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岗位胜任力的构建与应用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5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培训开发

课程编号 : 43861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培训管理者,部门负责人,业务专家

课程介绍

项目目标:

1.掌握岗位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

2.掌握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结合企业和工作的实际运用胜任力模型

4.产出工厂岗位能力模型

项目形式:课堂讲授30%+团队共创40%+调研访谈30%

课程对象:培训管理者,部门负责人,业务专家

项目时间:5

项目大纲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期【1天】

一、组建项目团队

职务

人数

人员构成

职责

项目顾问

1

外部机构专家

负责项目规划和把控每阶段成果,进行指导提出意见与建议,保证项目质量

项目经理

1

外部机构

负责项目协同、开发跟进、辅导准备

技术支持

2

外部机构

负责远程协助建模和成果制作

项目组员

40

内部岗位专家

参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和学习

二、资料分析(包含但不限于)

1. 岗位说明书

2. 组织架构图

3. 岗位花名册

4. 员工生涯管理制度

5. 人员晋升制度相关文件

6. 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根据资料分析结果出具访谈提纲

三、关键访谈

1. 访谈对象

(1)工厂岗位员工代表

(2)工厂岗位专家代表

(3)工厂岗位管理者

(4)公司高管

2. 访谈内容

(1)现状访谈

(2)问题访谈

(3)期望访谈

第二阶段:直播阶段-胜任力素质模型基础知识【0.5天】

第一课 胜任力再认知

一、胜任力的前世今生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任职资格

1)九品中正制与任职资格

2)清朝的文职与武职

2.胜任力的近代发展-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二、胜任力的内涵

1.胜任力的定义

2.胜任力模型

(1)冰山模型(2)洋葱模型

3.胜任力构建体系

第二课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论

1.归纳法

2.推导法

3.引用修订法

二、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1.岗位说明书梳理

2.定义岗位职责

3.梳理岗位工作任务

4.分析工作任务

活动:鱼骨图分析法

产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第三阶段 工作坊阶段【3天】

一、确定行为标准

1.行为标准分级

(1)行为单元

(2)行为要素

(3)行为项

2. 行为标准提取-行为事件访谈

3. 行为标准输出物-行为证据

练习:不同层级的行为描述

二、确定知识技能标准

1.知识与技能的构成

1)专业知识

2)公司知识

3)环境知识

2.知识与技能萃取

1)萃取流程

2)萃取方法论

案例:如何萃取知识和技能

3)提炼和优化

工具:知识技能标准分解对应表

三、素质模型建立

1.六大模型族

2.胜任力编码

3.撰写胜任力词典

4.能力词典分级

四、胜任力模型的运用

1.人才培养体系

2.薪酬体系

3.绩效管理

4.招聘与配置

5.胜任力模型实践分享

产出:岗位胜任力模型(含词典和分级)

第四阶段:胜任力模型评审与优化

一、产出展示

二、方法论讲解

三、提问与回答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岗位胜任力的构建与应用
课程目标: 1.掌握岗位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 2.掌握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结合企业和工作的实际运用胜任力模型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练习与辅导30%+案例分享30% 课程时长:1天 课程对象:培训管理者,部门负责人,人事经理 课程大纲 第一课 胜任力再认知 一、胜任力的前世今生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任职资格 1)九品中正制与任职资格 2)清朝的文职与武职 2.胜任力的近代发展-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二、胜任力的内涵 1.胜任力的定义 2.胜任力模型 (1)冰山模型(2)洋葱模型 3.胜任力构建体系 第二课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论 1.归纳法 2.推导法 3.引用修订法 二、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1.岗位说明书梳理 2.定义岗位职责 3.明确工作任务 活动:鱼骨图分析法 三、确定行为标准 1.行为标准分级 (1)行为单元 (2)行为要素 (3)行为项 2. 行为标准提取-行为事件访谈 3. 行为标准输出物-行为证据 练习:不同层级的行为描述 四、确定知识技能标准 1.知识与技能的构成 1)专业知识 2)公司知识 3)环境知识 2.知识与技能萃取 1)萃取流程 2)萃取方法论 案例:如何萃取知识和技能 3)提炼和优化 工具:知识技能标准分解对应表 五、胜任力模型建立 1.六大模型族 2.胜任力编码 3.撰写胜任力词典 六、胜任力模型的运用 1.人才培养体系 2.薪酬体系 3.绩效管理 4.招聘与配置 5.胜任力模型实践分享
• 刘畅: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建构方案
课程背景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绝大部分与人有关,与人有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员工优秀绩效的来源是什么? 2.高能力为什么不等于高绩效? 3.什么样的人适合进入本公司? 4.我们如何来合理评价一个员工? 5.培训的效果为什么不明显? 而回答这五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是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行为和素质的集合,是组织高水平业绩的来源,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基础。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从企业战略出发,通过价值驱动和组织能力的分析,实现岗位“需要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两个主要目标,并在企业的员工录用、培训发展、薪酬绩效管理和晋升任用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课程时长:5天 课程形式:讲授+案例分析+练习与辅导 课程大纲 第一课《能力素质模型再认知》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前世今生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素质模型 2.从企业发展看素质模型 1)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 2)企业职业化问题 3.从人力资源看素质模型 1)人才管理的难题 2)人力资源价值链 3)能力管理与任职资格 4.素质模型的作用 1)对客户 2)对组织 3)对个人 二、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1.任职资格的定义 1)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2)能力素质模型三要素 2.能力物质模型的范畴 1)职业发展通道 2)任职资格标准 3)任职资格认证 第二课 《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发展通道 1.通道设计四原则 1)人才成长模型 2)业内通行模式 3)与企业能力匹配 4)横向与纵向发展一致 2.通道等级划分 1)等级设置 2)等级命名与定义 案例:人力资源通道定义 二、能力素质模型体系 1.能力素质模型缘起 1)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2)从绩效产生过程看任职资格 3)任职资格标准开发的基本步骤 4)资格标准设计的原则 2.能力素质模型构成 1)知识与技能 2)行为 3)素质 第三课 《能力素质模型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一、职位体系维护流程 1.职族、职类划分 案例:某公司职族、职类划分 2.职位清理 3.级别和名称规范 4)人岗匹配 二、优化职位说明书 1.主要工作任务 2.任职要求 3.工作汇报关系 4.绩效衡量标准 5.责权利险 第四课 《能力素质模型建立方法》 一、行为标准设计 1.行为单元设计 1)行为标准的层次结构(行为单元、行为要素、行为项) 2)行为单元设计思路 3)标杆任务访谈 4)确定行为单元—三叶草模型 2.行为要素设计 1)行为要素设计思路 2)行为语言描述 案例:如何确定人力资源的行为要素 3.行为项设计 1)行为项设计要点 2)行为项的等级差异 案例:“任务管理”行为项设计 二、知识与技能标准设计 1.知识与技能的构成 1)专业知识 2)公司知识 3)环境知识 2.知识与技能萃取 1)萃取流程 2)萃取方法论 案例:如何萃取知识和技能 3)提炼和优化 三、素质标准设计 1.素质标准核心理论 1)冰山模型 2)圈层模型 2.素质要项设计 1)六大素质模型 2)素质要项分级 3)素质要项定义差异 案例: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第五课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 一、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1.申请 2.审核 3.行为认证 4.知识技能测试 5.评审与反馈 二、能力物质模型评估方法 1.专家小组法 2.360度问卷法 3.360度访谈 4.行为举证法 5.评价中心法 案例与练习:行为认证练习(配套模板) 第六课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典型应用 1.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梯队、学习地图) 2.薪酬体系 3.职业生涯规划 4.绩效管理 5.招聘录用 二、构建应用场景 1.分组选定应用场景 2.应用手册编写
• 刘畅:岗位经验内化与精彩授课表达
课程背景: 以经验型员工为对象 萃取岗位经验成标准 外部转化-内部传承为过程 优化体系-提升绩效为目的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现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一线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在开发、提炼内部岗位经验的同时,让内训师把程序性知识转换为陈述性知识,提升授课表达能力,从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到真正的“是那么回事”。 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经验型员工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现场演练30%+研讨分享30% 课程时长:岗位经验内化(1天)、精彩授课表达(2天) 课程收益: 1. 能将岗位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 2.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掌握台风塑形的基本技巧; 4.能掌握生动表达的基本技巧 第一部分:岗位经验内化 一、自知之明-课程定位四要素 1.以需求为依据——优化课题 2.以问题为线索——分析背景 3.以受众为主体——分析学员 4.以结果为导向——确定目标 现场练习:《课程定位表》 二、 炼经成金——经验萃取方法与工具 1.识矿:循着经历看经验 2.选矿:循着经验萃内容 3.炼矿:循着内容找标准 现场练习:《经验萃取表》 三、以心换心——受众型课程结构优化 1.课程结构常见问题 2.从金字塔原理看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常见类型:ASK\PRM 现场练习:《课程结构图》 四、事半功倍——高效课件制作步骤与工具 1.高效课件制作基本原则 2.高效课程制作工具 3.高效课程制作技巧 现场练习:课程制作与优化 第二部分:精彩授课表达 一、从建构主义看授课技巧 1.学习理念的演变 2.建构主义对授课技巧的要求 3.两种电台和两种知识 二、从教学设计看授课技巧 1.学习价值公式与成人学习法则 2.CPR与CIO 3.导入阶段教学策略 4.组织阶段教学策略 5.迁移阶段教学策略 现场练习:《教学策略图》 三、从台风塑形看授课技巧 1.建场五步法 2.握麦技巧 3.眼神运用 4.身法和手法 四、从表达控场看授课技巧 1.气息运用技巧 (1)布气 (2)偷气 (3)节气 (4)嗓音保护 2.语调运用 (1)停顿 (2)重读 (3)语速 (4)声调 3.生动表达三感 (1)画面感 (2)同频感 (3)参与感 4.提问与回答技巧 5.常见控场处理 练习:三分钟呈现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