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内训师的角色愈发重要。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市场调研,发现未经专业系统培训的内训师授课有效率仅为7%。这表明,内训师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授课技巧培训,便无法有效传递知识,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授课技巧,成为内训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内训师的价值在于能够设计出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课程,而这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来实现。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内训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专注于授课内容,及时获取反馈。这种刻意训练的方式,能够在每次授课中不断改进,最终打磨出精品课程。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带来行为改变和效益提升的课程,而内训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分析内训师授课无效的原因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内训师需要认识到成人学习的独特性,成人学习者通常自我导向,具备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他们希望学习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并能够应用于现实中。因此,授课时应注重设计与学员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根据内训课程的目标,内训师应设计出符合大脑学习规律的活动。例如,可以使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内训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学员对课程的认同感。职业形象不专业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着装不当、对学员缺乏尊重、课程内容不熟悉等。因此,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内训师的开场白是吸引学员注意力的第一步。一个成功的开场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目的:
内训师可以使用破冰技术来调动课堂氛围。例如,通过简短的互动游戏、分享个人故事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不仅能够减轻学员的紧张情绪,还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促进后续学习的深入。
提问是提升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内训师需要掌握引导式提问的技巧,以促进学员思考。例如,在课程开始时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了解学员的基础知识和期望,在课程进行时通过封闭式问题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
在回答学员提问时,内训师需保持专业素养,敏捷应对。通过“七剑下天山”的回答秘籍,内训师可以更有效地回应学员的疑问,增强互动的流畅性和课堂的活跃度。
故事具有强大的情感传递能力,内训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故事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引发共鸣,激发学员的情感反应。
内训师在讲故事时需要注意结构和内容的设计,确保故事能够清晰传达核心信息。掌握故事的三个标准(清晰、共鸣、好奇)和六要素(人物、背景、冲突、高潮、对话、结局),能够有效提升故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对授课技巧的提升,内训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学员的需求,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专业化的内训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员学习旅程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内训师能够在培训领域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内训师的专业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使授课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进而为企业的培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