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育与训练,如何将公司内既有岗位专业经验进行总结、梳理、沉淀、升华和传播,是企业最有战略性的投资:
◆ 岗位优秀经验的提炼,化隐形知识为显性化,建立企业知识库,防止组织知识资产的流失;
◆ 沉淀出紧密结合业务的关键课件,用于企业内部传承转化,可以确保培训效果并批量节约培训经费;
◆ 让参与者提炼和总结岗位经验,检视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参与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养方式;
◆ 通过岗位经验梳理可以审视和优化岗位工作标准, 推动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行业标准的有效引领。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专业、务实、可持续的培训模式,将经验型员工转型为内部培训复制力量,将岗位优秀经验通过提炼、梳理、整合成标准化内部教材并进行传承、复制。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课程时长:4天(每天6小时)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40%+小组研讨30%+演练与辅导30%
课程对象:经验型员工、企业内训师
第一课 D1二维分析-课程主题定位与开发
一、确定主题的两个维度
1.基于需求定主题
(1)基于业务需求
(2)基于能力需求
(3)基于组织需求
2.基于岗定主题
(1)岗位职责
(2)工作任务
3.主题价值分析
(1)擅长
(2)易错
(3)重要
(4)高频
二、学员分析
1.通用特征
2.过往经验
3.预期收益
4.学习风格
三、课题确定
1.课题评估标准
2.课题的开发度
3.课程命名
(1)数字化法
(2)价值化法
(3)形象比喻法
四、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目标的ABCD法则
2.不同层级的行为动词
输出:《D1课程定位表》
第二课 D2建模定型-课程结构开发
一、课程结构再认知
1.结构的作用
2.结构的基本要求
(1)逻辑
(2)层次
(3)主次
二、课程大纲的层级
1.一级大纲-标题
2.二级大纲-章
3.三级大纲-节
4.四级大纲-知识点
三、课程结构模型
1.WWH模型
2.PRM模型
案例:找出课程结构的问题点
输出:《D2课程结构图》
第三课 D3重构体验-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1.建构主义教学观
2.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方法
(2)教学策略
3.成人学习基本理念
4.CPR与CIO
二、关于教学方法
1.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2.讲授法
3.演示教学法
4.角色扮演法
5.案例教学法
三、关于教学策略
1.开场策略
2.讲解新知策略
3.练习体验策略
4.转化应用策略
输出:《D3教学策略图》
第四课 D4成果输出-PPT课件开发
一、PPT课件基础知识
1.PPT课件常见误区
2.PPT课件功能
3.PPT课件优化
(1)排版优化
(2)图片处理
(3)图示图表技巧
(4)模板处理
(5)效果优化
二、PPT课件素材与工具
1.素材收集
(1)模板
(2)图片
(3)字体
2.常用工具
(1)思维导图
(2)美化大师
(3)SLIDE
三、课件包
1.讲师手册
2.学员手册
3.工具箱
输出:《D4标准课程包》
第五课 D5言传身教-内训师台风与表达
一、内训师台风与塑形
1.建场五步法
练习:建场展示
2.握麦技巧
(1)握麦关键位
(2)握麦要领
3.内训师手势运用
4.内训师身法
(1)站姿
(2)走姿
5.内训师眼法
二、内炼气息和语调
1.常见的气息问题与日常保护
2.气息运用技巧
练习:数枣练习
3.语调运用技巧
(1)停顿(2)重读(3)语速(4)高低
练习:语调综合练习
三、生动表达技巧
1.生动表达画面感
(1)画面感逻辑
(2)画面感四要素
2.生动表达同频感
(1)需求同频
(2)情感同频
(3)语言同频
3.生动表达故事感
(1)靶心人公式
(2)努力人与意外人
(3)SCQA法
(4)蒙太奇法
第六课 D6游刃有余-内训师控场技巧
一、对症下药-学员类型与风格
1. 学习风格测试
2. 学员的四种类型
3. 因材施教-不同类型学员策略
二、常见控场技巧
1.提问与回答
(1)提问的时机
(2)提问的作用
(3)提问的类型
(4)课堂回答技巧
2.点评技巧
3.课堂氛围管理
三、常见问题处理
1.缓解紧张
2.讲错了怎么办?
3.忘词了怎么办?
4.回答不了学员提问怎么办?
5.遇到质疑怎么办?
【评审环节】
一、课程评审(参考)
(1)课程整体介绍——课程大纲和课程说明
(2)内训师说课
(3)评委提问与点评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1 |
预评审 |
课程四件套完整、符合要求(课件、四级大纲、定位表、教学策略图) |
10 |
|
|
2 |
教学设计 |
主题明确,课程对象清晰、问题分析恰当 |
10 |
|
|
3 |
课程整体结构完整、重点明确,衔接顺畅 |
15 |
|
|
|
4 |
PPT制作美观合理 |
10 |
|
|
|
5 |
能根据教学对象和讲授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素材(视频、游戏、故事等) |
10 |
|
|
|
6 |
主题内容 |
课程内容准确专业 |
10 |
|
|
7 |
课程内容实用,符合企业或学员的需要 |
15 |
|
|
|
8 |
能联系学员工实践,穿插企业实际案例 |
10 |
|
|
|
9 |
时间控制 |
时间分配合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10 |
|
|
10 |
加分项 |
依据课程开发难度,公司战略急迫性酌情加分 |
10 |
|
|
合计 |
|
|
|||
|
|
|
二、讲师评审
(1)讲师可以选取课程中的重点部分章节进行5-8分钟的呈现
(2)要求是完整的知识点,PPT篇幅不超过10页
(3)磨课导师或评委对讲师呈现后进行评分和点评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分值 |
得分 |
|
1 |
课程内容 |
主题鲜明,选题是四级大纲红色部分(重点部分)且内容完整 |
10 |
|
|
2 |
PPT制作美观、合理 |
5 |
|
||
3 |
演绎呈现 |
语言简洁,流畅,清晰、语速合适、音量合适 |
15 |
|
|
4 |
着装、化妆得体大方;积极主动,自信有活力 |
10 |
|
||
5 |
表情自然、仪态大方、肢体语言得当,能有效运用建场五步法,符合握麦黄金框 |
15 |
|
||
6 |
课堂掌控 |
有感染力、号召力的调动气氛,提高学员积极性;对讲授过程学员的反应进行有效回应 |
15 |
|
|
7 |
课程讲授完整(符合开进关的原则),时间分配适当合理,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
15 |
|
||
8 |
教学设计 |
根据教学对象和讲授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讲授方法,至少运用一个除讲授法外的教学方法 |
15 |
|
|
合计 |
|
|
|||
课程产出:
1.课程定位表
2.课程结构图
3.教学策略图(该部分非电子文档,现场手绘制作)
4.标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