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成为领导前,你的成功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在成为领导以后,你的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杰克韦尔奇
好的经理不应该只是一个命令者,他在领导团队时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情境(任务、目标及完成此目标的员工和环境)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
—— 保罗.赫塞博士
经理们常遇到以下烦恼:
团队绩效徘徊不前,原因何在?
员工离职率高,问题出在哪里?
用尽了各种激励方式,但团队士气依然低落,原因何在?
工作气氛不对,如何营造积极快乐的团队氛围?
在管理/领导工作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如何帮助下属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下属快速成长?
课程收益:
个人收益——明确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领导风格,提升影响他人的能力,
增强提升下属绩效的能力。
团队收益——减少优秀员工流失,提升团队绩效;塑造以绩效为导向并注重执行的组织氛围;提高员工满意度。
组织收益——提升组织整体执行力;有助于在组织内建立和形成沟通绩效的共通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经理人。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层、各部门经理、主管、其他对团队建设负有责任者
课程方式:案例解析、小组研讨、游戏互动、影像分析、角色演练、讲师点评、学员分享等全方位互动体验式
课程大纲
第一讲:情境领导力——以被领导者为导向
一、定义工作、任务或活动
1. 明确具体的任务
游戏:按口令写字母
视频:布置任务相关
1)将任务细化和分解
练习:选一具体岗位,进行工作安排、主要职责描述、具体某项任务分解
2)根据员工层次布置任务
2. 制定目标的要素
3. 目标分解的技巧
二、判断绩效准备度
互动:完成任务的两个要素(能力与意愿)
1. 如何判断下级的绩效准备度——工作能力与意愿的分析
2. 下级绩效准备度的判定办法及工具
3. 绩效准备度的四个阶段
三、绩效准备度处于不同阶段时的工作表现及心理需求
1. 绩效准备度下滑的表现及成因
2. 绩效准备度处于不同阶段时的工作表现
3. 绩效准备度处于不同阶段的员工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
4. 管理的本质:让下属的绩效准备度发展到第四阶段并且保持在第四阶段
四、不同阶段员工的不同管理方法
1. 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指导行为提升能力,支持行为提升意愿
2. 常用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
3. 四种管理风格
1)指挥型
2)辅导型
3)支持型
4)授权型
演练:四种管理风格的不同表现
演练2:灵活且有效的使用四种管理风格
五、上级的管理风格与下级的绩效准备度之间的关系
1. 上级的管理风格与下级独立性水平的关系
2. 上级的管理风格对下级能力和意愿的影响
3. 避免授权不足(一抓就紧)和授权过度(一放就松)
六、管理意识的转变
1. 从单一的管理风格转变为熟练使用四种管理风格
2. 从自己完成工作目标到通过下属完成工作目标
第二讲:问题分析与解决——促进团队能力提升
一、帮助员工目标行动落地——GROW模型
小组演练及展示
二、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原因
1. 找到关键问题——鱼骨图
2. 选择优质方案——优选矩阵
3. 落实执行细节——执行细节计划表
小组演练及展示
三、帮助员工提升绩效水平
1. 现状分析——目标设定的三层级法则
2. 探索差距——关键价值链
3. 发现原因——差距整理表
四、选择措施——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BEM)
1. 设计方案
2. 细节执行
小组演练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