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把握时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程收益:
通过生动表述与通俗讲解,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课程时间: 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
课程方式:主题讲授+视频案例+现场研讨+互动分享
课程大纲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一、熟悉的陌生人:马克思
1. 马克思的“五张面孔”
2. 马克思的“朋友圈”
3. 马克的传奇与不朽
二、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主义
2.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共产党宣言》
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二、《共产党宣言》的内涵
三、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
四、伟人与《共产党宣言》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横空出世
1. 骡车上的秘密
2. 红船精神
(二)步履维艰
1.合作与破裂
2.背叛与坚守
(三)绝处逢生
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3.井冈山会师
(四)挫败连连
1.左倾主义
2.五次“反围剿”
(五)转危为安
1.遵义会议
2.红军长征
(六)越挫越勇
1.抗日战争
2.解放战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1. 上下求索 吹沙见金
2. 底蕴深厚 吐故纳新
3. 一脉相承 焕发生机
4. 海纳百川 兼收并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为民族谋复兴,持续铸造伟业、创造奇迹
2.为人民谋幸福,持续推动满足人民需要
3.源于治理,为了治理
4.行稳致远,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5.为世界谋大同,持续推进人类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