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内训师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根据2017年《培训杂志》的市场调研,企业内训师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授课的有效率仅为7%。这意味着,许多企业的培训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因此,内训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教学活动设计”的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提升内训师的授课技巧和培训效果。
内训师的授课无效往往源于多个因素。首先,内训师在授课前没有认真思考几个关键问题:
这三个问题的缺失,导致内训师在授课时缺乏方向感,最终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此外,漏斗原理表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逐渐流失,导致学员最终只能记住很少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许多内训师未能有效激发学员的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内训师的授课有效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内训师应当掌握《TTT内训师系统课程》的要素,包括课程设计、现场组织和表达演绎。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内训师能够确保课程内容与学员的需求相匹配,从而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
其次,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也是提升授课效果的重要一步。成人学习者的目的性强,参与感强,注意力和记忆力相对较低。因此,内训师需要设计符合成人学习特性的教学活动,确保学员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参与和关注。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内训师授课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原则: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内训师需掌握控场的技巧,通过手法、心法和点法来有效管理课堂。手法包括使用手掌控制法和手势的运用,让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心法则是提升气场,保证课堂氛围良好;点法则是通过ABCDE法则进行互动,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破冰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训师可以通过口身脑的互动,帮助学员打破陌生感,建立良好的课堂关系。常用的破冰方法包括小游戏和小组讨论,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参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声音的表达对于内训师的授课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内训师可以通过丹田发声的基础训练,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确保声音悦耳动听。此外,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也是成功授课的关键。内训师应掌握即兴演讲的技巧,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和逻辑架构来组织语言,从而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提问是激发学员思考的重要手段。内训师需要掌握引导式提问的技巧,灵活运用开放式、封闭式和定义式提问,以引导学员深入思考。此外,回答学员提问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内训师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确保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学员的问题。
课程结束后,内训师应及时进行课程评价和反馈。通过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内训师可以了解课程的有效性,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有效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内训师的授课水平,也能为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教学活动设计是提升内训师授课效果的关键。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掌握声音与语言的表达技巧,内训师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提问技巧与反馈机制也不可忽视,它们能帮助内训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最终实现从初级培训师到成熟培训师的转变。只有这样,企业的培训才能真正实现价值,为学员带来行为改变,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