学定课件 三、内训师讲师资源开发-课程呈现技巧 1. 内训师台风与塑形 2. 内训师表达技巧 (1)语调与气息 (2)生动表达技巧 3. 内训师控场技巧 四、内训师培育机制 1. 说课机制 2. 磨课机制 3. 评审机制 第三课内训师管理与留存 一、内训师制度建设 1.内训师管理制度 2.内训师管理职责与分工 3.内训师积分管理 二、内训师管理 1.内训师晋退考核 2.内训师日常维护 3.内训师激励 (1)常规课酬激励 (2)荣誉激励 (3)成长激励
• 刘畅:基于岗位经验梳理的内训师培养
课程背景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既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 通过岗位经验梳理可以审视和优化岗位工作标准, 推动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行业标准的有效引领。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专业、务实、可持续的培训模式,将经验型员工转型为内部培训复制力量,将岗位优秀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课程时长:4天(每天6小时)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小组研讨30%+演练与辅导30% 课程对象:经验型员工、企业内训师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课 D1二维分析-课程主题定位与开发 一、确定主题的两个维度 1.基于需求定主题 (1)基于业务需求 (2)基于能力需求 (3)基于组织需求 2.基于岗定主题 (1)岗位职责 (2)工作任务 3.主题价值分析 (1)擅长 (2)易错 (3)重要 (4)高频 二、学员分析 1.通用特征 2.过往经验 3.预期收益 4.学习风格 三、课题确定 1.课题评估标准 2.课题的开发度 3.课程命名 (1)数字化法 (2)价值化法 (3)形象比喻法 四、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目标的ABCD法则 2.不同层级的行为动词 输出:《D1课程定位表》 第二课 D2逐级萃取-隐性经验显性化 一、经验萃取再认知 1.经验萃取的内涵与外延 (1)经验萃取的边界 (2)经验萃取的目标 2.经验萃取的四个原则 3.经验萃取模型 二、经验萃取的四个层级 1.一级萃取切框架 (1)流程步骤 (2)核心要素 2.二级萃取挖细节 (1)三关细节挖掘(环节、动作、要点) (2)BTC行为分析 3.三级萃取知识障碍 (1)易错点 (2)困难点 4.四级萃取配工具 (1)表单 (2)口诀 (3)流程 (4)模型 三、经验萃取的两种方式 1.萃自己-自我复盘 (1)STOAR (2)五线谱情景再现 2.萃他人-专家访谈 (1)复盘事件 (2)建构框架 (3)挖掘细节 (4)识别障碍 (5)提炼工具 输出:《D2经验萃取表》 第三课 D3建模定型-课程结构开发 一、课程结构再认知 1.结构的作用 2.结构的基本要求 (1)逻辑 (2)层次 (3)主次 二、课程大纲的层级 1.一级大纲-标题 2.二级大纲-章 3.三级大纲-节 4.四级大纲-知识点 三、课程结构模型 1.WWH模型 2.PRM模型 案例:找出课程结构的问题点 输出:《D3课程结构图》 第四课 D4重构体验-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1.建构主义教学观 2.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方法 (2)教学策略 3.成人学习基本理念 4.CPR与CIO 二、关于教学方法 1.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2.讲授法 3.演示教学法 4.角色扮演法 5.案例教学法 三、关于教学策略 1.开场策略 2.讲解新知策略 3.练习体验策略 4.转化应用策略 输出:《D4教学策略图》 第五课 D5成果输出-PPT课件开发 一、PPT课件基础知识 1.PPT课件常见误区 2.PPT课件功能 3.PPT课件优化 (1)排版优化 (2)图片处理 (3)图示图表技巧 (4)模板处理 (5)效果优化 二、PPT课件素材与工具 1.素材收集 (1)模板 (2)图片 (3)字体 2.常用工具 (1)思维导图 (2)美化大师 (3)SLIDE 三、课件包 1.讲师手册 2.学员手册 3.工具箱 输出:《D5标准课程包》 第六课 D6言传身教-内训师台风与表达 一、内训师台风与塑形 1.建场五步法 练习:建场展示 2.握麦技巧 (1)握麦关键位 (2)握麦要领 3.内训师手势运用 (1)手势的作用 (2)手势黄金框 (3)课堂手势规范 (4)常见手势禁忌 练习:手势配对连线 4.内训师身法 (1)站姿 (2)走姿 5.内训师眼法 (1)直视 (2)环视 (3)虚视 二、内炼气息和语调 1.常见的气息问题与日常保护 2.气息运用技巧 练习:数枣练习 3.语调运用技巧 (1)停顿 (2)重读 (3)语速 (4)高低 练习:语调综合练习 三、生动表达技巧 1.生动表达画面感 (1)画面感逻辑 (2)画面感四要素 2.生动表达同频感 (1)需求同频 (2)情感同频 (3)语言同频 3.生动表达故事感 (1)靶心人公式 (2)努力人与意外人 (3)SCQA法 (4)蒙太奇法 练习:根据要求改写故事 第七课 D7游刃有余-内训师控场技巧 一、对症下药-学员类型与风格 1. 学习风格测试 2. 学员的四种类型 3. 因材施教-不同类型学员策略 二、开场管理 1.培训开场常见误区 2.开场的三大策略 (1)建立联系 (2)激发兴趣 (3)达成共识 3.常见的开场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 (2)视频导入 (3)问题导入 (4)案例导入 (5)数据导入 三、过程管理 1.注意力管理 2.激发动机 3.促进学习者参与 (1)提问技巧 (2)点评技巧 四、迁移转化管理 1.检验学习效果 2.答疑解惑 3.总结回顾 4.庆祝成长 5.行动计划 五、常见问题处理 1.缓解紧张 2.讲错了怎么办? 3.忘词了怎么办? 4.回答不了学员提问怎么办? 5.遇到质疑怎么办? 6.学员忙于工作 7.学员迟到 8.学员内向害羞
• 刘畅:基于岗位经验萃取的内训师培养
课程背景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既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 通过岗位经验梳理可以审视和优化岗位工作标准, 推动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行业标准的有效引领。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专业、务实、可持续的培训模式,将经验型员工转型为内部培训复制力量,将岗位优秀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课程时长:5天(每天6小时)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小组研讨30%+演练与辅导30% 课程对象:经验型员工、企业内训师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阶段: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2天】 第一课 D1二维分析-课程主题定位与开发 一、确定主题的两个维度 1.基于需求定主题 (1)基于业务需求 (2)基于能力需求 (3)基于组织需求 2.基于岗定主题 (1)岗位职责 (2)工作任务 3.主题价值分析 (1)擅长 (2)易错 (3)重要 (4)高频 二、学员分析 1.通用特征 2.过往经验 3.预期收益 4.学习风格 三、课题确定 1.课题评估标准 2.课题的开发度 3.课程命名 (1)数字化法 (2)价值化法 (3)形象比喻法 四、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目标的ABCD法则 2.不同层级的行为动词 输出:《D1课程定位表》 第二课 D2逐级萃取-隐性经验显性化 一、经验萃取再认知 1.经验萃取的内涵与外延 (1)经验萃取的边界 (2)经验萃取的目标 2.经验萃取的四个原则 3.经验萃取模型 二、经验萃取的四个层级 1.一级萃取切框架 (1)流程步骤 (2)核心要素 2.二级萃取挖细节 (1)三关细节挖掘(环节、动作、要点) (2)BTC行为分析 3.三级萃取知识障碍 (1)易错点 (2)困难点 4.四级萃取配工具 (1)表单 (2)口诀 (3)流程 (4)模型 三、经验萃取的两种方式 1.萃自己-自我复盘 (1)STOAR (2)五线谱情景再现 2.萃他人-专家访谈 (1)复盘事件 (2)建构框架 (3)挖掘细节 (4)识别障碍 (5)提炼工具 输出:《D2经验萃取表》 第三课 D3建模定型-课程结构开发 一、课程结构再认知 1.结构的作用 2.结构的基本要求 (1)逻辑 (2)层次 (3)主次 二、课程大纲的层级 1.一级大纲-标题 2.二级大纲-章 3.三级大纲-节 4.四级大纲-知识点 三、课程结构模型 1.WWH模型 2.PRM模型 案例:找出课程结构的问题点 输出:《D3课程结构图》 第四课 D4重构体验-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1.建构主义教学观 2.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方法 (2)教学策略 3.成人学习基本理念 4.CPR与CIO 二、关于教学方法 1.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2.讲授法 3.演示教学法 4.角色扮演法 5.案例教学法 三、关于教学策略 1.开场策略 2.讲解新知策略 3.练习体验策略 4.转化应用策略 输出:《D4教学策略图》 第五课 D5成果输出-PPT课件开发 一、PPT课件基础知识 1.PPT课件常见误区 2.PPT课件功能 3.PPT课件优化 (1)排版优化 (2)图片处理 (3)图示图表技巧 (4)模板处理 (5)效果优化 二、PPT课件素材与工具 1.素材收集 (1)模板 (2)图片 (3)字体 2.常用工具 (1)思维导图 (2)美化大师 (3)SLIDE 三、课件包 1.讲师手册 2.学员手册 3.工具箱 输出:《D5标准课程包》 第二阶段 授课技巧与讲师评审【2天】 第六课 D6言传身教-内训师台风与表达 一、内训师台风与塑形 1.建场五步法 练习:建场展示 2.握麦技巧 (1)握麦关键位 (2)握麦要领 3.内训师手势运用 (1)手势的作用 (2)手势黄金框 (3)课堂手势规范 (4)常见手势禁忌 练习:手势配对连线 4.内训师身法 (1)站姿 (2)走姿 5.内训师眼法 (1)直视 (2)环视 (3)虚视 二、内炼气息和语调 1.常见的气息问题与日常保护 2.气息运用技巧 练习:数枣练习 3.语调运用技巧 (1)停顿 (2)重读 (3)语速 (4)高低 练习:语调综合练习 三、生动表达技巧 1.生动表达画面感 (1)画面感逻辑 (2)画面感四要素 2.生动表达同频感 (1)需求同频 (2)情感同频 (3)语言同频 3.生动表达故事感 (1)靶心人公式 (2)努力人与意外人 (3)SCQA法 (4)蒙太奇法 练习:根据要求改写故事 第七课 D7游刃有余-内训师控场技巧 一、对症下药-学员类型与风格 1. 学习风格测试 2. 学员的四种类型 3. 因材施教-不同类型学员策略 二、开场管理 1.培训开场常见误区 2.开场的三大策略 (1)建立联系 (2)激发兴趣 (3)达成共识 3.常见的开场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 (2)视频导入 (3)问题导入 (4)案例导入 (5)数据导入 三、过程管理 1.注意力管理 2.激发动机 3.促进学习者参与 (1)提问技巧 (2)点评技巧 四、迁移转化管理 1.检验学习效果 2.答疑解惑 3.总结回顾 4.庆祝成长 5.行动计划 五、常见问题处理 1.缓解紧张 2.讲错了怎么办? 3.忘词了怎么办? 4.回答不了学员提问怎么办? 5.遇到质疑怎么办? 6.学员忙于工作 7.学员迟到 8.学员内向害羞 试讲与评审(80以上评审通过) 1. 每位学员呈现时间为8分钟,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说课,时间为3分钟,讲解课程目标、课程对象、课程时长、课程整体结构(思维导图);第二部分为授课,选取课程的片段进行5分钟的演讲; 2. 整体学员演讲8分钟内,6分30秒钟会有响铃一声提醒,8分钟到会持续响铃,则呈现时间到,呈现结束; 选手 主题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描述 分值 主要扣分点说明 得分 主题内容 课程主题 课程主题实用、典型,具有代表性;符合企业实际的需要 10 1.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不是企业需要的课题,扣9-7分2.课程内容非岗位实际工作重点、难点领域,扣6-4分 课程内容 内容适当准确,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0 1.主体内容呈现逻辑混乱、不完整,线索不够清晰,扣8-6分2.导入或结语缺失、导入与主体之间、主体知识点之间、主体与结语之间过渡不畅,扣5-3分 密切联系学员工作实践,巧妙穿插企业实际案例 5 1.主体不突出、未提炼关键点,扣4-3分2.缺少案例或实例,或案例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扣2-1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对象、工作任务等确定课程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可量化、可实现 5 课程目标不能与教学对象特点、岗位层级、学习地图要求、员工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契合的,扣4-3分 大纲结构 课程大纲结构完整,至少包括二级大纲和主要内容,重点明确,结构清晰 5 1.课程大纲没有一二级目录,导航页不清晰,标题编号混乱,扣4-3分2.二级目录细分不合理,知识点提炼不到位,扣2-3分 教学材料 课件设计合理;所用教学工具准备充分 10 1.页面整体不够简洁大方,风格不统一,不协调,扣8-5分2.字体、字号、图表、色彩、背景搭配不合理(如配色超过3种以上等),扣4-2分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对象和讲授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讲授方法 10 1.只用讲授法,现场气氛沉默,扣8-6分2.使用多种授课方法时,但有些方法未紧扣学员对象或教学内容,扣2-1分。3.不会使用培训设施及辅助教具(白板、镭射标、投影仪等),扣1分。 演绎呈现 表达流利 语言简洁,流畅,清晰、语速合适、音量合适 10 1.表达很不流畅、语句不规范简洁、或有脏话;语速太快、音量太小,扣8-6分2.表达不流畅、语速较快、语调不合适,扣5-4分 仪容仪表 着装、化妆得体大方;积极主动,自信有活力 5 着装不正式或不适合教学场所,妆面过于夸张等,扣5-4分 肢体语言 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形体语言得当,与教学对象有交流 10 1.姿势和表情单一,不与学员交流,扣8-6分2.表情不自然、有时站位或肢体语言不当,扣5-4分 引导互动 课堂掌控 有感染力、号召力的调动气氛,提高学员积极性;对讲授过程学员的反应进行有效回应 5 根据现场学员的效果反应评分:学员过程中能够配合知识点进行互动,学员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复述,参与度较高。 引导参与 合理利用各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热情;与学员的双向互动,自然流畅 10 1.单向授课,现场气氛沉闷,扣8-6分2.能够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方法生硬,学员热情不高,不积极回应,扣5-1分 时间控制 课程讲授完整(开场、主体讲授、结语),时间分配适当合理,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5 1.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完整授课(导入、主体、结语)或主体未讲完或比规定时间提前2分钟及以上结束授课,扣4-3分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授课,导入、主体、结语讲授时间分配不合理,扣2-1分 合计得分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