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师傅带徒弟是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底层逻辑!”
今天,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意识到,未来的竞争优势将建立在人才培育能力上,但肩负企业人才培育的核心骨干们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人才培育的问题上,岗位带教无疑是一种很普遍的培养方式。但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企业导师(管理者和企业精英们)往往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但是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性格各异的下属,并激发他们的潜能?
当下,很多企业的实际状况是,师傅带徒弟制度实行多年,有制度,也有执行,但是总感觉走过场大于实质性效益,很困惑;师傅带徒弟的结果是张三教的徒弟像张三,李四教的徒弟像李四,就是不像公司,很茫然;同样是培养一个类型的人,别的公司的培养周期总是比我们要短,成功率比我们要高,很恐慌。
课程收益:
企业岗位带教要如何解开困惑,破除迷茫,消解恐慌?“明师优徒”的课程从岗位带教和导师制双向奔赴的角度,基于支架教学的逻辑,从实操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导师逐步拆解岗位带教的步骤、方法、工具。促进参与学习到导师和管理者:
1-认知管理者在管理过程的关键角色
2-掌握导师与徒弟如何建立起链接关系
3-认知师徒之间的互动风格的带教影响
4-演练并掌握在带教过程中的工具方法
5-掌握带教内容的实践案例和提炼方法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导师、预备导师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导入:岗位带教的本质是提升人力资源的ROI
【视频】从熊猫到功夫熊猫
【理解】何谓明师优徒?
第一讲:明认知:管理者关注于人的真相
【故事】两位古人的带教审视
一、管理者的三个管理认知
1、认知: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脉络】我们是如何实现良好管理的?
2、认知: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两类角色认知
(1)行政角色
(2)事务角色
【测评】九种事务角色认知
3、认知:管理者岗位带教的价值
【实践】基于组织、人才、导师的三维视角
【管理终极认知】人力资源的ROI是如何实现的?
二、导师制的认知及体系
1、应用层面认知:实现两个目标
(1)能力合规
(2)加速成长
【关键理解1】新员工入职最担忧什么?
【关键理解2】管理者如何洞察带教的机会?
2、路径层面认知:基于721的培养逻辑
【实操】带教在721逻辑种如何连接?
【规则】带教过程要遵循两个基本法则
【案例视频】熊猫是如何成为功夫熊猫的?
3、带教场景认知:三个关键带教场景
(1)新人带教(新员工):从青鸟到职员
(2)新手带教(后备人才):从单兵到班长
(3)新贵带教(空降兵):从陌生到熟悉
4、带教体系认知:如何构建一个有价值的体系
【关键】明确的导师带教成功模型
第二讲:明关系:建立起良好师徒链接
【导入】从单独奔跑到双向奔赴
【案例】知名企业逆向带教模式
一、关键基础:建立师徒信任及规则
1、传递信任:带教实施的关键基础
【问题】师傅跟徒弟之间如何才能快速建立起信任?
【演练输出】建立信任的方法讨论
【模型】从乔哈里视窗获得信任的启示
2、规则为要:建立规则遵循原则
(1)首先建立师徒互动规则:如何互动?
(2)带教过程遵循事项原则:关键要素?
二、三入法:建立深度的师徒链接
1、探询入手:关注徒弟的自我觉察
【演练输出】基于6种自我觉察的探询话术提炼
2、观察入眼:师徒互动风格的表现
【测评】管理风格测评
【演练输出】基于徒弟交互风格的带教策略提炼
3、对话入心:师徒五轮关键的对话
【演练输出】师徒五轮情景对话,师傅要给徒弟什么答案?
第三讲:明内容:基于岗位胜任的带教输出
【路径】从清晰你的带教内容出发
一、员工岗位带教指导手册
1、新员工
【案例】某企业员工岗位带教指导手册
2、后备人才
【案例】后备人才的7个带教关键表
3、空降兵
【案例】某企业的空降兵生存手册
二、万变不离其中的带教密钥
【导入】基于三类员工的带教连线
1、两种维度:精准与复杂
【讨论】基于技能的精准度和复杂度组合,如何变换带教方式?
2、六个步骤:言传与身教
【视频】你是这样教的吗?
【案例】某企业销售岗位的“十五出师法”
【思考】如何“身教”才有价值?
【方法】教三法
第四讲:明方法:学习带教落地的技术
一、动力激发与情感支持
1、激发动力:促动员工自主意识
【案例】哈利哈洛的恒河猴试验
【互动思考】如何让猫吃辣椒?
【实操方法】激发徒弟行为的第三驱动行动
2、情感支持:抓住四个关键时刻
【理解】情感体验圈的四个时刻
【演练输出】基于四个时刻的链接力,如何设计链接方式?
二、带教过程的技术策略
1、矩阵策略:洞察徒弟动力和技能水平
【理解与讨论】徒弟的四态时期与带教策略
【关键1】面对徒弟的问题,你在带教的时候,想的是以后还是当下?
【关键2】在向徒弟反馈时,是基于你的评判还是观察?
2、代际共舞:新生代徒弟的驱动激发
【现状思考】不同代际员工的焦点不同,需求不同
【实操方法】从盖洛普Q12的角度思考与新生代徒弟的相处思路
课程提问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