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制造业班组长的高效沟通能力是保障生产指令精准传达、团队协作顺畅及问题快速解决的核心要素。当前制造业面临员工代际差异、跨部门协作复杂、信息传递失真等挑战,传统单向指令式沟通易引发误解与冲突。本课程聚焦制造业真实场景,通过工具导入与实战演练,帮助班组长掌握结构化沟通技巧,实现从“单向命令”到“双向协同”的转变,打造高信任、低内耗的生产团队。
课程收益:
明确班组长在沟通中的核心角色与责任;
掌握结构化沟通模型(如GROW、非暴力沟通);
提升跨层级、跨部门协作沟通效率;
熟练运用冲突化解与反馈技巧;
设计标准化沟通流程(如班前会、交接班)。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 制造业班组长
授课方式: 理论讲解15%+工具应用25%+案例分析20%+实操演练30%+成果产出10%
课程大纲
一、沟通认知与角色定位
>班组长沟通的核心价值
目标:信息精准传递、团队共识达成、矛盾高效化解
角色:信息枢纽、矛盾调解者、文化传递者
案例演示:《生产线指令误解引发的批量返工》
因口头传达模糊导致参数设置错误
标准化沟通流程的补救与优化
实操演练: 学员绘制《班组常见沟通痛点地图》
成果输出:《沟通职责自检表》
二、高效沟通模型与工具
工具:5W1H法、金字塔原理
>结构化沟通四步骤
明确目标:沟通需达成的核心结果
逻辑分层:先结论后细节,避免冗余
双向确认:提问+复述确保信息一致
行动闭环: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
>制造业场景应用
任务分配:使用5W1H(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
问题汇报:金字塔原理(结论-原因-对策)
案例视频:《跨部门设备维修的沟通僵局》
技术部与生产部责任推诿
运用结构化沟通快速定位问题
实操演练: 学员模拟“紧急订单任务传达”场景
成果输出:《任务沟通模板》
三、跨层级沟通技巧
工具:向上汇报三明治法、向下沟通GROW模型
>向上沟通:精准表达与资源争取
三明治法:成果+需求+承诺(如“已完成90%产能,需增加2名临时工,承诺本周达标”)
>向下沟通:目标对齐与动力激发
GROW模型:目标(Goal)-现状(Reality)-选项(Options)-意愿(Will)
案例演示:《夜班效率提升的资源申请》
班组长通过数据化汇报争取设备支持
运用GROW模型与员工制定改进计划
实操演练: 学员设计“质量异常向上汇报话术”
成果输出:《跨层级沟通话术卡》
四、冲突管理与反馈技巧
工具:非暴力沟通(NVC)、三明治反馈法
>冲突化解四要素
观察:描述事实而非评价(如“A工位今日未完成巡检” vs “你总是偷懒”)
感受:表达影响(如“我担心设备隐患”)
需求:明确核心诉求(如“需要每日定时巡检”)
请求:提出可行方案(如“能否每日10点前完成?”)
>负面反馈技巧
三明治法:肯定+改进建议+鼓励
案例演示:《老员工抗拒新工艺的冲突事件》
班组长运用NVC化解对立情绪
通过反馈技巧引导技能升级
实操演练: 学员模拟“员工重复操作错误反馈”场景
成果输出:《冲突沟通话术模板》
五、班前会与交接班沟通标准化
工具:班前会四步法、交接班清单
>高效班前会设计
目标对齐:今日产能、质量重点
风险预警:设备状态、物料瓶颈
任务分配:明确责任人、协作节点
士气激发:简短鼓励或案例分享
>交接班关键点
信息可视化:使用交接班看板(生产进度、异常未闭项)
清单化管理:设备状态、在制品数量、待处理问题
案例演示:《信息遗漏导致的交班延误》
因口头交接遗漏引发设备故障
清单化管理后故障率下降60%
实操演练: 学员设计“15分钟标准化班前会流程”
成果输出:《班前会/交接班清单模板》