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建构方案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5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培训开发

课程编号 : 4385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全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绝大部分与人有关,与人有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员工优秀绩效的来源是什么?

2.高能力为什么不等于高绩效?

3.什么样的人适合进入本公司?

4.我们如何来合理评价一个员工?

5.培训的效果为什么不明显?

而回答这五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是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行为和素质的集合,是组织高水平业绩的来源,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基础。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从企业战略出发,通过价值驱动和组织能力的分析,实现岗位“需要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两个主要目标,并在企业的员工录用、培训发展、薪酬绩效管理和晋升任用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课程时长:5天

课程形式:讲授+案例分析+练习与辅导

课程大纲

第一课《能力素质模型再认知》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前世今生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素质模型

2.从企业发展看素质模型

1)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

2)企业职业化问题

3.从人力资源看素质模型

1)人才管理的难题

2)人力资源价值链

3)能力管理与任职资格

4.素质模型的作用

1)对客户

2)对组织

3)对个人

二、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1.任职资格的定义

1)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2)能力素质模型三要素

2.能力物质模型的范畴

1)职业发展通道

2)任职资格标准

3)任职资格认证

第二课 《能力素质模型管理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发展通道

1.通道设计四原则

1)人才成长模型

2)业内通行模式

3)与企业能力匹配

4)横向与纵向发展一致

2.通道等级划分

1)等级设置

2)等级命名与定义

案例:人力资源通道定义

二、能力素质模型体系

1.能力素质模型缘起

1)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2)从绩效产生过程看任职资格

3)任职资格标准开发的基本步骤

4)资格标准设计的原则

2.能力素质模型构成

1)知识与技能

2)行为

3)素质

第三课 《能力素质模型的前置工作—岗位梳理》

一、职位体系维护流程

1.职族、职类划分

案例:某公司职族、职类划分

2.职位清理

3.级别和名称规范

4)人岗匹配

二、优化职位说明书

1.主要工作任务

2.任职要求

3.工作汇报关系

4.绩效衡量标准

5.责权利险

第四课 《能力素质模型建立方法》

一、行为标准设计

1.行为单元设计

1)行为标准的层次结构(行为单元、行为要素、行为项)

2)行为单元设计思路

3)标杆任务访谈

4)确定行为单元—三叶草模型

2.行为要素设计

1)行为要素设计思路

2)行为语言描述

案例:如何确定人力资源的行为要素

3.行为项设计

1)行为项设计要点

2)行为项的等级差异

案例:“任务管理”行为项设计

二、知识与技能标准设计

1.知识与技能的构成

1)专业知识

2)公司知识

3)环境知识

2.知识与技能萃取

1)萃取流程

2)萃取方法论

案例:如何萃取知识和技能

3)提炼和优化

三、素质标准设计

1.素质标准核心理论

1)冰山模型

2)圈层模型

2.素质要项设计

1)六大素质模型

2)素质要项分级

3)素质要项定义差异

案例: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第五课 《能力素质模型评估认证》

一、能力素质模型认证流程

1.申请

2.审核

3.行为认证

4.知识技能测试

5.评审与反馈

二、能力物质模型评估方法

1.专家小组法

2.360度问卷法

3.360度访谈

4.行为举证法

5.评价中心法

案例与练习:行为认证练习(配套模板)

第六课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体系》

一、能力素质模型典型应用

1.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梯队、学习地图)

2.薪酬体系

3.职业生涯规划

4.绩效管理

5.招聘录用

二、构建应用场景

1.分组选定应用场景

2.应用手册编写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岗位经验内化与精彩授课表达
课程背景: 以经验型员工为对象 萃取岗位经验成标准 外部转化-内部传承为过程 优化体系-提升绩效为目的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现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一线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在开发、提炼内部岗位经验的同时,让内训师把程序性知识转换为陈述性知识,提升授课表达能力,从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到真正的“是那么回事”。 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经验型员工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现场演练30%+研讨分享30% 课程时长:岗位经验内化(1天)、精彩授课表达(2天) 课程收益: 1. 能将岗位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 2.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掌握台风塑形的基本技巧; 4.能掌握生动表达的基本技巧 第一部分:岗位经验内化 一、自知之明-课程定位四要素 1.以需求为依据——优化课题 2.以问题为线索——分析背景 3.以受众为主体——分析学员 4.以结果为导向——确定目标 现场练习:《课程定位表》 二、 炼经成金——经验萃取方法与工具 1.识矿:循着经历看经验 2.选矿:循着经验萃内容 3.炼矿:循着内容找标准 现场练习:《经验萃取表》 三、以心换心——受众型课程结构优化 1.课程结构常见问题 2.从金字塔原理看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常见类型:ASK\PRM 现场练习:《课程结构图》 四、事半功倍——高效课件制作步骤与工具 1.高效课件制作基本原则 2.高效课程制作工具 3.高效课程制作技巧 现场练习:课程制作与优化 第二部分:精彩授课表达 一、从建构主义看授课技巧 1.学习理念的演变 2.建构主义对授课技巧的要求 3.两种电台和两种知识 二、从教学设计看授课技巧 1.学习价值公式与成人学习法则 2.CPR与CIO 3.导入阶段教学策略 4.组织阶段教学策略 5.迁移阶段教学策略 现场练习:《教学策略图》 三、从台风塑形看授课技巧 1.建场五步法 2.握麦技巧 3.眼神运用 4.身法和手法 四、从表达控场看授课技巧 1.气息运用技巧 (1)布气 (2)偷气 (3)节气 (4)嗓音保护 2.语调运用 (1)停顿 (2)重读 (3)语速 (4)声调 3.生动表达三感 (1)画面感 (2)同频感 (3)参与感 4.提问与回答技巧 5.常见控场处理 练习:三分钟呈现
• 刘畅:“岗位经验内化” 企业内部课程开发
项目背景: 以经验型员工为对象 萃取岗位经验成标准 外部转化-内部传承为过程 优化体系-提升绩效为目的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现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一线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 通过岗位经验梳理可以审视和优化岗位工作标准, 推动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行业标准的有效引领。 本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专业、务实、可持续的培训模式,将企业经验型人才转型为内部培训复制力量,将岗位优秀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课程安排: 第一天:课程定位四要素;产出:《课程定位表》 第二天:经验萃取方法与工具;产出:《经验萃取成果表》 第三天:受众型课程结构优化;产出:《课程结构图》 第四天:教学策略规划方法与工具;产出:《教学策略规划图》 第五天:高效课件制作步骤与工具;产出:《PPT演示课件》(初稿) (过程中,建议中间某环节留一定时间给学员补充内容和辅导老师后台辅导,如不方便预留时间亦可,不影响整体进程) 课程特点: 1. 碎片化学习:不限时间空间,线上学习交流,培训效率更高,培训成本更低。 2. 可视化结果:参训学员每阶段输出相应成果,批量且可视化,培训产出更高。 3. 系统化延展:非孤立网课,与老师线下培训体系对接,未来可延续学习深化。 学习方式: l 1:组建班级群、提前做好预热; l 2:学习:主讲老师每一步(共五步,原则上每天完成一步)安排60分钟线上直播课程,包含:理论简要讲解、标准梳理、案例展示、工具要求、练习规则; l 3:练习:组织方辅导老师组织学员按照标准进行练习或者讨论; l 4:辅导:主讲老师从第二次课程开始,对前一次课程作业进行针对性点评; l 5:完善:学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完善补充,提交主导老师确认; l 6:执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l 7:五步完成后,进行整体成果的评审并制定课程的内化落地计划。 课程大纲: 序号 模块 内容 方式 时长 0 课前准备 1/ 定题:确定开发课题 2/ 定人:确定参与的成员组成 3/ 建群:组建班级组群 4/ 宣传:训前宣导 线上群组 / 开班仪式: 1/ 班主任宣布训练营规则 2/ 领导讲话 3/ 学员之间相互认识 4/ 主讲老师讲解项目背景 线上听课 线上交流 1 第一天:自知者明—— 课程定位四要素 1/ 内容讲解: 以需求为依据——优化课题 以问题为线索——分析背景 以受众为主体——分析学员 以结果为导向——确定目标 2/ 案例分析 3/ 现场练习 4/ 组内讨论定稿 5/ 作业点评 线上听课 线上练习 线上作业 线上问答 60min 2 第二天:炼经成金—— 经验萃取方法与工具 1/ 讲解: 识矿:循着经历看经验 选矿:循着经验萃内容 炼矿:循着内容找标准 2/ 案例分析 3/ 现场练习 4/ 组内讨论定稿 5/ 作业点评 线上听课 线上练习 线上作业 线上问答 60min (课程50分钟,作业点评10分钟) 4 第三天:以心换心—— 受众型课程结构优化 1/ 讲解: 课程结构常见问题 课程结构类别:ASK、PRM 受众型课程结构优化 2/ 工具: 思维:发散、收敛、结构化 工具:mindmaster 3/ 案例分析 4/ 现场练习 5/ 组内讨论定稿 6/ 作业点评 线上听课 线上练习 线上作业 线上问答 60min (课程50分钟,作业点评10分钟) 6 第四天:精益求精—— 教学策略规划方法与工具 1/ 讲解: 学习价值公式 CPR与CIO 导入阶段教学策略 组织阶段教学策略 迁移阶段教学策略 2/ 案例分析 3/ 现场练习 4/ 组内讨论定稿 5/ 作业点评 线上听课 线上练习 线上作业 线上问答 60min (课程50分钟,作业点评10分钟) 7 第五天:事半功倍—— 高效课件制作步骤与工具 1/ 讲解: 高效课件制作基本原则 高效课程制作技巧 高效课程制作工具与技巧 2/ 案例分析 3/ 现场练习 4/ 组内讨论定稿 5/ 作业点评 线上听课 线上练习 线上作业 线上问答 60min (课程50分钟,作业点评10分钟) 8 第六-七天:课程路演 —— 学员进行课程路演 导师针对性点辅导 1/ 学员路演(说课+知识点讲解) 2/ 导师评审 线上分享 线上交流 120min (每天2小时,分2天实施,每个课程说课1-2分钟+试讲2-3分钟+2分钟点评) 关于“线上训练营” 线上训练营是一种注重课程服务、注重学员学习效果的线上教学模式,是线上轻教育的承载商品。其课程特性是:集中时间段式教学、定制计划式学习、强督学式学习。通过搭配课堂工具和助学工具,定制学习计划,让学员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线上训练营与导师团线下项目可以相互融合,持续迭代升级。 项目输出三大件 l 《课程定位表》 包括课题名、背景分析、目标学员分析、课程目标、时长设置等 l 《课程结构图》(大纲升级版) 课程内容结构思维导图,为课程大纲升级版,可简化为通用课程大纲 l 《PPT演示课件》(初稿) 包括教学PPT课件,及教学策略规划、呈现演绎设计 作业及点评 为保证项目实施紧凑度,除每天课程直播过程中对作业问题进行集中点评外,还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文字批注的点评、反馈
• 刘畅:成功利器-以结果为导向的复盘训练
【适合对象】:企业管理层、团队管理者、储备干部,基层员工等 【课程背景】: 柳传志先生告诫企业管理者: 不要以为召开会议或进行培训了,问题就解决了; 不要以为规章制度或文件下发了,流程就理顺了; 不要以为亲自沟通或安排部署了,执行就到位了; 不要以为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就完事了,知道不等于做到! 柳传志给出的答案正是: 复盘。 真正地、正确地复盘。 复盘源自围棋,就是下完以后再进行回顾整个过程,每一步都重新分析,从中提炼和反思。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重复性的问题,而且每一家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各不相同,外面的经验无法拿来就用。所以企业最好的学习榜样应该是自己,复盘是一种自己向自己学习的一种系统工具,学习自己工作中做的成功的部分并不断强化成为绝对的优势;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善。那么我们如何进行个人经验复盘?项目复盘呢?复盘的成功要素和使用工具有哪些呢?本课程基于以上问题的解决,为企业管理者量身订制,从向自己学习的角度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 识别复盘与工作总结、行动学习的不同,理解复盘的基本原理; ▲ 掌握个人经验复盘的步骤方法,掌握个人复盘的工具使用; ▲ 掌握项目复盘的方法、流程、步骤的运用; ▲ 理解复盘引导师的角色要求,提升复盘师或主持复盘人的控制能力; ▲ 掌握复盘过程的工具、模板、表格(复盘会议检查表、世界咖啡会谈、头脑风暴法、行动计划模板、复盘报告模板…)的使用方法。 【课程对象】: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主管等 【课程体系】: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复盘基础知识 一、复盘的起源 1.中国围棋的复盘思想 2.美国AAR的发展 二、复盘方法论 1.柳传志的学习观 2.联想复盘方法论 三、复盘的边界 1.总结、复盘与经验萃取 2.复盘的作用 3.复盘的分裂 4.复盘的两对关键词 (1)复盘与认知 (2)复盘与刻意练习 第二讲:个人经验复盘 一、确定主题 1.任务分析 2.问题描述 3.主题价值判断 二、明确目标 1.组织目标 2.业务目标 3.受众目标 三、还原场景 1.STOAR法 2.五线谱情景再现 3.BTC个案分析法 四、提炼经验 1.切框架 2.挖细节 3.萃障碍 4.配工具 (1)资料/数据 (2) 信息/观点 (3)方法/技巧(流程/量表/口诀/话术/模板) (4)模型/公式 第三讲:项目复盘 一、项目复盘宝典 1.两大理论基础 2.四大步骤 3.五种态度 二、回顾目标 1.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三、评估策略 1.策略分析 2.结果与目标对比 3.三种结果的呈现 四、反思过程 1.亮点与不足 2.5WHY分析法和层次图 3.变化项 4.标杆案例-STAR 五、总结规律 1.规律的特点 2.规律表达公式 3.规律的验证 4.行动计划 工具:项目复盘画布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