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恩施卷烟厂能力素质模型建构方案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TTT

课程编号 : 4390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全员

课程介绍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绝大部分与人有关,与人有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员工优秀绩效的来源是什么?

2.高能力为什么不等于高绩效?

3.什么样的人适合进入本公司?

4.我们如何来合理评价一个员工?

5.培训的效果为什么不明显?

而回答这五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是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行为和素质的集合,是组织高水平业绩的来源,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基础。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从企业战略出发,通过价值驱动和组织能力的分析,实现岗位“需要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两个主要目标,并在企业的员工录用、培训发展、薪酬绩效管理和晋升任用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第二部分 项目目标

本项目通过对恩施卷烟厂50名素质模型构建团队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和实操辅导,计划输出四大目标:

1.辅导50名素质模型构建团队人员系统掌握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2.辅导50名素质模型构建团队人员分组建立自己的岗位素质模型;

3.构建恩施卷烟厂的素质模型认证评估体系;

4.构建恩施卷烟厂的素质模型应用体系;

第三部分 项目整体设计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需求分析【1天】(超出部分不计课时)

一、项目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文化手册

2.企业组织架构图

3.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未来1-3年)

4.员工岗位说明书(需要构建素质模型的岗位)

5.员工绩效考核指标(需要构建素质模型的岗位)

6.员工花名册(含职级信息)

二、需求分析

1.确定预期产出(领导访谈)

2.确定能力素质模型的边界

3.确定项目范围(哪些岗位纳入本项目)

4.确定项目组成员

5.确定关键访谈对象

第二阶段:培训授课阶段(培训与项目实践交叉进行)【3.5天】

第一课 《能力素质模型再认知》0.5天

第二课 《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0.5天

第三课 《能力素质模型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0.5天

第四课 《能力素质模型建立方法》1天

第五课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0.5天

第六课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体系》0.5天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4天】

一、岗位梳理实操 1天

产出:建模岗位说明书

工具:《岗位说明书模板》

二、行为标准建立实操 1天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行为标准

工具:《行为标准萃取表》

三、知识技能标准实操 0.5天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知识技能标准

工具:《知识技能标准萃取表》

四、素质标准实操 1天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素质标准

工具:《素质标准萃取表》

五、能力素质模型认证实操 0.5天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工具:《能力素质模型认证进程表》

第四阶段:深化阶段【1.5天】

一、项目成果汇总 1天

1.《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标准库》

2.《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3.《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4.《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应用手册》

二、项目结项汇报与修订 0.5天

第四部分 项目进程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时间(天)

备注

1

资料收集

企业文化手册、组织架构图、岗位说明书、员工花名册、绩效考核指标、公司发展规划等

1

 

2

需求分析研讨会

确定项目组成员

 

3

确定项目范围(目标岗位)

 

4

确定访谈对象

 

5

确定能力素质模型边界

 

6

第一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再认知》

0.5

 

7

第二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0.5

 

8

第三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0.5

 

9

岗位梳理实操

产出待建模岗位说明书

1

《岗位说明书模板》

10

第四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建构方法》

1

 

11

行为标准建立实操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行为标准

1

《行为标准萃取表》

12

知识技能标准建立实操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知识技能标准

0.5

《知识技能标准萃取表》

13

素质标准建立实操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素质标准

0.5

 

14

第五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

0.5

 

15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实操

产出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1

《素质模型认证进程表》

16

第六次线下课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体系》

0.5

 

17

项目成果汇总

《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标准库》

1

 

18

《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19

《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20

《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应用手册》

 

21

项目结项

汇报与修订

0.5

 

五、课程大纲

第一课《能力素质模型再认知》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前世今生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素质模型

2.从企业发展看素质模型

1)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

2)企业职业化问题

3.从人力资源看素质模型

1)人才管理的难题

2)人力资源价值链

3)能力管理与任职资格

4.素质模型的作用

1)对客户

2)对组织

3)对个人

二、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1.任职资格的定义

1)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2)能力素质模型三要素

2.能力物质模型的范畴

1)职业发展通道

2)任职资格标准

3)任职资格认证

第二课 《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发展通道

1.通道设计四原则

1)人才成长模型

2)业内通行模式

3)与企业能力匹配

4)横向与纵向发展一致

2.通道等级划分

1)等级设置

2)等级命名与定义

案例:人力资源通道定义

二、能力素质模型体系

1.能力素质模型缘起

1)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2)从绩效产生过程看任职资格

3)任职资格标准开发的基本步骤

4)资格标准设计的原则

2.能力素质模型构成

1)知识与技能

2)行为

3)素质

第三课 《能力素质模型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一、职位体系维护流程

1.职族、职类划分

案例:某公司职族、职类划分

2.职位清理

3.级别和名称规范

4)人岗匹配

二、优化职位说明书

1.主要工作任务

2.任职要求

3.工作汇报关系

4.绩效衡量标准

5.责权利险

第四课 《能力素质模型建立方法》

一、行为标准设计

1.行为单元设计

1)行为标准的层次结构(行为单元、行为要素、行为项)

2)行为单元设计思路

3)标杆任务访谈

4)确定行为单元—三叶草模型

2.行为要素设计

1)行为要素设计思路

2)行为语言描述

案例:如何确定人力资源的行为要素

3.行为项设计

1)行为项设计要点

2)行为项的等级差异

案例:“任务管理”行为项设计

二、知识与技能标准设计

1.知识与技能的构成

1)专业知识

2)公司知识

3)环境知识

2.知识与技能萃取

1)萃取流程

2)萃取方法论

案例:如何萃取知识和技能

3)提炼和优化

三、素质标准设计

1.素质标准核心理论

1)冰山模型

2)圈层模型

2.素质要项设计

1)六大素质模型

2)素质要项分级

3)素质要项定义差异

案例: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第五课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

一、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1.申请

2.审核

3.行为认证

4.知识技能测试

5.评审与反馈

二、能力物质模型评估方法

1.专家小组法

2.360度问卷法

3.360度访谈

4.行为举证法

5.评价中心法

案例与练习:行为认证练习(配套模板)

第六课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典型应用

1.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梯队、学习地图)

2.薪酬体系

3.职业生涯规划

4.绩效管理

5.招聘录用

二、构建应用场景

1.分组选定应用场景

2.应用手册编写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经验萃取与复盘
经验萃取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一个员工调岗或离职时,能够“将经验能留存下来”确保岗位工作的传承过渡; 2、管理者、老员工、高绩效员工的经验可以转化成集体智慧,提升团队整体能力; 3、将零散经验系统化、偶然经验标准化,避免“个人经验主义”和重复错误发生; 4、将隐性经验显性化,成为组织内的最佳实践成果,优化工作中的执行标准; 5、外部知识转化为符合企业内部DNA的内容,结合内部经验,建立自主知识体系。 课程模型: 第一课:识矿-概念认知篇 1.识学习之本 (1)信息量 (2)有效率 (3)转化率 2.研经验之义 (1)经验的定义 (2)经验的意义 (3)经验的风险 (4)经验VS知识 3.明萃取之道 (1)经验萃取的概念(经验萃取VS工作总结/复盘/经验内化/知识管理) (2)经验萃取的分类(个人式萃取/他人式萃取/团队式萃取) (3)经验萃取的要求(组织层面/业务层面/个人层面) 第二课:选矿-选题定位 1.确定萃取主题 (1)任务分析 (2)问题描述 2.明确萃取目标 (1)组织目标 (2)业务目标 (3)受众目标 3.分析收益对象 4.规划预期收益 5.主题价值判断 第三课:找矿-场景还原 1.STOAR法 2.五线谱情景再现 3.BTC个案分析法 4.第三方验证 第四课:炼矿-经验提炼 1.切框架 2.挖细节 3.萃障碍 4.配工具 (1)资料/数据 (2) 信息/观点 (3)方法/技巧(流程/量表/口诀/话术/模板) (4)模型/公式 (5)理论/系统 第五课:加工-运用转换 1.手册(岗位操作手册/岗位带教手册) 2.课程(微课/短课/版权课) 3.案例(百问百答宝典/最佳实践案例集) 4.资料(书籍/论文/申报材料) 【复盘工作坊篇】 课程背景: 柳传志先生告诫企业管理者: 不要以为召开会议或进行培训了,问题就解决了; 不要以为规章制度或文件下发了,流程就理顺了; 不要以为亲自沟通或安排部署了,执行就到位了; 不要以为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就完事了,知道不等于做到! 柳传志给出的答案正是: 复盘。 真正地、正确地复盘。 第一课 复盘再认知 1.复盘的起源 (1)中国围棋的复盘思想 (2)美国AAR的发展 2.联想复盘方法论 3.复盘的性质 (1)复盘与认知 (2)复盘与刻意练习 4.复盘的作用 5.复盘的分类 第二课 项目复盘方法论 一、项目复盘的基础 1.库伯学习圈 2.双环学习 3.项目复盘的五种态度 二、回顾目标 1.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三、评估结果 1.策略分析 2.结果与目标对比 3.三种结果的呈现 四、反思过程 1.亮点与不足 2.5WHY分析法和层次图 3.变化项 4.标杆案例-STAR 五、推演规律 1.规律的特点 2.规律表达公式 3.规律的验证 4.行动计划 工具:项目复盘画布 第三课 行为反馈复盘 一、行为反馈的基本逻辑 1.反馈的意义 2.乔哈里窗的运用 3.接受反馈的态度 二、行为反馈复盘方法论—鱼缸会议 1.鱼缸会议规则 2.鱼缸会议的价值 3.鱼缸会议流程 4.鱼缸会议的应用
• 刘畅:金字塔原理—让思考和表达更清晰
课程背景: 现实的职场中,有的人用3页PPT就能把一个观点讲的清晰透彻,有的人用30页材料,却让人听得一头雾水。表面上看,是表达不清楚,实际上是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到思路清晰,表达有力?最经典总结莫过于麦肯锡40年经典教材《金字塔原理》。相信绝大部分的职场人士都听过这本书,但是真正阅读完这本290页教材的读者并不多见,一方面由于书籍中有很多咨询管理界的新概念,让人读起来非常吃力,另一方面,作者运用的是西方式的强逻辑归纳演绎,让中国读者思维上不太习惯; 本课程中将《金字塔原理》原著出发,结合本土实际,以观点理论为线索,以运用场景为核心,帮助大家迅速掌握金字塔思维的重点,从而提升沟通效率和团队执行力,用缜密的思维模式和问题分析工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更清晰,这也是本课程希望达到的初衷。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所有希望通过提高沟通效果和改善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的人群。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40%+案例研讨30%+情景模拟30% 课程大纲 第一讲: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构建结构性思维 一、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 1. 先重要后次要 先全局后细节 2. 先总结后具体 先论点后论据 3. 先结论后原因 先结果后过程 案例:百度公司产品发布会 互动:课堂模拟汇报工作 二、逻辑清晰四项实用原则 1. 结论先行 2. 以上统下 3. 归类分组 4. 逻辑递进 三、思考表达要用金字塔结构 1. 2大类8种书面表达结构框架 四、会议讲话要用金字塔结构 1. 如何下达指令,布置工作 2. 打消受众疑虑的法宝:TOPS原则 3. 神奇的数字7 第二讲:纵向: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 一、自上而下表达 回答\概括式结构 1. 自上而下表达四个疑问 2. 麦肯锡经典30秒电梯理论:PREP沟通法则 3.“讲三点”原则 4.“讲三点”框架 案例:“非你莫属” 互动:电梯汇报 二、自下而上思考 1. 自下而上总结提炼 案例:中国银行员工晋升就职演说 互动:撰写开一家包子店商业计划书 三、总结概括要点 提炼思想精华 1. 标题醒目、吸引眼球五大要诀 案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四、逻辑树POP结构 1. Position-Options-Proposal结构 案例:德国公司扩大面积 互动:讨论以受众为中心应当怎样做?演讲汇报有备而去,应当备什么? 第三讲:横向的演绎与归纳推理,STAR结构 一、演绎推理 1.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 界定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案 案例:三段论式推理 互动: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 二、归纳推理 1. 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 3. 重要性顺序 案例:组织结构图 三、MECE原则 开场四要素 1. 相互独立不重叠 完全穷尽无遗漏 2. SCQA结构:背景-冲突-疑问-答案 3. SCQA结构具体应用 案例:性别分类、年龄分类 互动:头痛原因分类、撰写50字开场四要素 四、讲案例 汇报工作 讲问题 1. 讲故事STAR结构 2. 讲问题措施顺序
• 刘畅:结构化表达与工作汇报
课程形式 课堂讲授40%+案例研讨30%+现场活动30%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 课程收益 1. 了解结构性思维的原则和作用 2. 掌握结构化表达的基本框架和技巧 3. 掌握高效汇报的技巧 一、结构性思维再认知 1.表达的三个要素 2.结构思维的核心:金字塔原理 3.结构性思维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一:结论先行 (2)原则二:以上统下 (3)原则三:归类分组 (4)原则四:逻辑递进 4.结构性思维的作用 (1)表达 (2)写作 (3)问题分析与解决 二、结构化表达 1. 演绎论证结构 演绎论证两种形式:标准式、常见式 2. 归纳论证结构 归纳论证子结构: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3 .归纳与演绎的转换 4. 结构化表达的基本框架 5. 表达的技巧 (1)肢体 (2)语言 (3)演绎 三、高效工作汇报技巧 1. 为什么要汇报? 案例:小事也要汇报吗? 2. 我们要汇报什么? (1)汇报计划和想法 (2)原定计划有变要及时汇报 (3)中间汇报 3.如何进行汇报-TPO汇报法 (1)寻找合适的汇报时机 (2)做好准备再汇报 (3)带着对策来汇报 (4)表明观点和理由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